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看出雍正没有爱上甄嬛的电视里有个情节:在甄嬛册封礼上,皇后设计让甄嬛穿上纯元的故衣,这使得雍正勃然大怒,将她禁足于翠玉轩。如果甄嬛忍心除掉果郡王,说明果郡王对甄嬛只是一厢情愿,如果甄嬛舍不得除掉果郡王,说明甄嬛对果郡王也有情意,那么两个人都留不得。
《甄嬛传》有哪些隐藏剧情?
①甄嬛诞下双生胎,沛国公孟家送的是辟毒筷,甄嬛说沛国公有心了。可最后孟家女儿孟静娴恰恰死于食物中的毒药,有点让人唏嘘。②安陵容冬日里冰上起舞重获圣宠,皇上想起了倚梅园和甄嬛的初见。皇后此时吟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特地强调是姐姐刚入府时喜欢的诗句,既让皇上怀念纯元,也是故意打压甄嬛,暗示她是纯元的影子。
此时甄嬛的表情有一丝惊讶也有一丝不悦,但是马上就表示,很荣幸和纯元志趣相投。甄嬛已经不再是当年介意“莞莞类卿”的那个甄嬛了。③华妃把甄嬛的住所安排在碎玉轩,皇后说碎玉轩偏僻,让剪秋送去桂花添添贵气。之前住的芳贵人小产了,后来甄嬛发现梨树下埋着麝香。那么是不是皇后想要用桂花的气味盖住麝香呢?④华妃约后宫诸人在清音阁听戏,在场嫔妃的座位很有讲究:和甄嬛一派的坐在一侧;而和甄嬛作对的坐在另一侧,当然这些人最后都领便当了。
如图,领便当小组:齐妃、曹贵人、富察贵人、安常在。甄嬛派:敬妃、淳常在、欣常在。⑤安贵人跟皇后说皇上喜欢甄嬛,唤她封号“莞莞”。皇后听了之后冷笑“莞莞”,这时她就可以确定皇上把甄嬛当做纯元的替身,之后用吉服加以陷害。⑥给甄嬛纯元故衣的内务府总管是谁?姜忠敏。那么这个人是谁提拔的呢?皇后。⑦甄嬛第四次怀孕的时候,有一次敬妃带着胧月、端妃带着温宜去永寿宫玩,甄嬛让乳母把阿哥公主带出去玩。
三个人在屋里说起纯元皇后的死因,怀疑是皇后所为。这个时候胧月碰巧进来,说她困了,敬妃就带她回宫。回去之后,敬妃跟胧月说任何时候都要护着熹娘娘,别让皇额娘欺负了她。胧月说记住了。之后熹妃利用第四胎指证皇后谋害腹中胎儿,胧月出来作证。一方面是她的确看到了,还有一方面跟之前敬妃的教育也不无关系。⑦皇后安陵容利用松子害富察贵人小产之后,皇上跟皇后说,后宫不许养猫了。
《甄嬛传》中你认为最好看的旗头是哪一款?
在甄嬛中,我感觉是有两款好看的第一个:当然是华妃凉凉的啦咳咳,借用一下给的图片。第二款就是甄嬛在熹妃的时候的我感觉熹贵妃的头饰没有熹妃时的好看,因为贵妃时候头饰的颜色太深,但是宫里的老人的头饰应该都是这种吧。但是我感觉在熹妃的时候看着舒服,不太奢华,配上这衣服,绝配。在快结局的时候,皇上说本来想摸你的头发,却摸到了你头上的。
甄嬛传:为何甄嬛看到曹贵人的白玉头饰会大惊失色?
在华妃复宠之后,甄嬛有一次在和曹贵人谈话,这时的曹贵人一转身背对着甄嬛,甄嬛正好看到了曹贵人头上的白玉头饰,甄嬛的脸色突然变了,甄嬛说曹贵人这头饰很是眼熟,在皇上的库房里见过,一定是皇上送的吧,这是因为什么呢?甄嬛看到这白玉头饰为何反应这么大呢?第一:曹贵人一直被华妃打压,吃穿用度一直恪守本分,十分简素,过的不如意,白玉头饰是雍正御赐之物。
电视剧《甄嬛传》里的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爱过甄嬛?
小编觉得《甄嬛传》里的雍正对甄嬛的感情很复杂,第一开始宠爱她的时候,是把她当做纯元皇后来爱的。那时候雍正是不爱甄嬛的,是喜欢甄嬛。直到好长时间后,可能是甄嬛从尼姑庵里回来才真正爱上甄嬛的。甄嬛和眉庄、安陵容等参加选秀,初遇皇上甄嬛和一群秀女去宫中参加选秀,一天晚上甄嬛去梅园祈福,巧与来梅园缅怀纯元皇后的皇上,生前的纯元最喜欢梅花。
他与甄嬛匆匆而遇。由于害怕,甄嬛躲了起来,皇上却拼命搜寻甄嬛。不为别的只因为甄嬛婆娑的身影姿态像极了他最爱的纯元皇后,可惜纯元皇后早已香消玉殒了。选秀时候雍正初见甄嬛的真正面容甄嬛的面容不仅震惊了华妃、皇后等一党人,同样也震惊了雍正。甄嬛固然是长得美的,在一群秀女中是出类拔萃的。但震惊皇上等一伙人的原因是因为她像极了逝去的纯元皇后。
那天晚上皇上没有看清甄嬛的面容,这下子看清楚了,甄嬛真的是从头到尾、从外到里地像纯元。雍正喜欢甄嬛的原因是因为他像纯元皇后从此甄嬛便开启了被宠爱的各种模式。她不清楚她被宠爱的真正原因:其实是雍正一直把她当做纯元来爱的。从哪里看出雍正还没有爱上甄嬛的电视里有个情节:在甄嬛册封礼上,皇后设计让甄嬛穿上纯元的故衣,这使得雍正勃然大怒,将她禁足于翠玉轩。
这时候甄嬛才恍然大悟:她一直是纯元的替身。这里说明连皇后都知道雍正是把甄嬛当做纯元来爱,所以到这个时候雍正其实都还没有爱上甄嬛的。后来的雍正可能爱上了甄嬛甄嬛在知道自己是替身以后,伤心欲绝。主动提出去尼姑庵修行。从甄嬛走了之后,皇宫里的人都不敢提甄嬛两个字。这个时候雍正心里是无比思念甄嬛的。可能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爱上甄嬛的吧,所以后来甄嬛复宠成功。
《甄嬛传》听到浣碧殉情后,甄嬛为何立马扯断手里的佛珠?
佛珠代表慈悲善念,古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此时的甄嬛选择了“放下佛珠,拿起屠刀”,挚爱惨死桐花台,如今妹妹殉情,无情的帝王害的她几乎家破人亡,她还有什么心思“礼佛慈悲”呢?我是@月半小二,月半小二是原创作者,原创不易,谢绝抄袭 /洗稿,欢迎原文转载。(窃取别人的智慧不礼貌哦~)一、扯断佛珠是听闻亲人去世,甄嬛痛心的外在表现果亲王的去世,甄嬛早已是痛彻心扉,而如今浣碧为果亲王殉情,浣碧毕竟是她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且不说血缘和自小长大的情分,入宫这些年,浣碧对甄嬛也算是不离不弃,患难与共,跟着甄嬛出宫修行更是吃了不少苦,如今竟然随着允礼去了,甄嬛怎能不痛心。
在影视剧中,演员要演绎出痛心,有多种表达方式,这里甄嬛听闻自己的妹妹浣碧为果亲王殉情,十分痛心,泪流满面心痛不已,更是用力多度将手上的佛珠扯断。二、佛珠代表慈悲,扯断佛珠,是“放下慈悲,拿起屠刀”的暗示1、为了孩子,甄嬛“拿起佛珠”与世无争甄嬛曾经在甘露寺出家修行过,还是有佛缘的,在果亲王死后,她并没为果亲王殉情,因为甄嬛还要守护她与果亲王的孩子们,她答应过果亲王,要好好活下去,只要好好活下去才能护得孩子们的周全。
所以在果亲王死后,甄嬛虽是万念俱灰,可还是日日好好吃药,为了精心,她日日礼佛,手里不离佛珠,这时候她无欲无求,只愿保全她与允礼的孩子。2、听闻浣碧为果亲王殉情,恨意骤增,扯断佛珠,暗喻甄嬛开始复仇果亲王死后,甄嬛沉湎在伤痛之中,终日手持佛珠以泪洗面,突然听闻这个噩耗:浣碧为果郡王殉情。何尝不是惊天霹雳,那可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浣碧对允礼如此情深义重,而自己却还终日手不离佛珠的选择慈悲,皇帝几乎让自己家破人亡,终日礼佛有什么用,悲痛之间,甄嬛彻底将佛珠扯断,佛珠洒落,也暗示着甄嬛放下了慈悲善念,拿起“屠刀”开始报复了。
三、扯断佛珠后,甄嬛不再消沉,开始行动,是自保亦是报复报复行动分四步:一是查问背后缘由;二是暗许卫临配合宁嫔;三是与宁嫔联手;四是摊牌,活活把皇帝气死。1、询问苏培盛,查问皇帝害死果亲王的缘由通过询问得知,是皇帝的血滴子夏刈偷偷拿了果亲王府的信笺,而三年来,果亲王的每一封家书上都有一句致命的问候“熹贵妃安”,正是这句千里迢迢的问安,皇帝认准了果亲王对甄嬛的非分之想,所以势必要杀了果亲王。
2、甄嬛暗许卫临太医配合宁嫔的行动(1)卫临报告宁嫔索要朱砂,并医学解释,会让皇帝的身体虚透卫临是这样跟甄嬛报告的“迷情药,这个还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她还要了一些朱砂”。卫临进行了详细的医学解释:皇帝为求延年益寿,长期服用丹药,丹药中含有微量的硫磺和水银,本身毒性倒是不大,但是如果服用朱砂,则会催化硫磺和水银,表面看起来日益强壮,但是实则虚透了了。
其实迷情香和朱砂是内外的搭配了,用卫临的话说“内外都被掏空了”。(2)甄嬛暗许卫临配合宁嫔这个时候甄嬛大体听明白了宁嫔的意图,暗许卫临配合宁嫔的行动。甄嬛四句话暗示卫临配合宁嫔,这四句话一个字没说让卫临给宁嫔朱砂,却字字都是“给她”。“宁嫔要朱砂或许有别的用途,你若是不放心不给她就是,她若是想要,,自会想办法再找”。
卫临很是通透,立刻理解甄嬛的真实意思,回复道“微臣知道了”,小编想说在太医院上班,不仅得有高超的医术,这理解能力也不能含糊,哈哈。3、甄嬛开始与宁嫔联手一起谋害皇帝皇上在除掉果郡王后,依然不解恨,甚至连曾经果郡王住处的凝晖堂里种的合欢花也不放过,命人悉数砍掉,宁嫔借故挪种到自己宫里,偶遇甄嬛,附耳告诉甄嬛:“那就别放过他”,这里的他,正是雍正皇帝。
3、皇帝再查弘曕身世,甄嬛命人解决了夏刈,一朝要了皇帝性命(1)生死攸关之际,解决了夏刈,并开始谋划害皇帝皇帝在看到弘瞻和元澈十分像亲兄弟之后,恼羞成怒,当场晕倒。清醒后派夏刈暗查弘瞻血脉,是叶澜依发现了这个阴谋,并救下甄嬛的两个孩子,甄嬛告知叶澜依真相,感谢她救了果郡王的两个孩子不在话下。此时,甄嬛已经到了不得不杀皇帝的地步,生死存亡,如果不杀皇帝,甄嬛母子三人的性命,甚至甄氏满门的性命都不保。
此时叶澜依也进一步采取行动,不过前面足够的铺垫,只需稍下功夫便可要了皇帝的性命。(2)甄嬛摊牌活活把皇帝气死甄嬛知道此刻的皇帝已经奄奄一息,命悬一线了,她只需要添加“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即可。于是乎,甄嬛把孙答应如何与侍卫私通的详细细节,一一讲给皇帝听,听完已经把皇帝气的上气不接下气。接下来甄嬛更是放大招了,承认了弘瞻不是皇帝的孩子,还要更填一把火,告知皇帝,静和公主是温实初和眉庄的孩子等等,还感谢皇帝多年宠爱静和公主。
到这里,皇帝气急败坏,加上体内的朱砂和丹药中的硫磺和水银毒发,雍正皇帝一命呜呼了。总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佛珠断裂的一瞬间,甄嬛才是真正的黑化都说女子是水做的,这话没错,女子本弱,以柔为美。但是女子做母亲后,为了孩子会变得坚强起来,真的寒心,女子曾经柔美的水也会凝结成冰,伤害的越深,这冰块也越是坚硬。
《甄嬛传》华妃至死不知,皇后为何每次卸妆亲手摘了耳环?
后宫里面,凡是能爬到一定地位的女人都是有自己的手段的。哪怕是一个地位比较低下的女人,能够在后宫里站得住脚,就足以说明她不简单。就像《甄嬛传》里的那些妃嫔们,甄嬛,敬妃,棋嫔,安陵容,华妃,哪怕是从来都不争宠的端妃,哪一个不是有心机的人,若不是有心机,是不能够在那吃人的后宫里生存,甚至还能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地位。
在《甄嬛传》的所有情节,哪怕是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被播出来的。就像宜修皇后的心思阴狠毒辣,就从来都没有明面上表现出来过,而是通过她对待其他妃嫔的手段,一个目光,一个眼神透露出来的。不知道大家观察到了没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在每次宜修临睡前,都要自己亲手把耳环摘下来放好,她又是为什么这么做呢?东珠耳环,象征的是她皇后的身份和地位,她自然不肯让别人触碰东珠的珍贵宜修自然是清楚的,这东珠是只能在深冬腊月里才能采到的,因为其摘获的困难极大,还被称为“百难获一奇珍”。
这么珍贵的东西,在后宫里也只有皇后或者太后才能佩戴,做头饰或者耳环之类的装饰品,其他的妃嫔都是不能用的,用了就是违规。宜修皇后也正是知道这个,才在摘戴耳环的时候都不假手他人的吧。另外,宜修虽然身为皇后,但也早就失了皇帝宠爱。甄嬛入宫前,最得宠的就数华妃,偏偏华妃与皇后水火不容。虽然贵为皇后,但她还是碍着她身后的年家与皇帝对她的宠爱,不能对她动手。
有一次华妃去景仁宫觐见皇后,她当众嘲讽皇后年老色衰,还要把皇帝赐给自己送的一对儿戴着显老的翡翠耳环送给皇后。皇后心知这是华妃给的难堪,只一句“皇上已经新赐了东珠耳环”,就把华妃气得离席。从这里也看得出东珠就是她皇后身份的象征的。她在意的不只是这对耳环,更是送她这副耳环的人宜修在雍正皇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他做了侧福晋,是满心满意的爱着雍正的。
只是没想到雍正会在见到自己亲姐纯元的时候,就跑去求了德妃把纯元赐给自己当嫡福晋,把还在孕中的宜修抛在脑后。宜修恨纯元抢了自己的夫君跟嫡福晋的位置,暗中害死了纯元跟她的孩子,坐上了皇后之位。宜修总觉得是纯元抢了自己的一切,但却从来都没有把错误归结到皇帝的头上,在她的眼里,雍正再不好都是对的,可能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但是即使宜修再爱雍正,雍正也都不会真心待她了,只是按照纯元生前的安排把宜修提为了皇后而已。东珠也是看着她是皇后的份上,送去给她的。但就是这样,她还是很珍惜,因为她在意的不是这对耳环,而是送她这副耳环的人。靠着这对儿耳环,宜修才能度过后宫里那么多漫长难熬的夜后宫里的日子有多难过,宜修这个不得宠的皇后最清楚。
她年少时候爱上的那个人,曾经对着她说了多少的甜言蜜语,给过她多少承诺。但最终,那个人的身边还是多了很多的莺莺燕燕,前面有华妃这个宠妃,后面还有甄嬛这个红颜知己,已经很少惦记她这个人老珠黄的皇后了,陪在她身边的也就只有他赏赐下来的东西了。看过全剧都知道宜修心思深沉、阴狠毒辣,毫不留情的害死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妃嫔或者皇嗣,跟一众同样心思极多、野心极大的女人勾心斗角。
但换个角度想,宜修也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又坐到了皇后的位子上去,还是一个不被皇帝喜爱的皇后。除了每个月月圆之日,会在皇后寝宫里例行公事般地留宿一晚,其他时间几乎都不会到她宫里。哪一个女人会希望被自己爱的男人这样对待呢?也就只有皇帝送的东西才能让她带去稍稍地安慰。东珠而耳环是特赐她独有的东西,给予她的安慰是最大的。
在《甄嬛传》中,皇帝送给甄嬛一个同心结,为什么皇后很慌张?
皇上送同心结给甄嬛的那晚,皇上是歇在皇后宫里的。皇后去沐浴更衣了,皇上一个人坐在床上,正在读苏轼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皇上还夸赞道:“绝妙好词,字字锥心啊。”然后,皇上就想到了甄嬛,就派苏培盛送了一个同心结给甄嬛。此处实在想说,皇上还是拿甄嬛当纯元的替身啊,把甄嬛当成寄托自己对纯元皇后哀思的地方,所以这枚同心结并不单纯只是送给甄嬛的。
可怜甄嬛接到皇上派苏培盛送来的同心结,心里还欢喜得很。皇后沐浴更衣出来没有看到苏培盛,便问剪秋。剪秋告诉了皇后,苏培盛奉皇上的命令去碎玉轩送同心结去了,皇后当时脸色就很不好,剪秋还劝皇后别生气,其实皇后心里肯定还是很难受的。自己陪伴皇上多年,并不受皇上宠爱,不过因这皇后的地位才有得一份尊重。观看电视剧中,皇上每次歇在皇后这里,二人之间感觉都没有夫妻之间的那份情谊,皇上只是按例每月初一、十五要宿在皇后宫里,而皇后已经年老色衰,又没有子嗣,其实在皇上心中委实没有什么地位。
甄嬛进宫前,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仗着年家对朝廷的功劳,很是不把皇后放在眼里。甄嬛进宫之后,皇后一开始想拉拢甄嬛对抗华妃,但也只是对抗华妃,并不想让甄嬛成为第二个华妃,但是眼见着皇上对甄嬛的宠爱越来越浓,椒房之宠宫里也就华妃了,现在又送去了同心结,皇后怎能不慌?深爱着皇上的皇后,心里是很不想别的女子沾染皇上分毫的,但是这又是不可能的,那么皇后便希望自己能掌控着后宫妃嫔,而甄嬛的聪慧加上皇上的宠爱,日后势必势大,所以皇后才如此惊慌。
《甄嬛传》雍正怀疑允礼与甄嬛有私情,为何只除掉了允礼一人?
果郡王屡屡露出马脚,皇上确定允礼对甄嬛有觊觎之心,但是皇上不确定甄嬛对允礼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思。皇上其实是愿意相信甄嬛是清白的。所以雍正借用甄嬛的手除掉允礼,第一,雍正已经容不下允礼了,允礼必死无疑,皇帝不想自己手沾鲜血,所以借用甄嬛的手;第二,更重要的是,雍正让甄嬛除掉允礼也是证明甄嬛对允礼是否有情。
“爱”让果郡王迷了心智,一改往日的谨慎小心,屡屡露出马脚。一向谨慎的果郡王,屡屡暴露出对甄嬛的心思摩格可汗嘚啵嘚嘚啵嘚,跟甄嬛说起当年在凌云峰甄嬛与果郡王的往事,恰好被夏刈听到了。皇上哪能受得了自己的兄弟与自己的女人有染,便开始有意试探果郡王的心思,果然是关心则乱,果郡王往日的缜密心思都丢了。1、第一次暴露:果郡王贸然闯殿。
果郡王在皇上未传召的情况下,擅自闯进皇上的大殿,阻止将熹贵妃送给摩格可汗和亲。皇帝明知道果郡王在门外,故意说给果郡王听的,果郡王果然上当了;皇帝:“你这个请求,是为了大清,还是为了她(指向甄嬛)。你一向谨慎小心,可是听到了朕准许熹贵妃嫁到准格尔,便贸然闯殿。你一向对朝政甚少注目,你也知道朕一向不喜亲王领兵,可是你为了她,还是向朕领兵抗衡准格尔。
朕只恨从前瞎了眼睛,不曾看出你们二人的私情”。2、第二次暴露:经过了大殿偷听的试探,皇帝又来了一出假装将熹贵妃送外关外的戏。果郡王再次上当,硬是擅自出兵劫亲。其实那送去和亲的喜轿里只有一张医治“时疫”的药方,果郡王也当真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哪怕是以卵击石,他还是去劫亲了。恰恰落入了皇上早已经设好的“局”。
经过一番试探,甄嬛倒是表现的很淡定,但是果郡王一再露出马脚,皇上将果郡王派到玉门关守边关;3、第三次暴露:经过前面的试探,果郡王大概是还怕皇兄不确定自己对“熹贵妃”的情,每次给“玉隐”写家书都最后都要附上一句“熹贵妃安好”。经过一系列的试探,果郡王对熹贵妃的心思昭然若揭皇上经过一系列的试探,果郡王自己也是每次都暴露,所以果郡王对熹贵妃的情意已经昭然若揭。
但是一直以来甄嬛的心思藏的很深,皇帝并不确定甄嬛是否对果郡王有同样的心思。皇帝借甄嬛的手除掉果郡王,目的是一箭双雕1、除掉对帝王女人有不轨之心的果郡王。皇帝容不下果郡王,昔年皇帝忌惮果郡王的才华;后来加上知道了果郡王对甄嬛的情意。无论从哪个角度,皇帝都容不下果郡王了,所以皇帝一定要果郡王的命。2、皇帝让甄嬛替自己除掉果郡王,也是有意试探甄嬛对果郡王是否有意。
如果甄嬛忍心除掉果郡王,说明果郡王对甄嬛只是一厢情愿,如果甄嬛舍不得除掉果郡王,说明甄嬛对果郡王也有情意,那么两个人都留不得。总结:皇上认为只要经此一试,甄嬛此身便可分明了。他却不知道果郡王为了甄嬛宁愿自己去死。滴血验亲时皇上说:“嬛嬛,只要一试,朕便可还你和孩子一个清白”。可惜,皇上两次“试”甄嬛都“试”错了。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