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吉思汗死亡时间决定埋在六盘山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棍子说,脸上却困惑不已,“这格局是明朝的规制,但明朝十六位皇帝,十三位埋在北京昌平十三陵,一位埋在景泰陵,朱元璋葬在南京,不可能在这里会有明朝的帝陵。
为什么美国没有挖到古墓的新闻?
美国倒是想有几万座古墓葬啊,挖出个黄金13000.018吨,宝石500001颗,最好还得有史前文明什么的,可是臣妾办不到啊!第一:时间从1492年10月12日(相当于我国明孝宗弘治五年)哥伦布宣布发现新大陆开始,至今也不过529年,这在我国的考古标准中,也只能算近古代,明清时期。而美国成立于1776年,到今天,也只不过是245年,相当于我国的清朝乾隆41年,距离我们非常近。
因此,不要想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什么2000年以上的豪华墓葬。第二:薄葬在没有西方人踏足之前,北美洲大陆上的土著印第安居民,生产力低下,半游牧、半渔猎,没有厚葬的风俗,他们要跟着猎物跑,死在哪里,随便刨个坑埋掉,顶多放几块石头意思意思。不久可能被野兽挖出来吃掉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踪迹可寻。而相对富裕的南美洲则不同,那里有较为发达的玛雅文明,西班牙人倒是捡了不少宝贝。
而北美洲部分,西方人到来之后,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生活,大家都忙着开垦土地,建造家园,还要与当地印第安人打仗,来自英国被放逐的清教徒也没有什么财产,带过来的都是粗制的农具,几杆鸟铳,哪里敢厚葬自己呢?死了就算是尘归尘土归土,一了百了。于是,在整个美国的土地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可以观瞻的古墓,都是贫民墓穴而已。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国家宝藏》中描写的什么地下宝藏,都是胡扯,当时搜刮的海外珍宝,都是运回欧洲,去购买当时最为珍贵的钢铁、机械、粮食什么的,毕竟“衣锦还乡”才是炫耀,默默藏在美洲这片土地上,等于“锦衣夜行”,毫无用处。西班牙殖民者就是这样干的。后来,美国逐渐成为一个移民的巨大混合体,来自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以各种名义,到这片土地生存,各种丧葬风俗都有,基本没有厚葬的习惯,会被其它人瞧不起的。
一款手游的寿命长短取决因素在哪里?
游戏内容多少,和游戏内容的消耗速度。哈哈,时间=总距离/平均速度。大概是这么一个意思吧。游戏内容多少,和游戏玩法、游戏养成、社交因素有关系。比如玩家熟悉的MOBA类手游,英雄100多个,装备也是各有用处,每个版本把英雄加强一下,技能改改,感觉就又变成了一个新的游戏,玩法来说是比较耐玩了。但是对于mmo游戏来说,玩法的改变花的代价就比较大了,比如【魔兽世界】必须每年出一个大版本,每个版本都必须有新的特点,这也就是其一直处于mmo一哥地位的原因,其他的游戏都来不及抄就又落后了。
而游戏养成深度就比较狗血了,靠装备、宠物、佣兵等数值坑来给玩家带来体验上的快感,不过这可以看作游戏核心玩法的一种延伸,如果一款游戏核心玩法都不好玩,那么只靠养成就变成了玩家口中的“国产网游了,比如【少年三国志】这类的。社交也不必多说了,算是在玩法和养成之后的一种延伸,玩家PK,合作,工会,结盟,甚至可以结婚生娃之类的,很多游戏后期都只是为了线上的好友才玩的。
比如。。。额。。一时想不起来了,就【剑网3吧】。游戏内容的消耗速度,和游戏玩家多少,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山寨游戏的多少有关系游戏玩家越多,游戏高手的几率就越多,土豪出现的机率也越多,可以很快把游戏的内容消耗完。当前玩家查找一个游戏攻略很轻松,贴吧,论坛,app。对于游戏内设置固定彩蛋,隐藏任务的做法基本上是没什么作用了。
洛阳铲真是盗墓贼发明的吗?有何依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确实如此。古代任何一项工具的发明,必须有着自己的作用。洛阳铲的唯一作用,就是辨别地下的土壤。然而,除了盗墓以外,没有人需要去辨别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土壤。所以,洛阳铲就是用于盗墓的。洛阳铲真正出现在大概200年前,地点是河南洛阳。当时是清代,河南邙山这里农民非常贫穷,土匪横行,地方政府贪腐。
无论是种地还是经商,在当时的洛阳都不太可能发财。于是,一些农民开始打起邙山墓葬的注意。洛阳是多个朝代的古都,邙山里面有大量古代墓葬。当时已经是清末,文物贩卖猖獗。从古墓内挖到一块好的古玉,卖到北京的古董店,就能赚到即前两甚至几万两银子。一时间,盗墓成为公开的秘密。当地很多农民晚上成群结伙去盗墓。然而,盗墓确实有着高度技术含量的工作。
其中最主要的是,你要能找到古墓的位置。古代的贵族、王室古墓,一般会深埋在地下10米甚至更多,防止被人破坏。古墓建设好以后,往往会有在墓上修筑坚实的封土甚至封石,以防止盗墓。所以,发现古墓并不容易。如果你不知道古墓的具体位置,采用胡猜的方式盗墓,可能花费多日挖掘了十几米的深坑,结果毛都没有一根。而挖掘如此深的坑,盗墓者还存在一定的危险,一旦塌方就会出人命。
由此,出现了洛阳铲。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
简而言之,有了洛阳铲就无需费时费力去挖洞探测,直接用铲子戳一下就行了。根据铲子头带上来的泥土,有经验的盗墓贼可以瞬间判断是不是找到了古墓。有意思的是,1923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运用于考古钻探,在中国著名的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其实,盗墓贼作为考古学家的老师,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萨沙记得有个搞笑的案子,2个科班出身的考古教授试图挖掘一个宝塔的地宫。他们用课本上学到的只是,找了3个月,始终找不到地宫的入口在哪里。万般无奈下,他们只能重金去邀请一个刚刚服刑10年被释放的盗墓老汉。
成吉思汗的古墓究竟被埋在了哪里?真的没有人知道吗?
蒙古帝王实行密葬,不允许用文字记载墓地,也不用实物、土堆标记墓穴,因此成吉思汗死后埋在哪里始终是个谜。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包括蒙古、美、英、法、日等国的考古学家多次携带现代探测仪器勘察,仍然没有找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公认是他的衣冠冢。那么,成吉思汗埋在哪里,真的就无从下手了吗?从蒙古族丧葬习俗方面去推测,或许能找到线索。
一、丧葬风俗决定成吉思汗埋在六盘山据《蒙古风俗志》记载,蒙古人葬法有风葬、石葬、树葬、水葬、土葬(深葬是土葬的一种,蒙古王公贵族多用此葬法)、火葬、野葬等多种形式。风葬、石葬、树葬是最古老的葬法,公元九世纪以前使用,到成吉思汗时代早已弃用,仅极个别蒙古小部落仍然保留石葬传统。临水而居的蒙古部落有水葬传统,但不普遍。
火葬和野葬是蒙古族皈依藏传佛教后才有的,穷苦人一般野葬,高级喇嘛多用火葬。藏传佛教在成吉思汗死后20年才传入蒙古,忽必烈是第一个皈依藏传佛教的蒙古皇帝,明朝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为大力推广藏传佛教,死后采用了火葬。如此说来,成吉思汗死后只能采用土葬,而且是蒙古王公贵族惯用的深葬。蒙古族葬法虽多,但只有深葬才有大量陪葬品。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消灭不少国家,抢掠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他自然希望死后带入天堂享用,采用深葬也就顺理成章了。深葬墓穴虽然深达九尺,但仍然属于土葬。蒙古人土葬时,需要在选定地址挖坑,坑口必须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但东、西蒙古土葬停灵时间有区别,西蒙古一般三至七天出殡,东蒙古则当天出殡,停灵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即2小时),人死时点一炷香,燃尽后再点一炷,第二柱香燃尽即出殡。
成吉思汗是东部蒙古人,遵循东蒙古土葬风俗,很可能当天已入土。二、成吉思汗死亡时间决定埋在六盘山公元1227年5月,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西夏都城中兴府被蒙古兵围困半年之久,早已粮尽援绝,6月西夏发生强烈地震,导致瘟疫流行,内外交困的西夏只得投降并献出王妃,7月成吉思汗即病死于六盘山。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是《蒙古秘史》记载因多年征战、积劳成疾而病死,二是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者普兰诺·加宾尼自传记载被雷击身亡。三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传记记载因攻城中箭而死,四是被西夏王妃报复致死。第四种说法源自《蒙古源流》的记载,经常被猎奇、猎艳者提及,说的是:西夏投降时被迫把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献给成吉思汗,这可是个大美人,成吉思汗一见她就欲火焚身,当晚就对她霸王硬上弓,没想到古尔伯勒津郭斡是个烈女子,趁机咬掉了成吉思汗的命根子,然后自杀了。
成吉思汗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岂能忍受如此剧痛?不久他就疼死了。关于成吉思汗的墓穴,也有四种说法: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某处,依据是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生前曾经站在肯特山(汉朝称狼居胥山)上,对随从说过:“我死后就葬在这里”。二是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山,依据是《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
三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因为成吉思汗陵墓在这里。四是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因为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尸体很容易腐烂,最迟三天内必须安葬。无论成吉思汗死于哪种原因,他死于六盘山都是铁的事实。当时的交通条件以战马速度最快,战马日行200公里已是极限,从甘肃六盘山到蒙古国肯特山或新疆阿勒泰山,直线距离都在1500公里以上,战马最少要8天才能到,这么热的天,尸体早都腐烂了。
慈禧最重要的镇墓之宝,为何让李莲英从地宫金井中取出?
这个先要说说墓葬文化,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以前重视墓葬,人归西后,一定要厚葬。那么,坟墓里放的东西多了,往往就惹人眼球,中国的盗墓贼就出来了。那么,如果一个盗墓贼进来后,怎么盗呢,哪里有好东西呢?一般来说,大的墓有耳室,这里会放一些东西,还有棺材旁边会有一些柜子,这里面也有会有一些东西,但最好的东西当然是棺材里的啦,方便人复活着随手就能取用,比如万历皇帝的棺材打开后,脑袋边有个小盒子里,里面是他的皇冠。
一般来说,如果是皇家,或者是超级土豪,棺材里会放满珍宝。此外,手里还会握有东西,一般是玉石。除此之外,懂行的人会知道,还有七窍塞,就是用玉把两耳、两眼、两鼻孔、一口塞住。据说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像慈禧老佛爷的墓被盗时,她嘴里就含了个大珠子,当时差点吞下去,盗墓贼马上掐住慈禧的喉咙,用手去抠,把慈禧老佛爷的嘴都抠烂了,才把这个东西取出来。
那么,除了这些好像没有别的了啊。有这个想法的,都是菜鸟,有一个地方还有好东西咧。这个地方叫金井。金井是什么呢?金井其实不是井,而是棺材下面一个十厘米见方的小坑,那么这个坑是什么呢?这个坑就是龙穴位。我们知道中国的风水术讲究寻龙,寻龙就是寻找得水之地,藏风之所,万里的山脉如同巨龙蜿蜒而来,你爬到最高峰,观察一下山的走脉,这叫观龙。
你可以看到山脉一路下来,龙开帐,穿帐过峡,收气,然后行到河流湖泊之地,入首,化气结穴。不过,观龙容易,定穴难,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你知道龙脉的大概走向,但要找到龙脉结穴之地,寻找到最具生气的地方,那就不容易啦。而且一个分支龙脉肯定只有一个龙穴,找对了当然极好,找错了,可能未受其益,反受其害,据说武则天当年让李淳风跟袁天罡找龙穴,两人回来报告,都找到了同一座山,一个说我在龙穴之位埋了一枚铜钱,另一个说,我在龙穴之位定了一个铁钉。
一看,一枚铁钉定在一枚铜钱眼中。可见,两人都找对地方了。那么,这个龙穴之位就是墓中的金井,棺材要摆在这个金井的上面,这才能沟通天地之生气,然后保佑后人。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古人的封建迷信,咱就是这么一说道。这个金井不大,里面也没水,多深看情况,龙脉深藏,那就得挖深一点,不然,沟通不到天地灵气,龙脉上浮,那就挖浅一点,不然把龙气挖穿了。
那这个宝穴就毁了。里面还要放东西的,放什么?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自己经常把玩的东西,还要有一捧黄工,就是开墓时挖出的第一捧黄土。这里我拿慈禧的举例。慈禧的墓造好之后,一共往里面放了六次东西。都是她最喜欢的宝贝,什么金枣花扁镯,绿玉福寿三多佩,金镶珠石无疆执壶等等,每一件可以说都价值连城。这些东西放进去,是用来息壤镇墓,沟通生气的。
也算一个供奉,放进去一般就不能拿出来了。不过,慈禧就干过脑子短路的事情。 有一回,她放进去一个珍珠手串,这个手串特别好,有十八颗珠子,大小一样,世所罕见,慈禧放进去之后,老想着这串珠子,说我还没玩够呢,就放进去太可惜了。想来想去,又叫人把它取了出来。这个当然有点不吉利啦。所有,有的人说慈禧的墓后面被盗,跟这个有点关系,当然,这个是不科学的。
是牵强附会。不过,慈禧的墓确实被盗了,而且她的金井也被掏了,里面的宝贝都被弄走了。说明,盗墓的还是懂的,哪有没有不懂走宝的呢?有的,比如光绪的墓,光绪的墓也被盗了,但后面清理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发现金井竟然逃过一劫。这里面也有很多宝贝,当然跟慈禧的没法比了,但宝贝也很多,里面有金怀表、白玉小人、粉色碧玺坠等等。
这就是金井的情况,所以,知识就是财富啊,不懂知识,就是当贼也当不好。我前年写了一个小说,叫秦藏。里面就有金井的故事,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吃完了,棍子又拿着手电筒开始研究起壁画来,上面画着一些人物,颜色极为鲜艳,有点像龙门石窟。我举起蜡烛照了一下,可能是光线的原因,壁画不是特别的清楚,但这画面特别熟悉,我想起我在日本人那里弄来的小册子,上面的画跟这里的很相似,难道就是临摹这里的壁画?“妈啊,有蛇!”未来突然大叫。
我连忙拉了一下她,“哪里,你靠后!你灵运哥专治蛇,小时候就吃蛇长大的!”其实我的小腿也发抖,虽然在广东呆了好多年,但逮啥吃啥的本事真没学会,但关键时刻也不能退缩。我朝未来指的方向看了一下,果然有一条花斑长蛇吐着信子。我往地上找木条,“我弄死它,呆会就有烤蛇吃了!”“别折腾了,那是画!”棍子冷冷说道。画?我举着蜡烛往前凑了一下,这蛇一动不动。
“未来,真是画!我说怎么这蛇看上去没生气,今天算咱们没口福。”未来在后面大松了一口气,显然她对烤蛇并不感兴趣,“是食物链!”未来说道。我把蜡烛靠近,壁画的一开始是葱郁的草原,紧接着,满天的东西飞过来,我仔细看了一下,竟然是小时候我们玩的蚱蜢。它们三三两两啃食着草丛,接下来,是一只一只的青蛙,吐着长长的舌头卷食青绿的蚱蜢。
而在青蛙的后面草丛里,潜伏着一条条花斑长蛇,正准备袭击享用美食的青蛙, 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其中一条。可它们也并不是最后的胜者,天空上飞翔着数头老鹰,翅膀展开,正准备俯冲下来,收取属于自己的食物。“来于尘,归于尘。”棍子在旁边说道。“这画牛逼,太逼真了。”未来赞叹道。我摇摇头,“画得不好,鹰上面还少一个人。
”“啥?还差个啥?差个广东人啊?”未来睁大眼睛看着我。“应该再画个贝爷!”我说道,“地球食物链顶端的男人。”棍子瞟了我一眼,摇摇头走开了,未来则笑得很开心,“谢灵运,想不到你蛮幽默的嘛。”我倒不好意思了,挠挠头继续看壁画。很快,我被另一幅壁画给吸引了,画上画了很多人,他们高举双手,好像在欢呼什么,在上面,有一个人跪下,低垂其头,另一个人头顶处有个光圈,像圣贤一样,他将手放在下跪之人的额头上,似乎在完成某种宗教仪式。
另外数个壁画则画着寻常的农耕,而在角落里,还有一幅让人不寒而栗的画面,密密麻麻画着满壁的小点,凑近了一看,竟然是成群的蝗虫,其下是数个骷髅以及被蝗虫啃食一空的庄稼。而在另一头,有一个隐约的人影,双手放到嘴边,似乎在吹奏什么东西。还有数幅大概是表现黄帝时期的画,其中有一幅大概是黄帝战蚩尤,黄帝架着龙车,驱使着长有翅膀的牛,还有腾云的武士。
最后一幅则显得惊心动魄,上面尸横遍野,一只巨大的身影占据了半壁,看不出来是个什么东西,而这个巨大身影的上前,有一个人跪在它的头上,手握一个尖锐的东西,高高举起,似乎要刺入这个巨大生物的头颅之内。“这不是这个墓的壁画。”棍子说道,“墓中的壁画一般是主人生前的一些活动,比如狩猎,会客等等,这上面全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仪式。
没有一处像明代墓葬的壁画。”“不可能吧,难道这不是明代墓?”我不相信,因为这些五供,大青龙缸子就算不是明朝的,也绝不会早过元朝。“谢灵运,你过来看一下。”未来在墙上摸了一下,“这不是砖墙,这是石壁!”我摸了一下,果然这不是普通的墓砖,而是把石壁磨平,然后在上面作画。这个工艺比砌砖其实要难多了。“这就说得通了,这个壁画的时代远早于这座墓,可能当年造墓的人挖到这里,看到了这处山洞,就利用这个山洞做成了陵墓。
”棍子又四处看了下。我也看不出门道,就四处转了一下。地宫两边还有两个配殿,但里面什么都没有,地上只有一些零散的石板跟已经腐烂的木板,上面有巨大的棺床,可是棺床上面什么都没有。难不成这里被盗了,盗墓贼把棺材都抬了出去?可看了一下,棺床上除了尘土之外,没有什么杂物,一点放置棺材的样子都没有。中间有一个小孔,应该是所谓的金井。
金井全名金眼吉井,虽然名井,并没有水。金井是整个墓葬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龙穴之位就是金井之处。龙穴在整个地宫中至关重要,宫门一旦关上,棺椁里的尸体唯一跟外界沟通的渠道就是金井,这里是天人感应,藏风纳气的通道。所以这里一要填放死者生前重要的珠宝,二要回填起墓时的第一捧黄土。龙脉之气被金井宝物所吸引,生气才能源源不断透过金井涌入棺椁里的尸体。
而这种生气循环,又通过天人感应的方式影响着后人。这就是古人的风水之说。也是古人为何要替先祖寻龙问穴的最根本动机。龙脉之气到底有何功效不提,但老道的盗墓者自然是不会放过金井,棺椁之外,最有可能出宝的就是金井,是为摸金井。当然,也有生瓜蛋子。比如光绪皇帝墓多次被盗。但意外的是,当文物局清理光绪地宫时,发现金井是完好的,里面的宝贝全部都在,从里面找到一对保定子母球,五块怀表,三银两金,标“亨德利“商标,还有玉人翠雕等物,当然,再好的东西是没有的,更好的东西埋在慈禧墓中,后面便宜了孙大麻子。
我上前看了一眼,金井是空的,也就是说,这里还没有填东西。我又往右配殿看了一下,这里同样有一个巨大的棺床,但上面一样什么都没有,倒是角落里有四个石头雕的人像,做工很古朴,乍一看还把我吓了一跳。更奇怪的是,这四个石像都是跪着的,我第一眼看到就想起了岳飞墓前的秦桧像。我当时去看了一下,感觉没摆一个赵构的跪像,有点不全面。
“这不会是一座假墓吧。”我心里嘀咕,古来为防盗墓,常常会设疑冢,曹操就有七十疑冢。不过,这疑冢也疑得太费本钱了。我看了一下,棍子还在琢磨那壁画,神色凝重。“谢灵运,你过来看一下!”未来喊道。我走近了,前面也有一个大石门,只因这地宫太长,足有数十米,我们的手电筒能光照的地方有限,只想着我们这就是地宫正厅,只看了左右配殿,没想到后面还有一扇门。
更重要的是,这宫门还紧闭着。“棍子,快来看,今天总算让我们滤着真沙了,这门没打开过。”我推了一下门,门纹丝不动,后面有自来石顶着。棍子走了过来,瞧了一下,脱口而出,“这真的是帝王陵!”他这一说,我又来了精神,多少人倒斗,能倒个王爷墓也算福气了,我不过回老家看一下,先别说那诸子百家的典籍,就是帝王陵也不枉走这一趟了。
“古人事死如生,这个地方是按照前朝后寝的样子修的,我们在的这个地方是朝,所以摆有龙座凤椅,这后面就是后宫寝殿。如果我没猜错,这门后面应该就是摆棺椁的地方。”棍子说道。“哪两间呢?”未来指了指旁边。“那是葬妃子的地方,相当于后宫。”棍子说,脸上却困惑不已,“这格局是明朝的规制,但明朝十六位皇帝,十三位埋在北京昌平十三陵,一位埋在景泰陵,朱元璋葬在南京,不可能在这里会有明朝的帝陵。
”“哎呀妈啊,这是建文皇帝啊!”未来脱口而出。大呼小叫得咳我一跳。棍子竟然也点点头,“有可能,他是明朝第二个皇帝,被叔叔朱棣夺了位,从此下落不明。这如果是明朝的帝陵,可能就是他的。不过,也可能是南明的某位皇帝。北京被攻陷后,南方有数位明朝王爷称帝。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要利用这个洞穴来造墓,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跟物力重新打造一座帝陵。
”“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底是谁的,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我有点小激动了,当年建文帝失踪,朱棣派了数路兵马去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就是到东南亚打招呼,不许东南亚的藩国收留,但也没有找到建文帝的身影,不管是建文帝还是什么南明的皇帝,这绝对没跑是帝陵了。想到这,我往地上瞧了瞧,这地方被盗过,肯定留下了什么盗墓的工具,说不定就有可以打开自来石的拐钉钥匙。
“别找了,给我照着点。”棍子说道,把手电筒递给我,自己掏出那把扇子,不知道怎么卸出一牌铁条来,棍子把铁条往门缝里一插。“行啊,棍子,这玩意是什么东西?这么好使!”我朝棍子竖了一下大拇指,又想到一个问题,“棍子,你怎么这么熟门熟路,不会白天公务员,晚上淘沙客吧。”棍子没有理我,只是用力一推,轰的一声,石门打开了。
金石之声咯咯作响。从里面冲出一股黄尘,呛得我直掉眼泪,好在我知道这都是腐朽之气,只是有点辣眼泪而已,并没有什么毒。未来一步迈了进去,蜡光摇了一下,似乎要熄灭。未来用手护了一下,渐渐地,风息了,未来移开手。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棺床,一口硕大无比的朱红棺椁摆在棺床上。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连棍子跟未来也看呆了,那种气势压倒了一切!那一刻,我心中完全没有什么盗墓的想法。
“太壮观了,我都有点想跪了!”我惊叹道。未来撇撇嘴,“奴性!看到皇帝就想跪?”好吧,我狠斗私字一闪念,默念唯物真精神,还别说,这膝盖骨又回来了。“不对啊,棍哥,这个棺材被人打开过了!”未来一声惊呼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回来。我一看,果然棺椁并不是严丝密封的,好像是匆匆放上去的一样。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继续阅读我的小说。
盗墓贼靠什么发现被夷为平地的古墓,考古人员为什么不行呢?
谁说考古人员就不行了呢?现在考古勘探的手段越来越多,从盗墓贼那里学来的洛阳铲已经是基本功,在此之上考古人员还可以通过遥感、地磁、声呐等等手段了解地下的情况,虽然不敢讲“料事如神”,但是考古人员对地下遗存局面有大体的掌握,还是并不难的。可能给题主带来误解的原因,我想有这么几个:一是考古工作者不仅勘探墓葬,还勘探城市,尤其是那些大区域拉网式调查,往往是对城市这种大型聚落所做。
现在在尽量少挖的思想指导下,专门找墓的勘探在中国考古界已经很少了。相反,盗墓贼的“工作”就是找墓,想尽一切办法、无所不用其极地找墓。如此一来,似乎显得盗墓贼更有“效率”了。另外,残酷的现实是,现在在中国,盗墓贼比考古学家多多了。有报道称,中国有十万盗墓贼,但考古工作者只有一万,这还不论一个农民晚上邪念一起拿着锄头就能成为盗墓贼,但想要培养一名考古工作者却至少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大学教育。
另一方面,盗墓用时太短了,找到墓,进去,把东西盗出来,工作就完成了。而考古呢,就不说发掘,只是勘探这一项,就要布设坐标系、钻探、记录、建立数据库、采集标本等等一系列工作,相当漫长。两者相比,似乎就显得考古找墓“比不过”盗墓贼了。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有些盗墓贼是本地人,听闻的当地古墓传闻比较多,对地形也熟悉,于是一挖一个准。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