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祖上有习武之风,所以贾府里才会有弓、刀、剑等冷兵器的存在,贾家子孙才会接触刀剑,贾府家人才会在或笑或骂中,用刀剑比喻表达自己的感情。2016年10月30日,夏梦在香港去世。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
赵敏胜在周芷若哪里?
感谢悟空的邀请!首先,一起聊聊周芷若。其一,周芷若很美,让武当山第三代佼佼者宋青书弑叔叛教,终被张真人清理门户……其二,周芷若天赋异禀,深得峨眉派第三代掌门人灭绝师太的喜欢,最终灭绝传衣钵于芷若,并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告诉她,期望她光大峨眉……其三,周芷若最大的问题是不够自信,格局较小聪明反被聪明误。
试想如果周芷若将峨眉派关于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告诉张无忌,无忌会怎么办?窃取《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张无忌是这样的人?他肯定会全力帮助周掌门光大峨眉派的。周芷若小看了张无忌,更何况她都已将灭绝师太逼她发的毒誓都告诉张无忌了,还有什么不能说呢?然后,再来谈谈赵敏。赵敏也很美,甚至比芷若更美,但最难得的是她的格局比芷若更大,何以见得?第一,赵敏为了爱情,为了无忌,离开皇室,抛父弃兄,与自己的民族为敌,这是多大的牺牲呢?第二,赵敏还有勇气面对被她害的不浅的明教和六大门派,何其大大自信与勇气?结果还都摆平了。
为何?这就是张无忌领袖群雄的魅力。可惜周芷若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一层。第三,赵敏除了对张无忌有奋不顾身的爱,也有大智慧。比如在灵蛇岛识破陈友谅险恶用心,后来也揭破了周芷若真面目,如此种种,显示了贤内助本色。综上所述,赵敏胜周芷若主要在于格局上。正如曾国藩所言人的命运是由器局决定的。“器局”也就是“格局”。
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契丹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唐末到五代时,逐渐强大,并不断对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今天的内蒙古的西拉木河流域建立了契丹国,是为辽太祖,国号为契丹,建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太祖时期,注意吸收汉文化,又制定了自己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后进一步改造为契丹小字。社会经济也进一步发展,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
辽太祖向西北、东北扩张,甚至灭掉了渤海国。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耶律德光即位,为辽太宗。辽太宗入开封,灭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国。到辽圣宗即位前,宋太宗灭了北汉,准备发动对辽的雍熙北伐,但被辽打败。北宋对辽游攻势转为纯粹防御。但辽一直没有放弃对宋的攻势,也希望解决辽宋之间长期对抗,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带领辽军南下,连破城池,直抵澶州。
但因为宋真宗的亲临,辽大大帅萧挞览的战死,辽军提出和约,双方签订了盟约,即澶渊之盟。该盟约确定了宋辽的边界,宋辽维持了一段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局面。随后,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可见,辽代的都城设置基本是为了扩张的需要,更好地控制所得土地。辽朝实施五京制度,除了上述上京临潢府和中京大定府,还有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
辽朝把所统治的疆域,划分为五道,每道设置一个政治中心。五京中,上京临潢府是正式首都,其余四京是陪都。每一京的设置都有不同的特点。上京是最早时辽的皇都;中京是辽圣宗时期的新都城,更适宜对全境的掌控;东京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渤海国的遗民,南京是为了控制华北地区,也是汉人聚集地;西京是为了更好地部署边防事宜。但辽的国都并不意外着辽的政治中心,辽实施“四时捺钵”制度。
捺钵是契丹语,意为“行在所”“行宫”,皇帝在四时有不同的行宫,在行宫中办理国家事务,也就是说辽的政治中心是流动的。而这一制度是辽保存下来的游牧民族的习俗,一年之中要进行不同的渔猎活动。辽的五京制和四时捺钵制度,是跟辽朝特殊的国情有密切关联的。首先,辽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次,辽朝的疆域辽阔,辽的统治者在管理疆域的问题上,既吸收了汉文化的处理方法,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萧何为什么盛赞韩信?
我们都知道,古代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方法是科举制度。但科举制是隋朝以后才出现的,在秦末汉初还没有这个制度。秦朝的人才都是自荐或者贵族推举的,贵族之家,豢养着许多门客,比如战国时期的孟尝君,他手下养着许多门客。另一方面就是隐世高人,通过收徒的方式,培养好后,推荐给君王,比如鬼谷子。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囊括了当时全国知名的能人。
那么,萧何又是怎样发现韩信这个人才的呢?萧何是秦时的官吏,又精通律法,他是根据秦朝时的规定举荐韩信的。秦朝之所以很快壮大起来,这得益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有能力就行。比如,商鞅就不是秦国人,他是卫国人。时逢乱世,萧何作为刘邦的丞相,只能通过了解和结合这个人以往的事情,来分析判断这个人的能力如何?萧何了解到韩信的启蒙老师是尉缭子。
尉缭,原名魏缭,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兵家人物,本是魏国大梁人。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秦始皇任为国尉,后改称尉僚。萧何是秦朝的公务员,当然知道韩信的师傅是谁了。还有一点就是,韩信师傅的师傅更牛,他就是著名的隐士鬼谷子。萧何不可能只听一个人的名气如何。他发现韩信这个人才主要还是通过交谈了解到的。韩信最早是追随项羽的叔叔项梁的,但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这些事都是韩信告诉萧何的,萧何主要听了他给项羽出了啥计谋。就在韩信感到迷茫时,刘邦率军进入蜀地,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此时刘邦也没看出这个潜力股)。韩信只能隐忍不发,等待领导的发现。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
就是为刘邦赶车的夏侯婴。按照现代说法就是刘邦的御用司机,和领导直接有关系。韩信就要被砍了,他不甘心的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对他的话感到惊奇,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也就是说,韩信侥幸得活。韩信这个做法特像唐朝时李靖说的一段话:当时李渊灭隋,俘虏了一名隋朝囚犯,要将他处决。此人在临刑前对李渊大呼:“您兴义兵,本是为了天下,除去暴乱,怎么不打算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说这话的人就是李靖。
当时李世民也在场,觉得这人挺牛的,就说情放了他,李靖就投奔了李世民的麾下了。李世民当年饶了李靖一命,后来李靖灭掉两个国家来报答他。韩信说这话同样引起了萧何的注意,通过聊天,萧何相当佩服韩信,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也难怪,刘邦没看到他有何出类拔萃的地方。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综合分析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但刘邦不点头,萧何也无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有些人就是慧眼识人。就好比现在的星探,或者相术高人。通过一举一动,就能洞察人的一切。韩信料想萧何和夏侯婴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自己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一生气,卷起铺盖趁天黑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径自去追赶。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追回了韩信,这次推荐韩信可是真着急了,萧何说韩信“国士无双”。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刘邦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刘邦之所以重用韩信,我觉得是信任萧何的具体表现。刘邦后来能得天下,主要是相信和重用“汉初三杰”,也就是像刘邦说的那样,我各方面都不如这三个人,但我能驾驭这三个人。还有一点就是,刘邦也从侧面了解了韩信,并没有一任命就让他带兵打仗。韩信得知刘邦要拜自己为大将,谢过汉王,同时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
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金庸是君子作家。动口不动手,如他喜欢夏梦,就将夏梦进入了自己的小说角色:他将夏梦拟作书中的小龙女、王语嫣、"神仙姐姐"。2016年10月30日,夏梦在香港去世。两年后同一天,金庸老先生去世。最终只剩下:他朝两忘烟水里,风中化成唏嘘句。再说古龙他是一个实战派作家。古龙一生,人如其文,他本身就是一位侠者。
他风流倜傥,喜欢豪饮,古龙他为人真诚;不拘小节,慷慨豪迈,古龙交朋友更是率性而为,肝胆相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常常呼朋引伴,纵酒狂歌。综上所述,金庸是比较讲究礼节性的文人作家,而古龙却是率性而为的真性情作家,虽然他们性情大径相庭,但却是难得一见的知心好友。现两人虽然都作古,但他两人留下的作品将是不朽的。
刘邦这人厉害之处在哪里?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刘邦身上有两个大家都明白却很难做到的优点——用人不疑、利不可独。在刘邦的用人方面,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他能够以敏锐的嗅觉选择最合适的人提出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所以张良才会说刘邦是唯一一个能够听懂他说话的人。刘邦用人不疑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他立即封坛拜将,将韩信从一个险些被砍头的小兵提拔为上将军。
陈平提出用离间计动摇项羽的政治基础只是,刘邦立即给他四万两黄金,让他随意发挥,不管这些钱最终是用在了离间计上还是陈平自己独吞了。另一方面,刘邦深知世上所有关系的根本都是利益关系,所以相比于政治家,刘邦更是一个信奉“利不可独”的商人。韩信最初追随刘邦之时曾经说项羽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是真到了封赏功臣的时候却犹豫再三,舍不得将握在自己手中的金钱和官职拱手让人。
日本动漫与中国动漫的区别在哪里?
谢邀关于日漫和国漫的区别,老白总结出五个,分别是:画风、题材、时长、配音和人设。那么这两者都比都有哪些不同,给你看五张图就清楚了。第一个:画风首先第一个是画风的差别,日漫几乎都是2D,而国漫的画风普遍偏向3D,这就是画风上的不同。如今新出的国漫,也大多采用3D画风。第二个:题材第二个是题材的不同,日漫题材很多,比如:热血战斗、异世界、后宫类、福利、悬疑、恐怖、BL等等;而国漫的题材很少,主要是武侠为主。
第三个:时间长度第三个是时长,日漫的时长一般都是24分钟,而国漫的时长一般都是15-18分钟,比起日漫要短很多,这一点曾被多次吐槽过!第四个:配音第四个就是配音了,国漫的配音确实很尴尬,看嘴型的话完全对不上。日漫那边倒是对得很准,比起国漫配音强多了。不过配音也是蛮辛苦的,国漫的声优也在进步中。第五个:2D和3D人设第五个就是人设了,人设上日漫几乎都是2D为主,现在的国漫普遍3D,在人设上,国漫始终没有日漫的人设好看。
用现在最先进技术打造一把剑,能锋利到什么程度?
没啥本质的区别,不管怎么高科技,现在造冷兵器一样是用钢材。锋利和这无关,和开刃有关系,开刃技术好的老师傅可以把街头10元一把的剪刀磨的吹毛断发,只是因为材料限制管不到多久而已。耐用和钢材有关,高科技的钢材保持度肯定会更好一些,但是同样有个问题,就是越锋利的刀剑保持度越差,意味着越锋利刃部越薄,薄了当然就不耐用。
《红楼梦》里出现过刀剑等冷兵器,它们是怎么存在的?有什么作用?
《红楼梦》冷兵器有四种,分别是弓、刀、剑、枪。一、弓弓是一种弹射武器,《红楼梦》里弓出现过四回。1.贾元春与弓结缘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薄命司”翻看贾元春的判词时,看到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后面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里的弓有两层含义。
一是弓字谐“宫”字间,表明和宫廷有关;橼,一种叫佛手柑的植物,谐“元”字音。暗指贾元春是皇宫之人。二是弓代表了一种死法。周汝昌先生在考证《红楼梦》时指出,清代宫中有以弓弦缢死后妃的习俗,并推测出贾元春最终死于这种方法。2.贾兰用弓第二十六回,贾宝玉到大观园里闲逛,在沁芳溪看金鱼时,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
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么?”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么?所以演习演习骑射。”贾兰为何要演习骑射?因为贾府是武荫之属,祖上有尚武之风,贾家子弟虽以读书为要,但不会完全荒废武事。所以,贾兰读书之余,会拿着一张小弓箭,追赶大观园中的小鹿。
3.贾宝玉拉弓第五十四回中,贾母在元宵节大开夜宴,林黛玉在席上给贾宝玉喂酒。王熙凤在旁看到宝黛两人这个亲密举动,就提醒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从此话推测,贾宝玉平时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也是要拉弓习射。4.贾珍带众人练弓第七十五回,贾珍因为居丧,不能游顽旷荡,也不得观优闻乐作遣,便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
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贾赦贾政听到后,也认为武事当亦该习,所以让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中秋节当晚,贾母向贾珍询问宝玉的箭术如何,贾珍说:“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二、刀刀是单面长刃的短兵器,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刺的工具。
《红楼梦》里出现刀的场景有三次。一次是暗出,两次是明写。1.杀人之刀第七回,秦钟到宁国府做客,晚上要回家时,宁国付派了老仆焦大。焦大喝醉了酒,先是骂先骂大总管赖二,贾蓉看不过让人把他捆起来,焦大没把他放在眼里,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第四十四回,王熙凤过生日,撞破贾琏和鲍二家的丑事,王熙凤和贾琏气急这下,拿平儿撒气。
平儿急了,便跑出来找刀子要寻死。外面众婆子丫头忙拦住解劝。焦大所说的刀和平儿要找的刀,泛指杀人之刀。2.倭刀所谓倭刀,是指明代到清代时期出现的日本刀。这种日本刀以劈砍术见长,攻守兼备,多以双手握刀方式使用。《红楼梦》书中,两次出现过倭刀。第五十二回,薛宝琴说自己八岁时节,跟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遇到一个真真国的女孩子,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画上的也没她好看。
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卫抄贾府时,查抄的物品中就有“元狐帽沿十副,倭刀帽沿十二副,貂帽沿二副。”3.宝刀宝刀即指锋利的钢刀,多指削铁如泥的利刃。第七十八回,贾政让贾宝玉歌颂林四娘带兵战流寇的事迹时,贾宝玉作了一篇《姽婳词》。其中有一句是“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在贾政的叙述里,林四娘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
将军带人上战场,所用宝刀应是锋利钢刀。三、剑剑是古代兵器之一。 《红楼梦》中出现过三种剑。1.防身之剑第六十六回,贾琏去平安州办事时,路上巧遇了尤三姐的意中人柳湘莲。贾琏为尤三姐提亲,柳湘莲应允。贾琏索要定情信物,并笑说:“也不用金帛之礼,须是柳兄亲身自有之物,不论物之贵贱,不过我带去取信耳。”柳湘莲道:“既如此说,弟无别物,此剑防身,不能解下……”这里明确说出柳湘莲佩戴了防身之剑。
2.鸳鸯剑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向贾琏说明自己防身之剑不能解下时,还说出另一种剑。原文如下:“既如此说,弟无别物,此剑防身,不能解下。囊中尚有一把鸳鸯剑,乃吾家传代之宝,弟也不敢擅用,只随身收藏而已。贾兄请拿去为定。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舍此剑者。”尤三姐拿到鸳鸯剑后,看到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莹,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
一把上面錾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尤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柳湘莲是游侠式的人物,尤三姐本质是刚烈女子,鸳鸯剑作为两人的定情信物,与一般男女之间定情信物不同,符合两人品性。3.房中悬挂之剑《红楼梦》中悬挂之剑有两处描写。
一是出现在贾宝玉房里,做为装饰之物出现的。二是出现在贾琏房里,既是装饰又是伤人武器。第四十一回,刘姥姥酒后误入怡红院,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在贾宝玉房里,琴剑瓶炉是装饰之物。第四十四回,王熙凤过生日,撞破鲍二家的和贾琏之间的丑事。
闹翻之后,贾琏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一路拿着剑追赶到贾母跟前,最后被邢夫人夺了下来。贾琏不是习武之人,家里墙壁挂剑更多应如贾宝玉房间所挂之剑一样,虽能伤人,但更多还是装饰之物。四、枪枪是古代兵器之一,《红楼梦》里,枪巧妙地出现在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交谈中。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在桃花树下读书后,林黛玉黛玉骂贾宝玉的话:“呸!你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一个银样蜡枪头“。
这句话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是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镴”是铅和锡的合金,可以焊接金属,亦可制造器物。“银样镴枪头”的意思是,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但实际上不中用。林黛玉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讽刺贾宝玉中看不中用。通过枪头暗中写出了“枪”,虽没有明着写出来,却让人印象深刻。
五、四种冷兵器在《红楼梦》书中的意义1.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柳湘莲原系世家子弟,父母早丧,读书不成。他性情豪爽,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他身上既佩戴了防身之剑,又有祖传的鸳鸯剑,既表明了他萍踪浪迹的生活状态,又彰显了他行侠仗义的性格。老仆人焦大嘴里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既写出了他的粗俗,更表明了他的身份和性格。
林黛玉说贾宝玉“银样镴枪头”,更生动说出了贾宝玉的“苗而不秀”。2.使文本的语言鲜活生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后,贾宝玉得到消息,从睡梦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这里运用比喻夸张手法,用刀伤人之痛生动写出贾宝玉听到秦可卿死后的心情。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写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语,把风比作刀,把霜比作剑,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贾府里生活的凄凉之苦,让人感同深受。
3.表达了传统的文化审美意识。贾宝玉房间里把琴剑瓶炉作为装饰有深刻意义。琴剑本是两件截然不同的器物,琴,寓意文化,剑,寓意武力。古人往往用“琴剑合壁”、“琴心剑胆”来形容一个人,比喻文武双全。贾宝玉房间这样摆设,不仅表达了他向往文武兼备、琴剑合一的审美情趣,更通过以物寓志,巧妙地写出贾宝玉人生追求的不同层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4.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柳湘莲的鸳鸯剑,因为是两剑合一,所以柳湘莲悔婚,前来索要剑时,尤三姐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自杀而亡。正因为鸳鸯剑的特殊,所以尤三姐偷藏雌剑才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尤三姐死后,柳湘莲悔恨不已,遇到跏腿道士,自己掣出雄剑,割发出家。一把鸳鸯剑,让一对有情人未成鸳鸯情,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张力十足。
贾琏仗剑杀王熙凤,虽然表面上看是一场闹剧,其实是暗藏伏笔。根据王熙凤的判词推测,她最终被贾琏休妻。贾琏此举,其实隐写王熙凤和贾琏夫妻关系恶化。5.写出了贾府生活的鲜明特征。贾府虽是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但是仍有习武之风。贾家之所以能够繁盛,成为四大家族之一,最初是靠贾家先祖贾演、贾源两兄弟领兵征战换来的。
第七回,宁国府里的老仆焦大出场后,尤氏这样介绍他的:他从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这其实是补充说明贾家先祖的战场经历。正因为祖上有习武之风,所以贾府里才会有弓、刀、剑等冷兵器的存在,贾家子孙才会接触刀剑,贾府家人才会在或笑或骂中,用刀剑比喻表达自己的感情。
明朝火器已如此发达,为何感觉清朝还是用刀剑做武器的比较多?
这种问题就别邀请我了,因为清朝才是中国火器大发展时期。而且,由于火器技术以及战术的发展,清军在进入近代之前相当于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水平,这还是清朝奋起直追的结果,因为明朝欠的积荒实在太大。如果简单点说,清朝时期完成了中国火器的更新换代,明朝的火门枪、大号火门枪、射石炮等原始火器以及佛郎机被清军淘汰,清军全面换装火绳枪、红衣炮和臼炮。
这是被清朝淘汰的明朝火器,基本都是原始火器。火门枪碗口铳射石炮佛郎机相反,清朝火器虽然没有明朝花样,但是基本都是比较实用的类型。火绳枪,清朝火绳枪也经历过更新,最初清军装备明末传入的葡萄牙轻型火绳枪,并将其普及,后来清军发现准噶尔汗国装备的土耳其重型火绳枪威力更大之后,立即全军换装土耳其重型火绳枪。臼炮,发射空心爆破弹红衣炮,你也可以理解为加农炮还有这种轻型火炮与此同时,清军还大量进口西洋火器,尤其是西洋重型火炮,因为本土生产不了,只能从国外购买。
比如说这个西洋重型加农炮,目测是弹重60磅以上的重炮,属于守口的要塞炮。在战术方面,清军也发展出了方阵战术,也就是九进十连环。当然,明吹会津津乐道所谓的三段击,不过轮换射击只不过是从弓箭时代就有的玩意,而且三排纵身其火力持续性也不如清军动辄五六排纵身的方阵。所以,清军就是扛着火器,排着方阵征服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并将古典中国的武力发展到了巅峰。
但是,这不仅是清朝的最高水平,也是古典中国的最高水平,因为清朝是古典中国的上限。因为清朝古典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惯性,清朝只能追到三十年战争的水平,相比之下,明朝的火器发展水平还不到欧洲15世纪的水平,甚至不过是14世纪的档次。所以,清朝才是中国古典时代的火器帝国,明朝算什么东西?何德何能同清朝相比!全文完。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