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美国大兵在一秒内从裤兜里拿出十几个麻袋,然后铲啊铲就地装好袋再堆起来,美国大兵训练有素真的不是浪得虚名,不用高速摄影机根本拍不出这神乎其技的一幕。尽管整个游戏系列普遍显得诙谐搞笑,,在《新次元游戏海王星VII》(以及复刻版VIIR)中,地雷社却在这么一个不严肃的美少女RPG中,创造出了在整个游戏界都算优秀的剧情。
steam里面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Hello,这里是碎碎念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玩家的爱好也不尽相同。而如今游戏量已经超越雅达利泡沫时期总和的Steam上,值得玩的游戏同样是太多了。《超次元游戏海王星》系列饱受二次元众们欢迎的经典,《超次元游戏海王星》系列,在Steam上也复刻了很多作品。在这一系列游戏中,各个知名主机和游戏公司们化身为美少女,而残酷的主机市场竞争也变成了少女之间的日常。
尽管整个游戏系列普遍显得诙谐搞笑,然而,在《新次元游戏海王星VII》(以及复刻版VIIR)中,地雷社却在这么一个不严肃的美少女RPG中,创造出了在整个游戏界都算优秀的剧情。而《四女神Online》更是对网络游戏间玩家公会间的问题,以及外挂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魔界战记》系列最近,《魔界战记5》登录PC,也让碎碎念君觉得有必要提一下这个游戏。
《魔界战记》系列,可谓是SRPG界,乃至整个游戏界的奇葩。其独有特色的系统设定,以及夸张却乐趣无穷的数值设计,还有福利满满的人设立绘,都让这一系列显得非常好玩。在如今这个战棋类游戏普遍走弱的时代,《魔界战记》系列却是一直饱受好评。这套游戏,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魔性”,尤其是5代,制作愈发成熟的《魔界战记5》,可以说在《魔界战记》系列的特色上,把系统做的更活了。
对游戏节奏的出色设计,让练级跑道具界的乐趣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总而言之,这是一款让人停不下来的好游戏。《恐怖黎明》想必很多老玩家都记得《泰坦之旅》。曾经,最初制作商Iron Lore的破产,让这款经典的ARPG留下了遗憾。然而,原班人马们却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在多年以后,《泰坦之旅》的制作成员们,在Steam上通过众筹的方式,创造了《恐怖黎明》,这一《泰坦之旅》精神的继承者。
在保留了《泰坦之旅》双天赋组合和海量装备库的基础上,《恐怖黎明》优化了《泰坦之旅》系统上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提供了更大的储物箱和账号仓库,资料片让玩家无需进入终极难度也能满级和打到后期装备,而且BOSS和某些小怪不再是前期就各种秒玩家了。《无主之地》系列《无主之地》是曾经创造过辉煌的经典游戏,尽管从如今来看,《无主之地》系列可以说是过气了。
在游戏系统设计上,《无主之地》系列有效的结合了RTS和RPG游戏的优势,各具特色的技能,天赋系统以及功能各异的武器,让这款游戏显得百玩不厌。除此之外,《无主之地》系列最优秀的一点,就是通过诙谐漫画的风格,为玩家们展现了一个残酷的潘多拉世界。Little tina的故事,帅哥杰克的堕落,小吵闹的孤独,都让这个游戏的剧情质量完全对得起观众的期待。
有没有好玩不吃配置的单机游戏推荐?
这里是喜爱游戏的小白又到了晒游戏的时间了,小白必须掏出珍藏的单机游戏与大家分享了。小白酷爱单机游戏,主要是单机游戏黏性较弱,游戏时间自由,并且不需氪金,每天想玩的时候玩,不想玩就可以搁置,不会耽误工作和学习。那么今天小白就给大家带来几款非常好玩的单机游戏推荐。《阿斯塔布里德:终极版》《阿斯塔布里德:终极版(Astebreed: Definitive Edition)》是一款超炫的3D机甲射击类游戏,游戏采用经典的街机射击游戏类型,并为之注入新的生命。
游戏的画面相当的华丽,各种颜色的弹幕,爆炸效果还有光影效果都做得相当惊艳,各种视角的转换使得平面游戏也能展现出3D的效果。游戏的操作比较复杂,各种近战远程可以切换,还可以用不同的攻击抵消地方不同种类的子弹,外加导弹攻击和EX技能,战斗起来是一通手忙脚乱,但是在熟练之后就会变得一气呵成,冲刺闪躲以及护盾防护的存在使得即使是射击苦手也能驾驭自如。
《出击飞龙》《出击飞龙(STRIDER)》是由Double Helix和Capcom大阪工作室合作开发的一款经典动作游戏,由Capcom推出该作的高清复刻版。玩家可在游戏中自由探索,拥有各种武器。游戏的操作流畅,手感很好,下铲,攀爬,浮空连击等各类招数控制易于上手。游戏采用了开放式地图,使得游戏更具延展性,并且包含了一些收集元素,可惜游戏并没有加入RPG的元素,没有经验值使得打怪变得可有可无。
游戏给人的感觉像是3D版的“恶魔城”,并且战斗方面更加爽快刺激,各种连招技能不断,玩起来酣畅淋漓。《魔能》《魔能(Magicka)》是一款由Arrowhead Game Studios 制作Paradox Interactive发行的动作角色扮演类游戏。本作拥有革新性的法术吟唱系统,八大元素可以组合出数十种各系魔法,非常有特点的各种法术,在玩家的灵活运用之下可以展现出神奇的魅力,用强大绚丽的魔法技能组合战胜敌人。
有哪些好玩的手机游戏值得推荐?理由是什么?
九黎九黎是一款水墨风的动作类游戏,只要你的操作够骚,就可以打出无限的连击来攻击敌人,让敌人无法还击,这款游戏无论是打击感,还是操作手感都是不错的,如果你不是手残,那么推荐你玩这款游戏。全城封锁,末日求生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创造武器,来对抗僵尸,当然,除了武器,你还需要一个庇护所,这样才能保证你的生存,这款游戏值得大家一玩,感兴趣一定要试试。
火影忍者火影迷的玩家,一定不能错过这款游戏,这个游戏完全还原了火影的画风,而且在动作,以及技能都符合实际,角色的大招也是十分的华丽,喜欢火影同时又是动作游戏爱好者的玩家,这款游戏一定适合你。正常的大冒险虽然这个名字叫正常的大冒险,但实际上这个游戏一点也不正常,游戏中有着各种奇葩的设定,你在平坦的大路上走着走着,天上就会突然掉下来东西,把你砸死,发明这个游戏的作者也是挺贱的,喜欢自虐类游戏的玩家,不妨尝试一下。
单机游戏-《阿瑞斯病毒》这是画风,和游戏场景,作为一款末日生存类RPG游戏,他的玩法可圈可点,游戏设定也还不错,阿瑞斯病毒的设定,在剧情的中,我们所饰演的是一名小队成员,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负责寻找游戏中肆虐病毒的抗体,我们所经历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故事。怎么样,是不是听上去感觉就很酷呢,这个世界观能让各位看官们满意吗?同时,阿瑞斯的战斗模式也不是传统的回合制,在看腻了你一拳我一脚的设计之后,这也算是来了点新的东西。
阿瑞斯中想要获得战斗的胜利,你是要活动大脑的,在进程中观察敌人的特点,他们熟悉的环境和自身特征,然后才能用风骚的走位去赢得胜利。联网对战-《部落冲突:皇室战争》这里找了百度百科的词条说明:《部落冲突:皇室战争》(Clash Royale)是由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所推出的,以《部落冲突》的角色和世界观为原型,加入即时策略、MOBA以及卡牌等元素的手机游戏,于2016年1月4日在App Store发布。
在单机游戏中,你见过哪些十分神奇的智障逻辑?
虽然我是个狂热的红色警戒玩家,但是红警里一些设定的确让人无法理解忍俊不禁。满大街莫名出现金矿打仗无非为了财富和金钱,如果真的可以在大都市的地里随便就能涌出金子,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打架呢?金矿的生成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沙金多靠近河床。显然这些满地图野蛮生长的肯定是岩金类,就算岩金占所有金矿种类的56%,但是绝不可能挖出来本身就是金灿灿的样子,岩金通常夹杂这很多别的矿物。
想想红警里头每块肯定超十千克的狗头金,全球发现量大概就10000块左右。打一场红警就可以让全球的狗头金灭绝了。坦克开炮不能秒杀步兵不要小看一个动员兵,就算是攻击力很高的苏军犀牛坦克也要五炮才能打掉一个动员兵。这么逆天的防御力难道真的因为动员兵多穿了几件棉大衣?其实人体被坦克炮弹击中一发,炮弹其强大的冲击力被击中者魂飞魄散灰飞烟灭,连捡都捡不回来,一发入魂。
恐怕红警里坦克的炮弹是棉花做的。坦克炮弹的攻击距离,居然还没投石车远一颗颗炮弹愤怒地从炮管轰出,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打了三米五。这是难以接受的设定。如今世界各国的主战坦克射程都是机密,但普遍有效射程大概五六公里。而红警里坦克的射程大概是车身的四五倍,假如车身在9米之内,按比例折合大概射程就三十五米左右。
古代投石机笑而不语。铁齿铜牙哈士奇在红警里的设定磁暴步兵是铁甲步兵单位,连坦克都无法直接开过去。但是苏军的军犬二哈却可以一口咬死。这样的设定真是可怜了我们的汪星人。不过在大优势的情况下,去推平对面基地的时候最好还是带上哈士奇,因为二哈拆家天赋地球人都知道是点满的。兼职的拆弹部队疯狂伊文可以给敌人挂上炸掉,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工程师不单是优秀的油油油漆工,还是兼职的拆弹部队,只要被挂炸掉的单位附近有工程师,工程师并不介意自己有没有整套的防爆服义无反顾地执行拆弹任务,而且是百分百完成。
却不能自己帮自己拆炸掉,虽然技术过硬,但是能医不自医。差评!毕竟是兼职的……盟军矿车凭什么飞来飞去,又凭什么不飞来飞去盟军的超时空矿车,用走路的去挖矿,挖满了嗖一声飞回矿厂。难道大家就没想过为什么它能这样做?我们推理一下,不能飞去矿区的原因肯定是矿区没有超时空反应器,就跟磁铁一样,要矿车本身有超时空装载再配上有超时空反应器的矿场,那么盟军矿车就可以往返矿区和矿场之间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超时空矿车可以传送回苏军的低科技矿场?如果苏军矿场没有超时空反应器也可以接受盟军矿车,那为什么盟军矿车不可以直接飞到同样没有反应器的矿区?而且盟军拥有超时空那么逆天的科技,为什么不装到坦克上?在前线打残了嗖一声回家维修。手速最快的单位,快手也没我快美国大兵可算是红警里最厉害的魔术师了,一秒变出十几个沙包将自己围住。
不过我们这种唯物主义直男可不相信魔法。肯定是美国大兵在一秒内从裤兜里拿出十几个麻袋,然后铲啊铲就地装好袋再堆起来,美国大兵训练有素真的不是浪得虚名,不用高速摄影机根本拍不出这神乎其技的一幕。不过最让我无法释怀的是明明堆了沙袋,但是红警里的设定,防御力根本没见长,只是攻击力因为换了一把枪而增加了。什么?枪从哪里来?你难道没玩过CS吗?五角“大”楼和美国“大兵”从而得出美国大兵约高13.3米,大概6个姚明的高度……我这是在干嘛?为什么使劲黑红警?我作为一个二十年的骨灰级红警玩家,我深爱着红警。
如爱人般,如自己般亲密无间。当你爱着一样东西或一个人的时候,就算她犯了什么错误,都可以包容。就算她有再多的缺陷,也会被视作一种缺陷美。她有时候会犯傻,你倒会觉得她很可爱。因为这就是爱。别人说你不好,不行!只有我可以尽情揶揄你,甚至批评你,但一切都是为了你将来变得更完美。就算你依然故我不作改变,也不妨碍我继续宠着妮。
士兵只携带150发子弹,战场上打光了怎么办?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士兵携带一百五十发子弹,被打光了?看了这个问题,小编只想说大兄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名士兵打的绝对不是一场战斗,连续进行了好几场,这也太费子弹了。说道这里,估计有很多小伙伴会乐,会拿出一组数据说事,反驳小编的这话,其实您这数据小编知道。那么我们来说道说道这事。根据军事历史学家的各方面研究,他们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平均需要两万五千发子弹,才能干掉或者伤了一个对手。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在欧洲和德国人开战,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人就消耗掉了六百九十万吨的弹药,算下来两万到三万发子弹能打死或者打伤一名对手。但让这还不是最为恐怖的数据,最恐怖的的数据来自于美国打伊拉克的数据。据说这场战争中,美国人发射出去六十亿发子弹,那么在这种消耗中,受到伤害或者死亡的却只有两万四千人,您这一平均的话二十五万发可以针对一个人。
您要是这么看的话,这个数据是很疯狂的,惊讶的能让你掉一地的下巴磕。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一名士兵携带的一百五十发子弹,搁到这些数据当中,真不够看的,如同一片汪洋丢下那么一粒沙子的感觉,一点浪花都激荡不起来。但是您要细细分析的话,他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首先这个事和士兵本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这话要是搁到几年前,估计有些人感觉不服,如今事实证明,某些国家那皮好看全赖过渡宣传,不见的有多好,甚至是差的要命。
那么这部分素质低的士兵,难免就喜欢抱着枪一通乱突突,这些人他本身控制枪的能力就低下,战场上就喜欢这么一突突,自然而然的就让命中率下降了不少。而他们又不缺乏弹药,弹药作为一次性消耗品,他们有着充足的保证。再有就是,现代化的战斗当中,交战双方总喜欢使用火力压制对手,尤其是美国这种不差钱的主。那么在这种火力压制当中,一顿突突下来,也会消耗不少弹药,但这种突突,往往不会出现伤亡。
还有就是,如今军队的交战距离是在四百米,很少出现在一百米的距离上,除非你这是巷战。大老远的距离,对手看到眼睛里头就是一个小黑点,你一顿突突能打住吗?全凭感觉和运气打,这种情况除非你安装一个四倍镜那爬着,把自己当狙击手的瞅着才成。所以您拿这种大数据去比没多大意义,一百五十发弹药刚刚好,因为出现以上的情况,补给弹药车这东西绝对在附近不远处,你可劲的打都没有任何关系。
在他们看来,就算是打不到对手,吓唬吓唬对手也是一种很高兴的事,至少不让他们靠近,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而不用去呼叫什么飞机轰炸了。所以您用这种弹药的消耗和伤亡对手的数字这么一平均,您就得到了一个庞大的数据,那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不稀奇,到哪有意义吗?再说人家军火公司就喜欢你这样,你不消耗,他到哪里去赚钱?那么什么数据比较准确呢?小编这里头给您拿一组我们当年抗战时候的一组数据,您来瞅瞅。
这数据应该是可靠的,毕竟当年我们八路军最缺少的就是弹药,所以很少打没有把握的仗,这些仗都是当面鼓对面锣的开战,这就能体现出来这种交战中弹药和人员的交换比。当年晋察冀军区就做了一个记录,部队击毙或者击伤一名日军或者伪军所消耗的弹药量。在1939年的雨季反扫荡中,我们八十发可以对敌人造成一个伤害,到了冬季反扫荡的时候是五十九发,在1940年上半年的战斗中是五十三发。
看着是不是有一种战斗力增强的趋势?那么到了1940年的百团大战当中,这个数据就有了新的变化。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机步弹药消耗一百零五点六发子弹,或者五点三枚手榴弹才可以打死打伤一个敌人。百团大战进入到第二阶段,这个数据又有了变化,是七十九点六发,或者七点六枚手榴弹。说道这里,我们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怎么百团大战这个数据咋就变大了?其实很好理解,一开始敌人对我们是轻视的,所以我们可以抓住战机,对敌人进行一个个的伏击,这种伏击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命中率就高一点。
到了百团大战的时候,日本人被打的回过味了,开始重视起来了,所以弹药消耗就开始破百翻了一倍。那么在百团大战继续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又找到了好的方法,所以弹药消耗就又降了下来,变成了七十九点六发子弹,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榴弹的消耗增加了。其实这何尝不是战术上发生了变化,以手榴弹作为重武器摧毁敌人意志的一种战术战法的外在表现。
补充说一句,手榴弹这东西的制造要比子弹来的快和方便。那么与之同时一二九师,也经历过这样的一种变化。击毙或者击伤一名日伪军,在抗战第一周年是六十二发,到了第二周年是四十五发,第三周年突然就变成了一百三十八发,百团大战中又有回落变成了一百零一点二发。说到这里有小伙伴好奇,晋察冀军区好像比一二九师消耗的要少啊?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一二九师的战斗变多了呗,这种消耗就上去了。
但总的比对下来,晋察冀军区和一二九师的弹药消耗量的上升和下降都是相同的。好了,数据就说道这里,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真要面对近距离交战,不管是埋伏战,还是遭遇战,那么打死或者打伤对手所消耗的弹药,不会出现二十五万发打死打伤一名对手的恐怖的数据。当然也有小伙伴不认可这个说法,小编也明白您的意思,不外乎是说抗日期间使用的枪械是手动拉大栓的枪支,而现如今的战斗都是自动武器的天下,这种弹药消耗不能比。
咋就不能比了,就算是手动拉大栓的武器换成自动武器,这种弹药消耗乘以个十,也不过是一千多发子弹或者是几百发;如果您还觉的不够劲,乘以一百,也就是一万来发,或者是几千发而已。这和恐怖的二十五万比较起来,还是有巨大的落差。所以您说,那个二十五万发子弹打死或者打伤一个人的数据就不靠谱。说真格的,就算是在现代化的战斗中,要是来一个冲锋,一弹匣三十发子弹,根本就用不完的。
小编在网上就瞅见过这么一句话,那还是一名参加过打隔壁小霸王战斗的一名连长说的,他说:“你要是拿一个三十发弹匣的枪打冲锋,子弹全部打完了,还能活下来他就是胜利。”这话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所以一百五十的子弹,一个士兵带在身上,参加战斗绝对够用,压根就用不完的。您之所以认为一百五十发子弹不够用,全是您看电视剧看多了。
导演不顾实际情况,为了表现主角那特有的魅力和超然的人格。导演会让主角,抱着一挺机关枪,可劲的突突,要不还给来个马步,一个脚丫子踩着战壕边,整个身体突出战壕,一脸大无畏的样子,脸蛋上连一丝灰尘都没有,一张漂亮而又奶油小生的脸蛋,手指头扣动扳机使劲的开枪,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扣着扳机不放,那机枪的火舌冒的呼呼的。
你可拉倒吧,还马步呢?再壮实的汉子也不可能抱着一挺机枪,连续不断的进行突突,不说枪管受不了这种连续的发射,就说这种开枪方式带动的枪支产生的后坐力,可不是一个什么稳稳的马步就可以抵消的了的,不把他顶翻了,也会把枪口给顶到向着天空开枪。小编就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镜头,一个武装人员抱着一挺机枪,就这开枪,他还是以一种连续不断的点射进行的,但就算是这样还硬是把这家伙从隐蔽的位置上给拉到了路中间。
所以您别看那虚假的玩意,真骗人的,战场上可真不会这样的。而且你还抱着机枪半个身子暴露在战壕外边,这种射击姿势,撑死了也就开个几秒钟的枪,就被对手送过来的子弹打头上了。真不胡说,您要知道,抗战初期的日本兵,那真是个个都是神枪手,一个个的都是拿子弹喂出来的家伙,打脑门绝对打不到胸口上的家伙。甚至于露出半个头皮,保不齐都能打中,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不稀罕什么狙击手的原因。
所以您别看电视剧的表演,那不靠谱。您要知道当年的捷克式的弹匣才二十发子弹,就这么扣着扳机不放,你给小编来一个连续不断突突几分钟?开玩笑呢?就捷克式的射速一分钟五百五十发啊,还几分钟,几秒钟都顶不住。而在实战中二十发一个弹匣,是能撑一段时间,不然他们也不会生产二十发的弹匣,也不会被战士们所青睐的。所以回过头来说三十发子弹,就算是有自动武器的加持,在点射的情况下,还是能坚持很长时间的。
这事也解释清楚了,咱接着说说,为什么士兵只能带一百五十发子弹,不能多揣两发呢?在大家伙的感觉当中,打仗是需要子弹的,子弹带多了,至少是一个保障。但您想过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就算长的再怎么强壮,他的负重总是有一个限度的,多了的话,他背上也走不远啊!其实不管是人还是机械都是有极限的。就拿现在的士兵来说,不仅要带一支枪,还要携带子弹,手榴弹也得塞几枚,搞头铁锹也得有吧,雨衣水壶干粮袋,防毒面具加防弹衣,通讯系统等等。
您就说吧,这些东西,哪一件没有用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提高单兵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东西。根据一些文献的数据说明,现代的士兵负重已经达到了五十五公斤的恐怖地步。当年美国人在阿富汗沙漠和山区进行作战,他们还评估了一个美国轻步兵旅的负重情况。这个数据采集了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这支轻步兵旅,是在持续不断的作战中。
结果显示,这些单兵负重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美军条例规定的重量。您比方说,美国人的单兵负重规定是二十一点八公斤,有零有整的,但实际上呢?是二十八点七公斤。而接敌负重标准是三十二点八公斤,但实际上却是四十五点九公斤。紧急负重行军规定是五十四点五公斤,但实际上却是六十公斤。恐怖吧!六十公斤紧急负重行军,小编这大胖子扛着五十斤重的东西,走一百米就累的吐舌头了。
咋说呢?澳大利亚对于负重这件事也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调查了2009年一月份到2010年十二月份产生的五千名损伤人员。他们发现其中8%的损伤和高负重行军有关系。在这些伤患中有56%是下肢,26%是脊椎,这些损伤大多是肌肉的过渡应激症状。您看哇,这么重的重量,您想塞进去多少子弹才够啊?所以不是您想的那样,士兵携带的每一点重量都是有数的,不是您想的可以无限增加的,身上可没什么纳戒和乾坤袋可以使用的。
根据美国人的研究发现,这种超负重最终会产生,移动能力下降,疲劳感增加的结果。当然对于身体的损伤也是大的,比如脊柱损伤,退行性病变,以及腿,脚,背和肩部的肌肉变的僵硬和酸痛。那么多少合适呢?美国人给出答案说,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负重最好是在二十二公斤到二十五公斤是合适的。为此他们还做了实验,找了十个在军校就读的学员,都是受训两年以上的人,年龄在二十岁左右。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