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影响有多大?《三十而已》里,有个情节让我感触良多。顾佳去养老院看望父亲,两次都不见许幻山。父亲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没有明确指出。他对顾佳说:“我告诉你,挺直了腰杆过日子,你爸爸在养老院这边还没死呢?有什么事有你爸爸呢。”“挺直了腰杆过日子”,这是父亲给女儿的力量,更是传授给她的宝贵经验。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不要退缩,要抱有希望,有尊严地活着。每一个父母都是特别的存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小到一个判断、决策,大到一生的走向、命运。以下四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有多大?01: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父母传授给你哪些宝贵经验?一个网友,说了他和母亲的故事。近来回想起一件往事。3年前我曾参与公司的一个项目,期间付出多少日夜。当评项目贡献奖时,大领导拿着二等奖,对我说:“一等奖只有一个哈”。突然回想起母亲原来参加一个省会医院主办的***医疗能手技术比武,母亲当时拿的是第二名。主办方医院代表是第一名。母亲拿着获奖照片给我看,我问:“为什么不是第一啊?”她笑着对我说:“有时候啊,第二名才是第一名”。那时候我小,才十岁听不懂。而那一瞬间,母亲的话出现在脑海,才明白这不是名次的问题,而是教会我拥有这种心态,让我终生受益终生。正如有句话:“不要试图什么都争第一。人生只要懂得不断地付出自己的努力,你就自然会成为赢家。一定要争第一,你反而要崩溃。”母亲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发自内心地赏识自己,孩子也会耳濡目染,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02:作家梁晓声,说了一个他和母亲的故事。在他的意识中,母亲像一棵树,父亲像一座山。他们教育他很多朴素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令他终身受益。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兄妹五人。为了抚养五个孩子,梁晓声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外地工作,每月把钱寄回家。母亲要照顾五个孩子,非常辛劳。父亲的工资很低,寄回来的钱无法维持家中生活开支。几个正长身体的孩子,食不饱腹,鞋难护足,母亲就向邻居借钱。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经常会挨饿。一次,梁晓声放学回家走在路上,肚子饿得咕咕叫。正无精打采时,一个老大爷赶着马车从他面前经过,一股香喷喷的豆饼味迎面扑来。他发现大爷的马车上有一块豆饼,本来就饿得发慌的梁晓声,趁老大爷不注意,抓起他唯一的豆饼就跑。老大爷拿着马鞭一直在后面追。梁晓声跑进家里躲起来,没想到,老大爷还是找到他家。“你看到一个偷我豆饼的小孩吗?”老大爷问他母亲。梁晓声的母亲对发生的事全然不知,老大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母亲说了,然后蹲在地上,很沮丧地说出自己的情况:“专门替人送菜,没有工钱,就得一块豆饼,可怜家里还有妻子和孩子,就靠这块豆饼充饥。。。。。。”母亲听完,立即命令梁晓声把豆饼还给了老大爷,还将家中仅剩的几个土豆和窝头送给了他。老大爷看到窝头,就像一个从未见过粮食的人一样,眼睛放亮,一边流泪,一边说着感激的话。梁晓声以为母亲要打他,可她没有,只是严厉地教训他:如果你不能从小就明白一个人绝不可以做哪些事,我又怎么能指望你以后是一个社会上的好人?如果你以后在社会上都不能是一个好人,当母亲的对你又能获得什么安慰?梁晓声说:“这些道理不在书本上,不在课堂上,可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他在母亲那里学到了善良,对他人的关怀,还有对生活的热爱。03:贾平凹在《父亲的半瓶酒》里,说到他父亲的故事。贾平凹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来过,父亲从学校退休后,一直在家照管他的小女儿。父亲怕女儿和贾平凹太久不见会生分,于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照片,叮咛他好好写作,改掉喝酒厉害的毛病,还怪自己没树个好榜样,他现在不喝酒了。有一段时间,贾平凹为他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争论、批评而烦闷。令人意外的是,父亲在一个雨天,带着他小女儿不告而来。他叫妻子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自己也极力掩饰,笑着和父亲说话。一到晚上,他家里来很多人,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他的文章,心烦意乱的贾平凹,迁怒于小女儿,常常斥责又动手。父亲就跑过来抱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生分。贾平凹也觉得自己不对,他去东房,发现父亲在流泪,却装着眼花揉眼睛,贾平凹愈发难受。夜里还是很多人来,父亲就抱着孩子去东房。一个星期天早上,父亲写了一个条子--“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田野逛逛。到了田野,父亲拿一包糖,支走了小女儿和他爱人,父亲从怀里掏出一瓶酒和一包酱羊肉。父亲使劲用牙咬开了瓶盖,对他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跟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不会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怕你没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我前天在报栏里看到了,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怕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父亲不能喝硬要陪他喝的表情,使他眼泪刷刷地流下来,父子俩喝了半瓶酒,还有半瓶,放在书桌上。看着书桌上的半瓶酒,从此贾平凹“再也没有什么烦恼,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后来,自嘲是个“笨”人的贾平凹,和路遥、陈忠实并称陕西文学“三驾马车”。这其中有贾平凹自身的努力上进,更与父亲的安慰、教诲、激励密不可分。吕公着说:“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这时候,父亲一句教诲和鼓励,就像一道光,照亮你的前程未来,让你从沉沦到奋起,收获属于你的精彩人生。04:李彦宏参加一期《朗读者》,主题词是:父亲。谈起父亲,李彦宏说:“我父亲他是一个挺独立的人,他给我的教导,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父亲的话,让他受益匪浅,他明白了,那就是: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李彦宏的父亲其实是个普通工人,也没有多少机会在职业上有什么发展,但父亲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着他。刚上小学时,父亲就对他说:“你要努力读书,将来要考大学,因为我们家是个很普通的家庭,我们没有后门可走,你要靠自己的本事。”父亲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孩子,让孩子有主见,义无反顾,且懂得自我承担,自己负责。成年以后的李彦宏,在人生一些重要节点上,包括考哪所大学,报什么专业,出国、创业等都是他自己做决定。因为父亲知道,儿子早已超过了自己。如你所知,李彦宏是百度创始人。还记得“宏颜获水”的事吗?去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正在台上做演讲的李彦宏,遭一个手持矿泉水的男青年向他泼水。他淡定地甩掉身上的水,问青年:“whats your problem?”,继续他的演讲。后来,百度官方回应泼水:“我们前行决心不会改变。”与其说他情绪稳定,还不如说他内心强大,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心中目标一旦确立,外界风雨自动屏蔽。这不正顺应了父亲的两句教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你要靠自己”吗?安妮.赛克顿说:“爸爸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中的爸爸是什么样的人。”父亲的出身职业可以普通,但他的精神能够永垂不朽,让孩子铭记在心,在关键时刻,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达己成人。05:父母传授给子女哪些宝贵经验?在作家老舍心里,他的母亲爱清洁、守秩序、对人真诚好客,不逗气,也并不软弱,重视教育。老舍说:“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谷口雅春说:“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好父母是财富,他们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让孩子自立自强,高贵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