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一件鸡心佩来说,一个小小的玉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朝代的兴衰蕴藏着宫中的故事,其价值哪里是一件汝瓷或一个鸡缸杯可以比拟的!鸡心佩源于玉韘俗称扳指,据最新考古发现应该起源于商或许更早,玉韘是开弓射箭用的实用器,由于古时候射猎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玉韘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何玉韘又叫鸡心佩?
一件高古玉究竟记录了什么?高古玉以战汉时期最为精美,其制作均选用尚好的和田籽料精工细作完美无比,她不仅记录了文化、历史,里面还有很多不解之谜。就拿一件鸡心佩来说,一个小小的玉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朝代的兴衰还蕴藏着宫中的故事,其价值哪里是一件汝瓷或一个鸡缸杯可以比拟的!鸡心佩源于玉韘俗称扳指,据最新考古发现应该起源于商或许更早,玉韘是开弓射箭用的实用器,由于古时候射猎是人们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玉韘就显得格外重要。
射猎的过程是先寻找并发现目标,找准方向,射中目标,最终得到收获。所以这个实用器到了战国就演变为礼器,寓意是能够把握方向,达到目标取得胜利。古时候很多礼器都是由实用器演化而来,比如,玉觿起初是先民用来解绳扣的实用工具,后来演变成为寓意足智多谋,能够克服困难,逢凶化吉的礼器。玉韘演变成为礼器从形制上有很大改变,能工巧匠把原来的玉韘进行扁平化设计,中间保留了园孔,在其周围雕龙画凤,专供帝王佩用。
战国时期的玉韘还比较简单,到了汉代就十分复杂了,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技法工艺十分精湛。常见的纹饰有龙凤螭纹、龙凤熊纹也有龙凤纹等等。随着时代的变革,到了王莽新政时期,玉韘的纹饰大有变化。由于王莽篡权靠的是他的姑母汉元帝皇后王政君而取得摄政地位的,这时候的玉韘纹饰竟然取消了龙纹仅留凤纹,但凤琢得十分抽象和隐晦,不容易看出。
形制上也由原来的上宽下窄变得上下宽窄基本一致的长条形,以示政通人和上下通达,其工艺依然精湛。王莽新政毕竟很短,这个时期的玉韘存世量也比较少。新政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建立了东汉政权。
这时与时俱进的玉射又恢复了西汉的上宽下窄的形制纹饰也是以原来龙凤螭为主,但雕琢工艺已明显下降,玉料也颇显肥厚。建武二十九年刘秀在南宫举行六十寿宴,寿宴之后刘秀躺在龙榻上一时不能入睡,就把玉雕师叫到身边细声说,朕戎马一生,爱江山更甚爱美物,如今朕已年过花甲心有余无力了,你就为朕雕一美物一饱眼福吧。玉雕师听此连忙扣头称是。
玉雕师回去之后一连几天是茶不思饭不想,究竟雕什么美物可以夺得皇帝老儿的芳心呢?他仰头看着天花板又低头看看还未完工的玉韘突然有了主意。于是就把这件未完工的玉韘改了形制,其形状既不是上宽下窄,也不是长条形,而是两头尖的形状,其纹饰不能龙凤螭,也不能是龙凤熊,龙纹还是必须的,但龙纹要抽象一些,如果加上凤纹是必有些太过常规了,所以玉雕师大胆地去掉凤纹,而是加上如意边花,远看两边纹就是如意花边,仔细看去却是龙戏花纹,再经过精心打磨之后献给了皇上。
皇帝刘秀接过来这个玉韘,仔细观看,放在手心上活像一件尤物,刘秀皇帝喜欢得不得了,他双手捧着这件玉韘像痴人说梦一样自言自语,太美了!实在太美了!这个不能叫玉韘,应该叫朕韘。又一转念,不对!叫鸡心佩,对就叫“鸡心佩”。自此玉韘改名为鸡心佩,”鸡心”一词也成为皇帝的最爱,明永乐皇帝最爱的鸡心碗就不言而喻了。
你知道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玉雕艺术?
在古代的玉雕作品中,最负盛名的要属清朝时期的大禹治水山子雕件了。这座由重达五吨的巨型和田玉原石雕琢而成的山子摆件,可谓是玉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山子雕工艺以表现山水人物题材为主,成品多为摆件,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山子雕作为玉雕题材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早在汉、唐时代就已颇负盛名。到了清代中期,经过扬州玉雕工艺的改良,加入了阴刻、深浅浮雕、立体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独特风格,山子雕的艺术创作水准也达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
有人这样评论山子雕: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一件优秀的山子雕作品,就是一副绝美的山水画。人物、山水、树木、飞禽、楼台等,凡是你能想象到的,都可以出现在山子雕中。其实,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山子雕的工艺传承并非一帆风顺的。自清朝末期到建国初期,山子雕的创作氛围逐渐式微,以至于在建国初期,这种工艺已经失传很久。
从1978年开始,扬州玉器厂成立了攻关小组,力求恢复“山子雕”。一些玉雕大师用了几年的时间攻关克难,终于让这种玉雕艺术重现当世。之所以说山子雕不仅是玉雕技艺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就在于它的包罗万象。因为它不仅可以通过记叙、讲故事来进行宏大叙事,还可以通过小桥流水的浪漫婉约来展现诗意情怀,亦可以通过世外桃源春风秋月来展示高逸境界。
并且涵盖了书法、诗歌、绘画、文学等所有领域。但近些年,我们在市场上却很难再欣赏到美轮美奂,包罗万象的山子雕摆件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做山子雕的门槛太高了,不仅要有块度足够大的料子,还要玉雕师有着极高的工艺。使很多玉雕师望而生畏,甚至有些玉雕师,并不具备雕刻精品山子雕的技艺。有玉友曾担忧地说:随着老一辈玉雕大师的老去,将来愿意做山子雕的玉雕新人会越来越少,能做精的就更少了。
有许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你最欣赏哪一首?
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
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
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
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
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
”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也能穿龙袍?
龙是皇帝皇室专属图案,他人不得使用。只有天子(皇帝)可以穿绣有龙纹的服饰(龙袍、龙衣),做龙椅,其他官员是不能穿绣有龙纹的服饰,否则就是僭越,轻者治罪,重则砍头。包拯是宋代的高官,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他是没有资格穿龙袍,也不可能穿龙袍。蟒纹类龙纹,其所穿的服饰不是龙袍,是蟒袍,其纹样像龙,引起了后人的误会。
龙与蟒的区别在于爪与什么身份穿着。1)龙纹与蟒纹很相像,一般不容易分辨,主要从爪上区别。龙是五爪,蟒是四爪,皇帝服饰上的龙自然是五爪龙,但是官员服饰上的“龙”是四爪蟒,注意不是龙。2)纹样落在皇帝服饰上,就是龙,龙在亲王服饰上就是蟒。亲王的补子是团龙补子,注意是龙,也只能表现在补上,服饰的其他部位不能有龙纹,也不是龙纹。
皇帝、后妃有龙袍,皇子有袍,不叫龙袍,叫蟒袍。同属蟒袍的还要飞鱼、斗牛纹,飞鱼、斗牛纹也类似蟒纹,都属于赐服一类。对于龙纹、龙纹、飞鱼纹的误认,古人也有搞错的。《明史·舆服志》记载: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谕阁臣言:尚书二品,何以服蟒?言对曰:瓒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耳。
帝曰:飞鱼何组两角?其严禁之。于是礼部奏定,文武官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皇帝将飞鱼纹误认为龙纹了,而蟒纹更容易被错认为是龙纹。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皇帝,宋代对于皇帝服饰的龙纹,以及明黄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拯虽然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还是臣子,自然不会也不能穿上龙袍(龙袍加身就等同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了),只是蟒纹袍服,因为蟒纹类似龙纹,后人误会了,认错了。
你手里最喜欢的玉件是什么样的?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谢谢邀请,我主要收藏的是以明清玉器为主。前不久在北京工美博物馆专门作了个人收藏的专题展,自己也有一些高古玉和一些中古玉,在高古玉当中我注重文化期的,而中古玉更喜欢收藏圆雕玉器。但是古玩圈里的规矩,一般的大藏家自己的藏品轻易不给看,主要是仿制太猖獗,我的高古玉也不喜欢拿出来让人评论,主要不是生意人,没有必要用这些博眼球。
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古玉上龙元素用的多,相似度高,这几个时期龙纹如何区分?
谢谢邀请!龙的形象最早成形一般认为是二里头发现的綠松石龙形器,也有人认为是红山玉猪龙。龙的形状在商及西周时期并不是很固定。商中期的青铜器龙虎尊的龙有长颈鹿角,四羊方尊上的龙还有尖吻、鳞片及兽爪。作为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常见的夔龙纹、蟠龙纹、螭龙纹,甚至蟠虺纹都与龙有关,但变化太大。同时期的玉雕中龙的形象也常出现,有变化,也有规律可循。
下面以几件实物图片解释对比,比较直观。西周时期的圆雕极少,龙多在片雕中以侧面形象出现,重点是头部刻划。图一至三均为西周龙的头部,早期仍保持商代臣字眼的特征,如图一、二所示。但后期臣字眼消失,代之以圆方形眼。龙的上吻长且上卷,下唇短,或有舌吐出(图二)。角不明确,身多迴形弯曲,抽象且图案化。一面坡雕工为断代佐证。
春秋时期早期龙同西周,中晚期多为密集的蟠龙纹或蟠螭纹。有时与战国不易区分。图四至六可断为东周,图四为战国无疑,而图五、六不排除春秋的可能性。这个时期龙头上吻仍上卷,长于下唇。眼圆或呈水滴状,头有角,身上纹饰尤如鳞片,尾尖多分叉。西汉早期近似战国,但中期以后龙已另具特征,且多与凤连体或同时出现。图七可断为战汉,龙的形象仍似战国,但凤鸟则多见于西汉。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