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4年以后,大约有75万名苏联战俘在兵工厂和矿山、农场劳动,连凯特尔提出在战俘身上烙印的建议也被废除了。在1942年时,美国应英国要求,接收了北非战场5万德国战俘,在北非战争快结束时,又接收大量战俘。③转引自《甲午清军战俘在日本待遇如何》一文。
目前最烧钱的是哪款手游?
我觉得最烧钱的手游有两个,网易的梦幻西游跟腾讯的王者荣耀。首先先说网易的梦幻西游吧,作为一款当年火热的电脑端游的手机移植版,梦幻西游手游从推出之际,就引发了大量的端游老玩家回坑。而与此同时手游版对于端游的还原做得很好,因此大部分的玩家都会愿意停留在这一个手游的梦幻西游上面,毕竟因为像现在大家的时间都比较碎片化,作为一款手机来寄托他们的情怀,闲时就挂机,有空去看一下,这一种消耗玩家还是负担得起的,而在这样子的背景下很多,原本在电脑端的超级付费用户就转移到了手机上。
像梦幻西游手游推出到现在这么久了,时不时还能上苹果的畅销榜,说明这款游戏到现在依旧有着不俗的吸金能力,有的是大v里面充钱,而且这款游戏的设定是你充钱了也不一定能变强,因为有概率事件,你可能花很多钱,到最后却没抽到你想要的,只能够接着去充更多的钱去增加你的抽奖几率。另一款王者荣耀就更不用多说了,作为把手机网络游戏带到广大用户的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腾讯的王者荣耀在微信跟QQ的社交加持下,已经演变成为国内受众范围最广,用户体量最大的一款游戏了,而里面付费的各种坑也比较多,最直接的就是皮肤,像皮肤这一种游戏付费品】来说,虽然对游戏本身不会有特别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使用者的体验还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像珍稀皮肤,稀有皮肤。
就像最近世界杯,腾讯出了梅西的皮肤,照样上线之初就引起了大部分人的购买,也是掀起的一波付费高潮,像皮肤这一种就是细水长流,虽然大部分人不会买,但只要为那一小撮付费用户服务就行了,而且腾讯因为有社交链,还有各种买皮肤送人的机制,导致你有时候虽然自己不买,但别人送你了,你是不是还要再回送一个?像这种生命周期特别长的游戏,而且埋坑都很深,可以算是付费黑洞了。
CF玩家减少,最大的败笔是哪里?
穿越火线自2008年上线以来便获得了无数玩家的好评,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也为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回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现在人气却已经大不如从前。1.首先lol的崛起,可以说目前最火的网络游戏没有之一,分流了不少cf的玩家。2.外挂的猖獗,tx对于外挂的打击不敢苟同,只要钱到位,外挂啥的都是浮云。
1941年的德国防军是如何对待苏军战俘的?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 开始实施后,在德军闪电战的快速突击下,苏联红军一度溃不成军,再加上德军装甲部队大纵深大迂回大合围的作战方式,因此在战争初期俘获大批苏军官兵。比如7月9日结束的明斯克战役,德军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俘虏苏军324000人;而9月26日结束的基辅战役苏军损失则更加惨重,乌克兰地区的西南方面军基本被全歼,被俘人员高达652000人。
仅这两场战役,苏军俘虏即达100万人,据统计,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军战俘的数字比其他各国加一起的总数还要多,大约有575万余人。在这一庞大的俘虏数字中,有近380万人是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一阶段被俘的,即1941年6月22日至12月6日期间,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亦在这一时期被俘。显然,在战事正在进行中以及德国国防军迅速向前推进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认真照顾这么一大批俘虏是比较困难的,但问题是,德国人根本没想为此付出任何努力,德军故意不给战俘提供食物,也不允许沿途居民对战俘给予任何帮助,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大批苏联战俘因此活活饿死或者冻死了。
如此糟糕的境况连德国的的部分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部长罗森堡于1942年2月28日致信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元帅,对国防军战俘营的粗暴管理方式提出抗议:“在德国境内的360万苏联战俘,全劳动力只有几十万人,许多人不是饿死,就是由于气候的折磨而死;甚至在战俘押送战俘营的途中,也不许老百姓给他们东西吃,许多战俘由于饥饿劳累跟不上队伍,被就地枪决。
枪杀战俘是当着饱受惊吓的当地百姓的面进行的,尸体就弃在原地,他们这样做,根本不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实际上,有些事情凯特尔也无能为力,苏德战争爆发不久,党卫队保安处就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达成一项秘密协议,由保安处负责“甄别”苏军战俘,保安处臭名昭著的特别行动队队长奥仑道夫在战后的供词中承认:所谓甄别,就是将所有犹太人和苏军政工干部一律调出战俘营,秘密处以死刑,并且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采用这个办法。
甚至于被“甄别”后决定枪决的苏军战俘,也在运往党卫队集中英的过程中因为饥饿和疲惫而沿途倒毙,秘密警察头子缪勒干脆下达指令:自1941年11月9日起,俄国战俘凡是无活命希望因而连短途旅程也不能走动者,以后无需运到集中营处死,并非是秘密警察有恻隐之心,缪勒的言外之意,要求国防军就地解决,以免被德国民众看见,战争,就是如此残酷。
1942年初以后,德国人深知短期内已无希望打垮苏联,长期战争必然造成后备劳动力极度缺乏,因此放弃了前期屠杀和虐杀战俘的政策,开始利用他们进行重体力劳动。希姆莱对党卫队手下的解释是:“俄国战俘饿死累死几万几十万,是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但是在目前,由于丧失了劳动力,这种情况却是可惜的”,于是得给战俘们提供有力气干活的食物。
到1944年以后,大约有75万名苏联战俘在兵工厂和矿山、农场劳动,连凯特尔提出在战俘身上烙印的建议也被废除了。看过一些纳粹在集中营虐待苏军战俘的书籍和资料,包括各种活体实验等等,因会引起答友眼睛不适就略过了,包括从事各种劳动的战俘,也会因为疾病和反抗遭到看守人员的虐杀,种族观念的洗脑,意识形态的不同,恐怕也是德军对苏联战俘的暴虐程度远超盟军战俘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国防军手上也是不干净的。
1945年战争结束时,苏军和盟军解放战俘营被俘人员时,得以生还的苏联战俘大约有100万人,另有被批准释放和加入伪军(党卫军或什么“俄罗斯解放军”)的约有100万人,饿死、病死或冻死的有200万人以上,其余的100多万德国人没有做出、也做不出来什么交代,根据德国方面的书面记载,党卫队保安处屠杀的战俘是67000人,然而这个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许多战俘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德国人对战俘的残暴自然引起了苏联红军的极大愤怒,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被俘的91000名德军官兵在莫斯科游街后,被押送着步行前往西伯利亚的战俘营,途中冻饿至死的也不在少数,其惨象与1941年押往德国的苏军战俘无二,乃至于苏军攻入德国本土后的一些过激行为,显然也是有目的报复。1945年春夏之交,大批战败德军尤其是党卫军部队,纷纷向西逃跑以便向美英军队投降绝非偶然,毕竟作贼心虚啊。
二战时各国军队是如何对待德国党卫军战俘的?
弘毅为您专业解答二战中,美国对待战俘最有特点,用天堂与地狱来形容也不为过。美国在1941年开始加入二战后,过于匆忙,没有任何接收战俘的经验与准备,也没有建设战俘营的计划。在1942年时,美国应英国要求,接收了北非战场5万德国战俘,在北非战争快结束时,又接收大量战俘。但美国的临时军事战俘营已经装不下了,只能将战俘通过客轮运回美国国内。
共有三批,第一批是1942年在北非战场上被俘的140000人;第 二 批 是 在1943年盟军进攻意大利时被俘的50000人,第 三 批1944年诺曼底登陆所俘虏的182000人。送到美国本土的德国战俘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极其人性化的优待。他们的食物有肉、牛奶、各种蔬菜,还能在战俘营中购买巧克力香烟和饮品。
在生活上,有毯子,淋浴等设施。业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可以看书,报纸,还能吹奏乐器,组织足球活动。医疗上可以及时为战俘治病。战俘可以每周向家里寄两封信,无限制接受来信。甚至战俘还有自己的发言人,可以向美国长官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能向国际红十字会反馈战俘营情况。美国本土的战俘在当时是待遇最好的,甚至美国士兵都在抱怨,德国人的生活太好了。
随着盟军节节胜利,德国战俘的人数越来越多,让美国压力巨大,而且安全性也令人担忧。所以美国开始在德国本土设置战俘营。1945年4月,美国开始对战俘策略进行调整。对德国战俘来说,待遇急转直下。美军在莱茵河畔就地建立了露天营,安置战俘,其中最有名的是莱茵大营。从1945年以后的德国战俘都集中到这里,高达500万人,他们被关押在露天的铁丝网笼子里,几乎没有帐篷,医疗设备与医生极其缺乏,消毒设施也几乎没有,痢疾、伤寒、肺炎 等疾病不断蔓延。
食物非常缺乏,主要是鸡蛋粉、奶粉、饼干、 巧克力、咖啡等,但要命的是水源极其缺乏,这些食物会吸收身体的水分。而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给莱茵大营的食品、医药 和生活物资被艾森豪威尔下令运回瑞士。莱茵大营对战俘极其不人道,打骂、虐待战俘也经常出现。美国对待战俘的态度发生急剧转变的原因有如下四个:1、1945年欧洲的粮食短缺小 麦、玉 米、马铃薯、甜菜、牛奶、肉类、鱼类等活物资的产量都跌入了最低。
然而在粮食供应日渐匮乏的状况下,向盟军投降达700万德军士兵,滞留德国600万外籍劳工,蜂拥而来800多万盟国军队,如此人数让粮食供需矛盾激化。2、对德国虐待战俘的报复1944年3月,萨岗第 三 战 俘 营 的76名盟军军官挖地道准备逃离,德军将重新抓获的50名战俘枪决.1944年12月发生德军屠杀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惨案。
面对德国违反日内瓦公约而进行的屠杀战俘的暴行,盟军各国极其愤怒,盟军内部有了 “报复”的声音,在主观上使美国战俘政策发生转变。3、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的个人决策在被解放的纳粹集中营里的见闻对艾森豪威尔造成强烈影响,当他看到尸横遍地的惨烈情景时,对德国士兵产生极强的优越感,认为自身时民主和平的代表,而德军战俘不应该受到优待,只能当成被缴械的敌人对待。
一千余名甲午清军战俘,为什么差点被清廷给遗忘了?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以清廷海陆两条战线全面惨败告终——此役,日军在朝鲜、山东与辽东战场的损失只有2647人,包括战死者736人,负伤不治者228人,病死者1658人,“变死”(自杀、事故、灾祸及其他原因)者25人。清军伤亡缺乏可靠的数据统计,可以肯定的是阵亡者至少超过了两万人。此外,若不算刘公岛失陷后投降的4000余人,与台南陷落后投降的5000余名黑旗军(这些人当时便被放还),按日方的统计资料,被俘的清军士兵共计1789人。
①对清廷宣战后不久,日本陆军省便制定下发了一份《战俘管理之件》,就战俘营的设置、战俘粮食和被服寝具的发放、病患战俘的治疗、战俘的移动等问题,做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基本符合当时国际法中有关战俘待遇的条款。日军还在战场上散发《赤十字社俘虏宣传单》,内中说:“战是国与国之战,非个人间的相互仇恨。敌伤兵、病兵、降兵的救护和仁爱心,此乃必遵文明之公法。
即便对敌将之尸,也须以官礼相待。”②日军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欧美世界的认同——对清廷宣战前14天,英国刚刚同意与日本签订新的通商与航海条约。根据新条约,英国将在五年后放弃在日本的领事裁判权。其他国家也随之跟进,准备与日本签订新的平等条约。不难推想,如果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得不够“文明”,便会给列强坚持领事裁判权提供口实。
日本政府当日将甲午战争包装成“一场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战争”,核心用意便在此处。佐世保镇守府司令柴山矢八给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的一封信函,也颇能说明这一点。柴山在信中提到,被关押在镇守府监狱的清军战俘“同囚徒没有丝毫区别”,他担忧这种情况如果被外界知晓,会影响到日本“文明国家”的形象建构:“(清军战俘)同囚徒没有丝毫区别。
如为内外人窥知内情,可能会产生种种中伤和妄评。虽然在待遇上不是与囚徒同视,但毕竟与大臣阁下之意见相悖,至有不少遗憾之事。此次日清战争系帝国之侠义和威信展现给诸国之好机会。更何况我国平素尊重国际公法慎重有加,在文明之动作上并无耻辱之事。然今日对归顺者如囚徒一般待遇,实为国家之前途担忧。”②“至有不少遗憾之事”云云,自是委婉的说法,显示清军战俘在囚禁中发生过某些不好的事情。
柴山还说,当地没有合适的“家屋”,希望海军方面另择地方来安置俘虏。佐世保镇守府监狱关押的,是北洋“操江舰”被俘的清军官兵八十余人。据一同被俘的丹麦人弥伦斯回忆:“上岸之时极备受辱,船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其监即在码头相近地方,将所拘之人分作二排并行,使之游行各街,游毕方收入监,以示凌辱。
予所坐之监宽九(英)尺,长十一(英)尺,用铁栅关锁。约坐二点钟之久,又换一监,操江管驾并各副亦拘入同住。晚餐系鸡子两个,茶一杯。早餐面包一片,红糖少许,茶一杯。午餐系饭、糖、茶。”④不将战俘自码头直接关入监狱,反押着他们在佐世保的各条街道游行,且召集民众围观,是弥伦斯感觉受辱的主要原因。但因为他是丹麦人,所以很快便被从集体监狱转移至单人监狱,且可享受“每日之餐较前略好,门不加锁,得以散步”的特殊待遇。
如此这般关押了十天后,弥伦斯被释放,条件是他承诺在中日战事未结束之前,不前往高丽,也不前往上海以北的中国各地。♦ 北洋海军“操江舰”被俘清军官兵八十余人列队被押入佐世保镇守府监狱相比之下,清军战俘的待遇就要差很多了。候选从九品官员栾述善是在平壤战役中被俘的。据他在狱中的记述,被俘后一度“饮食俱无”,两天后才“发给饭团一握……渴极频呼,仅给臭泉一滴。
如是者二十余日”。后被押往日本,途中也是颇受摧残:“足无整履,身少完衣,由中和至黄州,奔波百余里之遥,不容喘息。九月初八日在江口上船,如入陷阱。坐卧不出寸步,便溺均在一舱。秽气熏蒸,时形呕吐。十六日,至日本广岛下船。狂奔十余里,立毙数人,始登火车。十七日到大阪府,住南御堂厂舍。……一日三餐,入口者无非霉烂萝卜,数月间遍身尽是腌脏衣服。
”⑤栾述善是1894年旧历九月份被俘的,稍后便被押往了日本。清军方面无意查证栾的生死,李鸿章在该年的旧历十一月,直接将他定性成了一百余名“打仗阵亡”的官员之一,请求朝廷给予抚恤⑥。栾后来的命运缺乏资料记载。他有可能直接死在了日本(他的狱中记述被保存在1897年川崎三郎出版的《日清战史》中,国内无版本流传),也可能回到了清朝(回国时这类文字材料会被收缴)。
但即便回来了,他也只能承认自己已是一个“死人”——作为一个被俘者,他不可能再恢复候选从九品的官场身份,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了他这样的小人物去上奏朝廷请求更改抚恤名单。与其去折腾这些事,不如默认自己已经为朝廷牺牲在了战场之上。这样,至少栾的家庭尚能保住“各照原衔升阶从优议恤”⑦的待遇。♦ 英国媒体当年绘制的甲午战争清军溃败情形总体而言,在平壤等战役中被俘的清军官兵,后来大多被运输至日本国内的战俘营关押,共计有1000余名;在海城、旅顺等战役中被俘的清军官兵,则被集中收容在海城附近临时开设的战俘营,共计有600余名。
这些人在战俘营中的待遇,应该与栾述善的遭遇大体相似。扼要来说便是:有饮食和衣物供给,但质量一般比较差;会遭遇人格上的侮辱(如供人参观),但无须被迫从事苦役。在此基础上,日军还会为患病战俘提供一些医疗救助,允许战俘传递书信(内容须经过审查),给死者提供墓地安葬。这些做法,让对国际红十字会公约毫无了解的清军士兵“感到震惊”⑧,有些获得医疗救助的士兵甚至感动得落下泪来。
也让日本政府如愿以偿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认可——法国的战地记者曾如此报道:“我们随军详细观察了日军的作战行动,……日本兵对勇猛抵抗的清国俘虏表现出仁厚的优待,对病人、负伤者给予人道的治疗和安置。日本民族的仁爱心在这场战争中被展现给了世界。”⑨♦ 平壤日军野战医院,为清军战俘提供医疗帮助据日方资料统计,这1789名清军俘虏当中,有1539人于《马关条约》签订后被送回清朝,剩下的251名战俘中,有1人宣誓“归化”日本,余者情况不详。
档案显示,清廷当日不清楚日军手里有多少清军战俘,也无暇顾及这些战俘的命运——虽然《马关条约》中有“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将是时所有俘虏尽数交还”的条款,但清廷迟迟没有动作。最早提出送还战俘的,是日本驻华公使林董。时为1895年旧历五月二十四日(距离两国换约已过去了差不多40天),林董奉日本政府之命前去拜见李鸿章与王文韶,对二人提到,日军手里现有1600余名清军俘虏,应按约交还,但须由清廷承担相应费用:“照约两国俘虏应各送还,广岛、海城有华兵俘虏一千六百人,当即分送,惟照通例,应由华筹给送费。
”⑩李鸿章将此事报告给了总理衙门,并提供了自己的处置意见:这笔费用“为数无多”,数量不大;可以等林董的正式公文送来后再分别办理。♦ 甲午年前后的李鸿章,引自小川一真《日清战争写真图》二十天后,日本驻天津领事荒川已次奉林董之命,再次致函李鸿章推动此事,并希望清廷方面也能提供日军俘虏的资料并将之交还。李鸿章的回复是:关押在日本广岛等处的清军俘虏,可派船送往大沽口,清廷将派文武官员前往“妥为点收”;关押在金州的清军俘虏,原本计划在旅顺口交接,但该处“尚未归还中国,暂难派员往收”,所以还要另外商议接收的地方。
至于日军俘虏的情况,“尚未据各该文武查报”,也就是李鸿章手上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只能派人去前线军营现查,“俟有确数,再当奉闻”,等有了确切消息再通知日方(后来的统计结果是11名)。⑪♦ 日本浮世绘里的甲午战争稍后,日本政府任命了一位陆军中佐为“遣送中国俘虏委员长”,负责具体的俘虏运送交接事宜。1895年8月18日,被关押在日本的清军俘虏,被送抵大沽口。
清廷派出天津镇总兵罗荣光等前往接收。日方将遣返俘虏的名单、死亡诊断书和病历交给了罗荣光,罗荣光则出具了领收证。9月1日,被关押在海城等地的清军俘虏,也完成了交接。9月9日,林董照会总理衙门,告知所有清军俘虏均已送还。⑫这些归国的清军俘虏没有受到迫害——《马关条约》第九款里有规定,“中国约将由日本所还俘虏,并不加以虐待,若或置于罪戾”;也没有得到朝廷的抚慰——据1895年8月23日李鸿章给海城方面的指示,“此间所收俘虏,皆饬粮台分别远近给资遣散,尊处应一律照办”⑬。
这些俘虏们,在领到一笔微薄的回家路费后,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史料中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①徐平主编:《甲午战争·中日军队通览(1894-1895)》,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版,第388-389页。②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220-221页。③转引自《甲午清军战俘在日本待遇如何》一文。
④弥伦斯致博来函,光绪二十年七月十四日(1894,8,14)。陈旭麓、顾廷龙、江熙主编:《甲午战争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页。⑤孙克复:《栾述善<楚囚逸史>译介》,收入《甲午中日战争史论集》,辽宁大学科研处1984年版,第427-428页。⑥续行查明阵亡员弁请恤片,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 15 奏议十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页。⑦同上,第554页。⑧宗泽亚:《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219页。⑨侯德云:《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此外,在《时代》杂志驻东京记者的笔下,因清军和日军奉行不同的俘虏政策,日军在旅顺实施的屠杀竟也变得可以理解了。
该记者写道:“中国人根本不抓俘虏。不论是那些死者伤者还是被征服者,他们都一无例外地砍下他们的头颅,并以各种方式残近害他们的肢体,最后用绳索穿过所有头颅的嘴巴与喉管,把它们串在一起。日本军队已经见到了他们的士兵的头颅。在平壤之战后,城里发现了一大桶头颅,其间有大岛将军的部队一个年轻军官的头颅。”转引自:(英)吉伯特·威尔士、(英)亨利·诺曼著;刘一君、邓海平译:《龙旗下的臣民 近代中国礼俗与社会》,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307-308页。
⑩寄译署,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午刻。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 26 电报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⑪复日本领事荒川已次,光绪二十一年闫五月十六日。《李鸿章全集 36 信函八》,第80页。⑫孙克复:《战争俘虏之遣返》,收入氏著《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1-444页。
苏联俘虏日军60万,战后只归还了30万,另外30万去了哪里?
1945年8月8日,收拾了德国的苏联军队进行了一番修整后,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对日本宣战,150万苏联军队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的精锐部队早就被不断的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已经不再是当时那只强悍的军队了。当时的关东虽然人数有70万之众,但不少士兵都是刚刚入伍没多久的新兵。在苏联大军的压迫下,日本的关东军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成建制的被苏联人俘虏,前后大概有近60万关东军成为苏联人的俘虏。
被俘虏之后的日本人,被押送到了西伯利亚的战俘营,进行劳动改造!当时的苏联,刚刚经历过大战,大概有2700万的苏联人在战争中丢掉了性命,而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男性。所以当时苏联的国内,面临着着两个巨大社会问题:一是缺乏劳动力;二是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大量的适龄女性无法找到伴侣!这些被苏联人俘虏的日本关东军,来得正是时候:一方面能给苏联带来劳动力,一方面也能解决苏联女性的需要!当然,作为俘虏,日子自然是过得不太舒服的。
当这些日本俘虏来到西伯利亚之时,立马就受到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他们一拥而上,将这些日本俘虏随身携带的物品洗劫一空,连身上穿着的衣物也扒得精光。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战俘,只能任人宰割。被洗劫之后的俘虏被关进了战俘营,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繁重的劳作。此时苏联,正是缺劳动力的时候,这些俘虏不用白不用。由于西伯利亚的气候比较寒冷,这些日军俘虏的一方面要从事劳动,一方面营养又跟不上,所以在1945年的冬天就有55000日本俘虏被冻死。
有些人说苏联是如何如何虐待这些日本人的,什么不给衣服穿,不给饭吃,晚上还要强迫给苏联女性提供额外的服务之类的!这不是扯吗?当时的苏联刚刚经历过战争,连苏联人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还指望能给这些日本俘虏吃饱穿暖?这不是搞笑吗?别忘了,他们可是战俘,而且是日本战俘!至于说晚上还要强迫给苏联女性提供服务的说法就更扯了。
这本来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过程,苏联女性想要解决自己需要,而日本战俘则希望通过取悦这些苏联女性来获得一些额外的食物,双赢的选择!最后还有不少日本俘虏和苏联女性结为了夫妻,留在了苏联。1956年,随着日苏关系的缓和,两国签署了《日苏联合宣言》,苏联这才将当年俘虏的日本战俘遣返回日本。根据一些资料的记载,苏联遣返日本俘虏在47万人左右。
从1945年到1956年,11年的时间,60万战俘中有47万人活着回到了日本。实际上,还有一部分俘虏选择留在了苏联,因为他们和苏联女性结了婚;另外还有一部分俘虏可能有一技之长而被苏联人截留下来。所以说日本战俘活着的人数应该在47万以上。对于战俘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生还比例了。要知道当年德国俘虏的500多万苏联战俘中,只有200多万人活下;而苏联俘虏的200多万德国战俘中,最后只有100万人生还。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