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对于这个最能体现战略的三国游戏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曾经玩过许多关于三国题材的游戏(因为自己本身也是个三国迷),例如:《三国群英传》系列,《三国志英杰传》系列,《吞食天地》系列,《真三国无双》系列等等,但要说最能体现策略的三国游戏真是非《三国志》系列莫属。
有哪些三国题材的单机版手游?
手游单机的三国题材游戏大多都是策略类的,而且这些游戏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需要氪金类的,当然,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没有这个问题,下面呢小编就把为数不多的单机三国类手游推荐给大家。 《三国大时代》 还记得曾经靠技能、秘籍通关的《三国群英传》吗?这款《三国大时代》的玩法也是差不多,每个英雄都有着自己的技能(被动和主动),另外游戏还有兵种、阵法、装备等玩法,在游戏中你可以投靠某个帝王,也可以自立为王。
小编推荐第二部和第四部,他们都可以离线玩,2部游戏的差别也很大。 《锄战三国村》开罗的一款养成策略类游戏,就是《合战忍者村》的三国版,虽然游戏的画质是像素类,但是内在玩法特别丰富,你可以建设城镇、开疆扩土、带兵打仗、招武将、锻装备,甚至你还可以再游戏中挖矿、种菜、砍树收集材料。 《乱世曹操传》 一款回合制rpg扮演游戏,玩法方面和《三国大时代》差不多,只是这款游戏更偏向于RPG,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内容,游戏可以根据各种武将搭配出不同的阵法,游戏是一开放世界为主,你可以在游戏中随意游走,探索各种隐藏剧情和支线任务。
有哪些最能体现战略的三国游戏?
对于这个最能体现战略的三国游戏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曾经玩过许多关于三国题材的游戏(因为自己本身也是个三国迷),例如:《三国群英传》系列,《三国志英杰传》系列,《吞食天地》系列,《真三国无双》系列等等,但要说最能体现策略的三国游戏还真是非《三国志》系列莫属。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最新出品的新作肯定最好玩,其实不然,最新作虽然画质更清晰,操作更加简便,但往往达不到前几作高度,《三国志》系列中的《三国志12》和《三国志13》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其是《三国志12》可以说是一个败笔,整个游戏感觉就是一个赶工之作,虽然将战棋式的传统游戏模式改为了即时制,但在运营策略系统方面一团糟。
最近的《三国志13》更不用多说,不仅没有什么独到之处,售价也是离奇地贵,steam平台上更是差评如潮。笔者个人认为三国志游戏系列中最能体现战略,同时也是最好玩的一作是《三国志11》!首先这款游戏的画风就给人很亲切的感觉,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风风格,不管是游戏大地图,还是游戏贴图,都给人良好的印象。三国人物的立绘也堪称经典,总之《三国志11》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错。
其次,这款游戏还是采用传统的战棋式操作方式,整个中国大陆也用格子的形式被完全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只要你带的粮草够多可以在整个中国版图之内征战。游戏中共有11种地形,如草地,土,沙地,栈道等。不同的地形会对战斗产生略微的影响。游戏的战斗系统则是分为7个兵种,分别是:剑兵(初级兵种),弓兵,骑兵,枪兵,戟兵,兵器,船支。
兵种之间都有克制关系,比如戟克枪, 骑克戟,全兵种克弩兵和兵器。武将的兵种适性也对战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中武将的适性分为:C B A S。等级越高的适性可发动的技能越多,所以S级强力武将以2000人击败对方2万大军也并非绝无可能。当然说到战斗游戏中的单挑和舌战系统必不可少,本作的单挑和舌战系统非常有可玩性,而且单挑和舌战设计十分出色,数值弱势一方也可以凭借战术以弱胜强,单挑胜利后可以俘虏地方,而舌战胜利也可进行对对方的登用,可谓好处多多。
然后,游戏的内政系统也大有玩点,游戏的建筑方式也是在大地图中建造,各种不同的建筑拥有不同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每座城的地是有限的,所以合理地分配建筑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说内政中最好玩当属挖人系统,随便开一局,然后将各种名将,谋士,美女纳入自己帐下,那种感觉简直太酸爽。不过当你的名将突然被敌方挖走后,那种失落简直想重开一局的心都有了。
有什么好玩又不肝的手游推荐吗?
大家好,给大家推荐好玩不肝的三国策略游戏。也许朋友会问三国策略不都是又肝又氪的吗,其实也不尽然,下面看看这几款游戏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1、《军令如山》玩过率土之滨的朋友都知道,率土之所以好玩不只是打仗,研究武将搭配也是一个很耐玩和好玩的地方。但是打仗是真的肝,现在有这么一款叫做《军令如山》的三国手游就留住了这部分玩家的心,保留了类似的武将玩法,创新了作战系统,让打仗也不伤肝了。
《军令如山》画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很多地方看出厂商策划还是比较用心的。比如大胆的将角色扮演的元素植入到了游戏当中。这个思想除了贯穿始终,不但副本如此,就连在攻城战场上你的部队也不受限制,随时可以操控。2、《萌军天下》军令为什么不肝呢?因为他不需要铺路、不用种地、打城不用先集合,谁来了谁打,你说还肝什么,该上班的还是安心上班去吧,耽误不了!!首先,这款游戏从整体上讲类似于率土之滨的玩法,但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从而使《萌军天下》脱离了伤肝的范畴。
这个游戏也是野外占地,但不需要每一块都挨着去铺路,想要哪块直接去打,所以节省了很多时间。再从攻城方面讲,初期攻打中立县城,高战一个人就可以搞定,就不需要像率土那样提前一天统战全盟,这里的城只有守军,没有城防。后面郡城、州城也是主要盟内高战集合下就可以搞定了。《萌军天下》还有一个设定比较好,被自己同盟占领的中立城池可以高战驻守,驻守时可以保护城池周围一定范围,这样一些盟友就可以把城迁到这里,让大佬们保护着,大家就不用担心不在线被敌人偷袭了,哈哈,不错吧!除了这些设置外,剩下的算是养成类玩法了,建筑方面,过完新手每次建筑时间比较长,基本不用看着。
三国策的老用户,这游戏会出手游版吗?
作为从三国策四一路走来的13年老用户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现在三国策九最大的问题不是出不出手游的问题,而是游戏里面宝物太多,已经多到即使我们这些十几年的老玩家也认不全的地步。以马匹为例:从最早的商店玉花马,加4移动力,现在已经加到10移动力,再加上无视地形,攻击加成,根本就无法继续游戏了。智力宝已经加到了60这样下去,会加到一百,统御也加到了60,看来还会一直加下去,在这种夸张的宝物作用下,游戏越来越没意思。
有哪些类似《率土之滨》的游戏推荐呢?
三国策略手游一直是策略游戏的主力军,也出现了很多爆款。比如《率土之滨》就是其中一个很不错的作品,主要这种玩法也很不错,出了攻城掠地外,武将搭配的研究更是玩家们很喜欢的。《率土之滨》不过所有游戏都是有优缺点的,率土虽然做的很好了,但有一点也让很多玩家吃不消,就是太肝了,仅这一点就会让很多工作一族望而却步。
有没有一款类似率土的游戏,可以不肝呢?当然是有的,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Q版画风的手游《萌军天下》,这个就是一款类似的,但一点也不肝,关键是在一些细节玩法处理上抛弃了伤肝的设置。《萌军天下》首先介绍下这款游戏,《萌军天下》将三国地图分为九个普通州,中间地区为4个资源州,这个和率土是类似的,同样的征战十三州。
《萌军天下》十三州城外的野地分为1-20级,其中外九州为1-12级,适合新手发育期占领,中间资源州野地8-20级,一般进入高级阶段可占领。这里萌军天下占地方式不再需要占地铺路,可以长途直接去攻打占领,这样玩家就不需要为了一块远处的资源地一步一步铺过去,节省了很多时间。还有就是当第一次占领失败野地兵力不会恢复,我们可以排第二队继续收割。
占领的野地可以建造相应建筑增加产量,建筑可升级三次。《萌军天下》资源地建筑攻占中立名城也和率土不同,萌军天下的中立城分为县城、郡城、州城,城池内会有战力和数量不等的守军,注意这里没有城防军,不需要拆城防,只要打掉守军即可。建立了同盟的盟主和副盟主可以宣战中立城,宣战需要100元宝,宣战准备时间一小时,攻城时间也是一小时。
只要我们在一小时内把守军打完就可以成功占领,否则一小时后攻城结束兵力回满。整体来说这个游戏外九州的攻城难度不大。《萌军天下》攻占野地以上基本就是《萌军天下》攻城掠地的基本玩法,可以去尝试下,下面说下另一个重要玩法,武将和技能搭配《萌军天下》神文丑这部分还是比较类似率土的,不过这里的武将爆率会高些,当然因人而异,也是比较看脸的。
有人连抽不中也有一发入魂的,一发对神的,这个看自己情况适量抽取。今天不说这个,主要说下武将玩法,《萌军天下》的武将分为神将、橙将、紫将、蓝将、绿将,蓝绿可以忽略直接分解技能点就可以了,前期紫将可用,产量高升星快。不用担心等级问题,要换将时直接传承就行了,无损的。《萌军天下》武将武将搭配常规技巧是前排(肉、防、补)、中军(控、补、输出)、后军(补、输出),这里要看各自武将的技能属性了。
三国这段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是东汉灭亡开始。
广义一般认为有184年东汉黄巾之乱开始。这源自汉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成立州牧制度,该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其他观点还有: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开始,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崩溃;208年赤壁之战后开始,这时三国鼎立形成雏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这段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期间,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晋代陈寿所作《三国志》,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
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或游戏题材之一。189年,灵帝驾崩,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杀宦官蹇硕。绍、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阳后,绍出奔冀州,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卓,关东州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绍为盟主,相机进攻卓。190年,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193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氏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
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汉献帝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献帝迁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屯田续资。
200年,曹、袁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军出卢龙塞,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备之命,于柴桑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曹操派徐晃增援,孙权又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222年,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汉、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184年 2月 黄巾起义。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12月 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2月 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191年 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卓。6月 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193年 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194年 布击操。谦病亡,备领徐州牧。195年 10月 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
布占徐州,刘备投操。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操讨伐张绣,失败。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198年 9月 布攻打备,破小沛。12月 操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199年 11月 绣降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操。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备讨伐术,术病死。200年 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10月 操偷袭乌巢。201年 操败绍于仓亭。备投奔刘表。202年 5月 绍病死。203年 权讨伐黄祖。204年 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205年 操平定青州。206年 操平定并州。207年 8月 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6月 操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7月 操南征表。8月 表病死。操杀孔融。9月 刘琮降操。11月 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209年 10月 备与权之妹成亲。210年 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211年 操攻破马超。备入川。212年 10月 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213年 5月 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214年 5月 权攻破宛城。7月 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215年 7月 操征张鲁。11月 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权。216年 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操进攻濡须口,权败。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219年 7月 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10月 羽失荆州,被权杀害。220年 1月 操病亡。10月 丕称帝,建魏国。221年 4月 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222年 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223年 4月 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225年 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226年 丕病亡,曹睿继位。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227年 亮上书北伐。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229年 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诸葛亮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234年 亮六出祁山。8月 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235年 1月 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238年 5月顷 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8月 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241年 魏在淮河兴修水利。242年 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8月 幽州刺史毌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9月 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10月 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11月 毌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5月 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毌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246年 毌丘俭两破高句丽。247年 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248年 懿封为丞相。249年 1月 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250年 权废孙和为庶人,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维攻魏西平失败。251年 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7月 懿亡。252年 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254年 9月 师废曹芳。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
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256年 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257年 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258年 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260年 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262年 10月, 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263年 昭三路伐蜀,蜀亡。264年 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265年 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12月 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271年 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272年 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