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写武松在飞云浦斗杀众凶徒,一口怨气实难按捺,“无名火烧三千丈,冲破了青天”。在这段故事里交待这批恶奴的作恶劣迹,使人感到这些人死有余辜,武松是在为民除害。在《水浒传》里,让好汉们闻风丧胆的事在这两个情节作为描写的重点,是什么呢?在“快活岭”一节,开始就以施恩不远千里寻武松,老管营眼里观武松再次渲染武松威名,接着描写武松力挽双车,托起千斤石,大展神威,预示了武松的神力超过蒋门神。
龙虎山在哪里?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据说,东汉中期,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在此炼丹,传说“丹成龙虎现,山因此而得名”。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2日,和龟峰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国道家发祥地。
在《水浒传》里,让好汉们闻风丧胆的是什么东西?
在《水浒传》里,让好汉们闻风丧胆的事在这两个情节作为描写的重点,是什么呢?在“快活岭”一节,开始就以施恩不远千里寻武松,老管营眼里观武松再次渲染武松威名,接着描写武松力挽双车,托起千斤石,大展神威,预示了武松的神力超过蒋门神。还插上蒋门神惊恶梦的情节,以蒋门神闻风丧胆,坐卧不安,反衬武松的威风。故事情节,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就揭开了战前的序幕。
武松几闯快活岭,在酒馆、戏馆、拳馆着意寻意,借以激怒蒋门神,武松步步紧逼,蒋门神处处退却,终于两勇相斗。这时出现人所意料不到的东西,蒋门神不愧为有名的拳师,竞用“西厢色情拳”把武松打了一跌,观众为之失色。但武松临危不惧,借势反攻。用“玉连环、鸳鸯腿”,把蒋门神打得四脚朝天,痛快淋漓,为受害的群众出了一口怨气。
在就是“血溅鸳鸯楼”一节,武松彻底与封建统治者决裂,满怀悲愤向统治者讨还血债。描写了武松从后门杀入,不分皂白的乱杀,最后轻而易举地血刃蒋门神和张都监。在《水浒传》写武松在飞云浦斗杀众凶徒,一口怨气实难按捺,“无名火烧三千丈,冲破了青天”。想到都监衙门里这班狗奴才饶怒不得,奔向都监衙门。武松从正门冲入,把平日为非作歹的兵士一个个收拾了。
在到鸳鸯楼的途中,这时武松机智的沉着,巧妙地杀死一个个凶徒恶差;但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在这段故事里交待这批恶奴的作恶劣迹,使人感到这些人死有余辜,武松是在为民除害。武松在楼厅和鸳鸯楼的两场格斗中,给情节增加了波澜,使武松的形象更加光彩。在《水浒传》里,有一段插叙的丫环如兰的悲惨身世补充得非常完美,合情合理,体现了武松为民报仇的精神,也暴露了统治者的凶残,更使武松避免了滥杀的污点,使得武松血洗都监衙门的行动更加正义,从而,使武松的形象更加感人。
在《水浒传》里,让好汉们闻风丧胆的细节描写很多,你所指的东西,只有在“大闹快活岭”和“血溅鸳鸯楼”两节,是按照武松的经历层层展开矛盾冲突,各个场景环环相扣而各有特色,摇曳多姿,两者相比,武松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民群众关切的东西。象武松这样的英雄奋战的事迹,从而个别斗争走向了集体斗争,他的形象使好汉们感到闻风丧胆,才使得统治者屡遭惨败,成功地塑造了武松这一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中大唐洞玄国师是谁?为什么要把108天罡地煞星压在伏魔殿?
昨天情人节,回答一半被女票拉着逛街了,今天继续。话说宋仁宗派洪太尉上龙虎山请张天师下山降妖除魔,洪太尉三次错过张天师,结果到了伏魔殿,太尉指著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主持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著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
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先说一下张天师。张天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职称。第一任张天师名叫张道陵,乃汉相张良后人,他创立了一个道派,名叫正一道,因为入派之人都得交五斗米入派费,因此又叫五斗米道。他自称被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所以教众尊称他为张天师。
张天师用大法力降服了蜀中六大魔王,将他们幽禁在荒蛮之地,为了防止这些魔王出来兴风作浪,他将天师之位和降魔之法传给了后人,因此张天师这个职称是世袭罔替的,至今据说传到了六十四代。因此洪太尉在龙虎山上遇到的道童,就是一代天师。封印一百零八个魔王的大唐洞玄国师,也是一代天师。我们只要把历代天师之名列出来,就能知道这两位天师都是谁。
第一代张道陵,第二代张衡,第三代张鲁,第四代张盛,第五代张昭成,第六代张树,第七代 张回,第八代张迥,第九代张符,第十代张子祥 ,十一代张通,十二代张恒,十三代张光,十四代张慈正,十五代张高,十六代张应韶 ,十七代张颐,十八代张士元,十九代张修,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二十四代张正随,二十五代张乾曜,二十六代张嗣宗,二十七代张象中 。
张谌,字子坚,通儒,精于草隶,博学当时,且好道,能辟谷。唐会昌辛酉年,唐武宗召见,赐传箓坛字额曰:“真仙观”,将命官,辞归不受。咸通中,唐懿宗命建金箓大醮,赐金帛还山。一日,大醉而化,年一百余岁。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洞玄国师两个关键词,一是洞玄,二是国师。张谌被后人封为“冲玄洞真孚德真君”,正与洞玄二字暗合。
国师是皇帝对得道之人的尊称,唐武宗崇奉道家,大力灭佛,史上三武灭佛,数他最狠,传言他就是吃了道士炼制的仙丹暴毙的。张谌身为第二十代天师,首当其冲是唐武宗第一召见对象。唐武宗还赐了他一块匾额,称他为真仙。因此这位大唐洞玄国师毫无疑问就是龙虎山第二十代天师张谌无疑。张象中,字拱宸,生三月能行,五月能言,七岁召赴阙,赐紫衣,命嗣教,赐坐问道,大称旨,上(宋仁宗)赐宸翰,后归征君山悟竹塘结庐以居,得道冲举。
(一云:年十三,颖慧非常,博通经史,尤有道术,宋仁宗召见,赐坐咨问,道法甚妙,特赐紫衣,亲洒宸翰,以镇福庭。后赐束帛金器,自后朝廷宠荐至师,承袭真人之教,终身不怠。)洪太尉遇到的道童“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张象中七岁受到宋仁宗接见,正与书中的道童形象吻合。
“道法甚妙”,正与道通祖师吻合,因此这位道童正是第二十七代天师张象中。主持真人说,从洞玄国师到如今天师,大概过了八九代,说的应该是虚数。因为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活跃在宋神宗时期,并非宋仁宗。至于一百零八星宿为何被镇在伏魔殿,因为他们本身只是魔王,而不是天上的星宿。而张天师的职责就是伏魔的。至于为啥变成了星宿,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究竟是天上何方神圣?他们死后,各自的归宿又在哪里?
其实,《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曾经点明过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归宿:“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至于他们的来源,是何方神圣,还要从龙虎山的伏魔殿说起。诸位听我慢慢道来。《水浒传》第一回中,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太尉洪信奉命去祈禳天灾,到了江西信州龙虎山,结果洪太尉游览这龙虎山,游到了伏魔殿,洪太尉就问真人,这伏魔殿是个什么去处: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
”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着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我们先看这老祖天师,老祖天师就是道教始祖张道陵,是首代天师,也是神话中天庭四大天师之一,其他三位天师是葛天师葛玄、萨天师萨守坚、许天师许旌阳。张天师为什么有一座镇魔王之殿呢?因为张天师确实镇过魔。张天师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的十代孙,当年张良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天下以后,就隐居起来了,他最后跑到哪里去了?跑到了昆仑山,因为老子出关以后就到昆仑山修行的,张道陵一开始在北邙山修道,听说张良在昆仑山跟随太上老君修行,就跑到昆仑山拜见自己的祖宗张良。
这时候,太上老君对张道陵说,此去千里之外的西南蜀中,有六大魔君横行人间,我赐你《太玄经》二百七十卷和太乙和正一盟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你代我前去降妖除魔吧。于是张道陵就此创立了道教中的正一派,并前往四川青城山降妖除魔。张道陵有太上老君亲赐的符箓日昧秘文,能集三万六千神灵、千二百之官君,以供他驱使,这六大魔王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三下五除二,魔王手下的小鬼全都被屠戮干净,六大魔王被打趴下,都跪下哀求张道陵放他们一马,于是张道陵降服六大魔王,回到昆仑山,向太上老君复命。
谁知道老君却说,按你这次功业来说,合得九真上仙之位,但是你灭鬼太多,杀虐太重,戾气太盛,现在还不是成真仙的时候,你还需要继续修行,我赐你的《太玄经》里,有三十六真坛,七十二福地,你需要在这一百零八个地方,继续修行,降妖除魔,造福民间,助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人间渡劫,等到这一百零八个星君渡劫完成后,将他们的魔身封住,才可算功业大成,将来我会封你为正一天师,成为真正的九真上仙。
于是张道陵就带着自己的弟子王长、赵升等,按照《太玄经》和老君符箓的指示,找到这一百零八个地方,拜会这一百零八个星君,帮助他们剔除魔身,渡劫升仙。张道陵设三十六真坛,助三十六天罡星君渡劫,辟七十二福地,助七十二地煞星渡劫。而这一百零八个星君每次渡劫,都会在人间找到一个魔身,张天师就会把他们锁拿住,建了一座伏魔殿,将之尽数镇压在了伏魔殿里。
后来张道陵顺利到天庭就任天师,而在人间,张家的天师是代代相传世袭罔替的,到了唐朝,有一个洞玄国师,也是天师的传人,要迁移伏魔殿到龙虎山,于是重新建了一座伏魔殿,封锁这108个魔王在此,并且用封条封住。经传一代天师,便亲手便添一道封皮。谁知道,洪太尉不听真人劝告,强自打开了封条,致使这一百零八个魔君逃出生天,重新找到肉身,他们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其实这一百零八个魔君,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的魔身。
既然这一百零八个魔君重出人间,那可怎么办?还得继续渡劫,于是九天玄女就来了。这九天玄女是谁?她是圣母元君弟子,黄帝的师傅,曾帮助黄帝消灭蚩尤,专门管理下界的事情。现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魔身找到肉身,极有可能为祸人间,九天玄女不得不管,于是他找到天魁星呼保义黑三郎宋江,指导宋江带领大家渡劫,免得这些魔君为祸人间。
九天玄女告诉宋江:“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九天玄女还赐给宋江三卷天书,书里有具体渡劫的办法。这办法其实很简单,让宋江替天行道,铲除奸臣,忠君爱国。所以宋江才那么汲汲于招安。于是宋江在天机星吴用的帮助下,收罗这些好汉,正好他们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肉身,他们一开始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就是为了壮大实力,为招安做准备。
『伏魔殿』是《水浒》开篇提到的位于道教祖庭龙虎山大上清宫请问为什么“遇洪而开”?
“遇洪而开”是《水浒传》的核心隐秘,是打开全书机密的总钥匙。搞清楚这四个字,意味着看到了“真水浒”。这个提问很高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个人独特的读书心得。赤脚大仙亲手酿造了一场瘟疫大宋仁宗朝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奉旨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张天师到东京汴梁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瘟疫。这是北宋仁宗嘉佑三年三月间的事情。
于是,有观点认为,《水浒传》的故事是从宋仁宗这里开始的,前后跨越了六十余年。其实,施耐庵的《水浒传》故事从北宋开国时就开始了。现在的通行本删掉了一大段内容,这部分内容中,着重介绍了两个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仁宗找祯。施耐庵说,赵匡胤是道教雷部大仙下凡,属于道家最高权利部门的空降干部。因而,天下是太平的盛世。
而赵祯则是赤脚大仙下凡,是道家的散仙,大概是个体制外的游方道士。两个品级差了太多的道家上仙,对于大宋而言,完全就是两重天地。嘉佑三年(公元(1058),王安石出任度支通判,掌握朝廷财政大权。这一年,王安石上万言书,开启了“熙宁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熙宁新法实施后,招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臣强烈反对,朝廷形成变法新党、反对变法旧党的党争。
史家认为,北宋亡国的祸根之一,就是愈演愈烈的党争。施耐庵早就持此观点,因而,把“熙宁新法”的发轫之年形象的比喻为妖魔出笼,祸害大宋。那么,为什么又偏偏是“洪”太尉放出了妖魔呢?洪太尉的多重隐喻洪信其人并不见诸史册,是个虚构的人物。既然是虚构,那就可以是张太尉、刘太尉,以及任何姓氏的太尉。而施耐庵偏偏选定洪太尉,则是大有深意的。
施耐庵把妖魔出笼的时间锁定在嘉佑三年,以故事本身而言,洪太尉首先隐射的就是王安石。在这一年,王安石提出变法,意味着“妖魔”被放了出来。张天师做了道场后,瘟疫被祈禳,则是表明在仁宗朝变法没能实施,大宋的道家气象还是得以保留,道家散仙赤脚大仙毕竟还是名副其实的道家神仙。在这一回书中,有一个很奇怪的人物出场,就是已经去世六年的范仲淹。
正是范仲淹提议,仁宗才下诏派洪信去龙虎山宣请张天师的。为什么要把死去的范文正公招魂到嘉佑三年呢?因为,范仲淹曾经主持“庆历新政”,也是一个改革家。在范仲淹之前,还有赵哲、文彦博两个大臣建议,以抚恤百姓来消除瘟疫。这两个人中,文彦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一个十足的守旧派。此人活了九十岁,王安石变法时,也加入到旧党行列,非常激烈的反对变法。
在嘉佑三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以一个改革家和一个保守者来隐喻后来的党争之祸,施耐庵认为,他们都是放出妖魔之人。所以,《水浒传》中无好人。施耐庵并没有抨击变法,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因变法而导致的党争。所以,宋仁宗、王安石、范仲淹、文彦博,等等,出现在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紫宸殿上的所有人,都是“洪太尉”。而紫宸殿,其实就是伏魔大殿。
此事与九天玄女有关九天玄女传授给宋江的天书,施耐庵详细介绍了它的规格: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在传授天书之前,九天玄女赏赐给宋江三杯仙酒,三枚仙枣。把这一串数字连起来,就是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九天玄女是道家最高阶神仙,因为体制外的散仙宋仁宗放走了妖魔,道家高层便要来收伏这些妖魔。但是,道家又不亲自出手,想出了以魔伏魔的招式,从妖魔中找一个人来“替天行道”。
但是,大宋王朝因为失道太久,腐败不堪,九天玄女庙早已失修而尘土飞扬。道也挽救不了北宋的灭亡,九天玄女不过是尽点道家最高阶神的职责罢了,而把主要责任一股脑的推给了宋江。尽管找到了“替天行道”之人,但是,九天玄女知道结局无法挽回。因而,当宋江即将走出九天玄女大殿之时,两个青衣使女给宋江提前模拟了北宋灭亡的最后一幕。
这一幕就是“二龙戏珠”,隐喻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在金国即将大举进攻之前,相互推卸责任,宋徽宗先让位,后南渡,企图与童贯、蔡攸等人到镇江复辟。宋江看到这一幕,正不知何意,便被使女推下了池子。这便是宋江最终的结局:死于北宋亡国之年的帝争。由党争上升为帝争,这就是施耐庵《水浒传》的贯穿思路,也是《水浒传》的核心所在。
作者以大宋宣和年间的宋江三十六人作乱的故事,隐含了自己的创作思想。洪信暗喻朱元璋贯华堂本《水浒传》讲误走妖魔的故事,这一回是“楔子”。洪信放走妖魔后,便“楔出”七十个讲梁山故事的回目。而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才是梁山故事的真正开篇。故事一开篇,作者就告诉我们,历史已经进展到嘉佑三年的六十年以后,妖魔即将出现了。
而领衔妖魔出场的,却是一个不文不武,于梁山故事没有多大作用的小人物:神机军师朱武。这个人物在续书《征四寇》中很牛逼,但在《水浒传》中却百无一能,除了苦肉计、搬救兵两招而外,根本就没有任何智谋,施耐庵说“神机”当另有所指。我们把朱武的名字分开,当中加一个“洪”字,就是“朱洪武”,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施耐庵诅咒大明王朝洪太尉在放走妖魔前,在龙虎山上遇到了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正是这二人与朱武一并出场,很巧妙的照应了放走妖魔的故事。
所以,洪太尉有朱武的隐喻,这就是朱武“神机”的含义。而陈达、杨春直接暗喻朱元璋最得力的两员大将徐达、常遇春。施耐庵参加过张士诚的起义,张士诚手下大将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至交,有人说,还是施耐庵的表兄弟。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攻打张士诚。这年九月,张士诚兵败被擒,不久就自缢身亡了。
虽然施耐庵不赞同张士诚的一些主张,但毕竟有过君臣的情分,加之与卞元亨交厚,对朱元璋的不满,便把以洪信加朱武来讥讽朱元璋。同时,张天师出场时骑着一头牛,这也是暗讽朱元璋一个放牛娃竟然得了天下。据考证,施耐庵并非死于大明洪武三年,而是更后大约二十多年时间。期间,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以内阁取而代之。
内阁则是明朝党争之祸的发端,与北宋王朝一样,朱洪武把朝廷带入了导致大明灭亡的党争泥淖之中。因而,施耐庵在“楔子”中借用洪太尉,诅咒大明王朝必出妖孽。施耐庵一语成谶,大明王朝衰败于党争,最终也与宋王朝一样,被少数民族政权所取代。《水浒传》水很深,读到这一层,才真正理解,这样的著作才配得上四大名著的称号。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