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仓颉造字故里,我来回答。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一股势力轰出,打破了这一平衡。在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长得丑点,但更加威猛。比如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风俗也不同,接受同样的古代历史教育,大家虽然互不相识,有一天相遇了,不会觉得陌生,为什么?有句话说的好:上述五百年,我们都是亲戚,同在一个华夏。
炎帝黄帝起源于哪里?
一切都是传说,所谓炎黄,就是指上古时代的炎帝氏族政权和黄帝氏族政权。这是一个久远的年代,久远到掐指一算,也得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如此久远的年代,根本没有纸笔、即使有文字也难以留存到今天,更遑论计算机,固态硬盘之类的现代化工具了。话说远了,今天要回答的是炎帝和皇帝的起源,既然都是传说,在这里也不妨从传说说开去。
一般都讲,我们是炎黄子孙,千百年来这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统称,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说到这两位,其实两个人关系真的不一般,因为两个人是一双同父异母的兄弟。在那个时代,两个人即是竞争者,也是合作伙伴,互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甚至共同抗击同一个敌人——蚩尤。黄帝这个人要小炎帝几岁,这个人看起来相貌堂堂,前额高隆,眉间如悬日月,眉如闪电。
一看就是天赋异凛的料子。事实也是如此,这位大神生下来不到两个月就会说话,三岁能言善辩,口若悬河。二十几岁就已经学会了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本领,更为可贵的是,这人一点也不装,很有教养,与各类人等人友好相处,群众基础极好,而且办事果断效率。就是具备如此的优点、才能和威望,他很快成为了这个部落的首领。成为首领之后,他重视发展生产,他所辖的中原地区,生产发展,民生富裕。
但是,这个时代,部落盛行,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互相侵伐,争斗不断,百姓受尽痛苦。为了结束这样的局面,黄帝就和他的谋臣一起商量怎么去讨伐这些诸侯,尽快形成统一的局面,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为此,黄帝带着手下的一杆队伍,进行了很多战斗,打来打去,灭来灭去,最后与炎帝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前面说了,炎帝和黄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就是少典氏。
这位炎帝据说是天上的火神下凡,作为一个部落首领,他年纪比黄帝大,出道比黄帝早,雄踞北方很多年了,很有威望。现在情况不同了,天下渐渐趋于一统,后起之秀的黄帝,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平定兼并了很多部落,逐渐成长为中原的老大。面对这种情况,炎帝的心理肯定起了波澜,肯定不高兴,谁愿意老大的位置被超越啊。两个人就开始互相较劲,形成了抗衡的局面。
黄帝开始是尊重这位大哥的,无奈部落的利益至上,手下还有一帮兄弟需要他照看呢,同时,面对炎帝苦苦相逼的局面,这位黄帝也坐不住了。大战随触即发。终于,板泉大战爆发,实力处于弱势的炎帝战败。然而,毕竟是兄弟,两兄弟最后还是坐下来,进行了和谈,经过商议最终的结果:求和联盟。两个兄弟之间结成联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但是这个世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炎帝的手下开始分心眼了,炎帝没有再战之心,炎帝手下的人刑天等人成为极度不安分的分子,屡次搞出一些分裂举动,让炎帝家族一直不得安生,势力越来越不如前了。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一股势力轰然而出,打破了这一平衡。这是一股强大的黑势力,这股势力对抗的是这个联盟,对抗的是这个联盟两位伟大的炎黄二帝。
这个部落的首领就是赫赫有名的蚩尤。蚩尤是那个时代,也是在现代人眼里唯一一个可以与炎黄抗衡的人,甚至被今人看成是与炎黄共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人。在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长得丑点,但更加威猛。据说长的是铜头,铁额,八条腿八双手,四只眼睛闪着绿光,头上两个大铁角长长的耳朵像是两把利刃,脚长的像是牛蹄子,身高数丈,不光长相怪异,吃的东西也和普通人不一样,蚩尤是吃沙子,石头,喝水能够轻松的喝干一条小溪。
蚩尤不但自己厉害他还有八十一个兄弟,各各与众不同,都是铜头铁尾,来时飞沙走石,走时遮天蔽日,各各身怀绝技。看着这些势力,真的是不容小觑,整个是一个黑暗的派系。当然,这些势力可不是给人看的,是要进行战斗的。蚩尤仰仗着自己的强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黄帝成为他最大的目标,决战的日子终于来了,双方在涿鹿决战过程就不说了,都是传说,最后蚩尤被黄帝大将应龙所杀。
学习古代历史的意义在哪里?
学习古代历史是很有必要的,意义十分重大。一、认同和传承从大的方面来说,学习古代历史就是培养我们的认同感,维护我们对天下的认知,就会自觉维护天下统一。比如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风俗也不同,接受同样的古代历史教育,大家虽然互不相识,但是有一天相遇了,不会觉得陌生,为什么?有句话说的好:上述五百年,我们都是亲戚,同在一个华夏。
相反如果我们学得古代历史是不一样的,那就算我们整天工作在一起,彼此也会觉得有很大差异,因为我们的祖先是不一样的。再比如古代也有出现大分裂时期,有些分裂甚至长达百年,为什么最终还是能走在一起,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历史就是共同的认知。我们再看越南、韩国等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的国家,为什么他们写历史要拼命与华夏历史切割,一些与中原的交往史改的面目全非,或直接删除。
其目的就是给国民一种割裂以形成对本国的认知,而不是对华夏的认知。俗话说欲亡其国,必改其史或灭其史,让其国民变成无根之人,不对天下认同,自然就解体了。因为传承不一样了。从天下统一来说,学习古代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二、对自身很有帮助提问者说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发生在古代的事情,更多的像是轶闻趣事,时代不同,也不会出现同样的两件事情,似乎没有什么用。
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有误的,因为事情的确不可能重复发生,但人心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任何变化。我曾经写过一个专栏《读史记明规则悟道理,做职场赢家》,就是通过读《史记》去为自己的职场提供帮助。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举专栏中的一个例子吧:职场新人脱颖而出需要什么条件?年轻人最在意的自然是职场突显,有些人很有能力但职场上混的很失败,如果你看完《史记》中的几个人物的经历你就会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优势而不是抱怨了。
比如韩信你说他能力差吗?为什么他在项羽这一边不受重视到了刘邦这一边还是不受重视?因为他缺少一个有份量的伯乐。当他遇到伯乐萧何之时,韩信就被刘邦重视了。事实上韩信跑到刘邦这边遇到过一个伯乐,这个伯乐叫夏侯婴,可惜夏侯婴份量不够,不能让刘邦对韩信有足够的重视。同样陈平从项羽那边跑到刘邦这一边,当陈平被重用时周勃等人向刘邦进言说陈平这个人品不行。
同样当韩信任大将军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向刘邦进言说韩信不成?这同样还是伯乐的份量问题,举荐陈平的伯乐叫魏无知,那是刘邦偶像的后代,份量怎么能和刘邦最信任的萧何比呢?你肯定知道伯乐的重要性,但你看完《史记》会更明白不但需要伯乐,而且伯乐的份量对你的前途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的历史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一个个小故事就是人际关系交往史。
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处境该怎么去面对,破局等等,这些史书中都有。比如我还写了:《读史7:怎么预判上司主持事情能否成功,从两位古人身上可学到方法》、《读史4:遇到诋毁怎么应对最妥当?西汉陈平的方法堪称教科书》等等。你只要真读透了,那你自然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取前人之所长,避前人之所误,这就是读史中又一个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鸿钧老祖为何要把“诛仙四剑”赐给通天教主一人?
问题很好,史文今答;诛仙四剑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在封神里出现不多只有几次,但此剑威力强大,专杀有道之士,老子和原始看过诛仙阵后,说道,此阵有四门,得四位有力量的方能破得,他们说的有力量的就是圣人,可见四把仙剑的厉害成度。最后还是老子、元始、接引、准提四位圣人才破了此阵,四把仙剑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分别被广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摘走。
在万仙阵时几把仙剑更是大显神威,瞬间便取了二十八星宿和九曜星君的性命。至于为什么鸿钧老祖把诛仙四剑给通天教主,鄙人愚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爱徒这一点在《封神榜》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鸿钧老祖明目张胆的爱护和保护通天教主。相信曾经在学艺之时也会是这种情况,所谓:小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的命根子。鸿钧老祖一共三个徒弟,通天教主就像他小儿子一样,能不疼爱吗?所以在分宝崖下多给了通天教主很多宝贝,关于这一点封神里一看便知,通天教主徒众满天下,每个人(或者畜生)都有法宝,而且都很强悍。
老子只有一个徒弟玄都大法师,元始天尊也才十几名徒弟,可就这十几名徒弟的法宝都没配全,黄龙真人连件像样的法宝都没有。三代弟子里韩毒龙、薛恶虎就有一个装粮食的小盅。阐教、截教差距之大,不得不令元始天尊嫉妒。第二、相生相克鸿钧老祖虽然疼爱通天教主,但也不能让通天教主伤害另两位徒弟,毕竟他只有三个徒弟,手心手背都是肉。
所以给另两位徒弟的法宝虽然不多,但专克诛仙四剑,例如,老子的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八卦太极图,元始天尊的盘古幡、玉如意等等。最后万仙阵时通天教主欲用六魂幡杀死,老子、元始、接引、准提、武王、姜子牙,可惜长耳定光仙叛变,但几位圣人还是试了一下六魂幡的杀伤力,把武王和姜子牙的名字去掉,六魂幡并没对四位圣人构成威胁。
这就说明鸿钧老祖的目的,既不让三位徒弟和睦,又不让三位徒弟死伤。第三、完成封神任务这一点比较主要,因为《封神榜》是鸿钧老祖制定的,他深知三位徒弟都比较护犊子,当然他也一样,用老话说就是“隋根”。太上老君根本不让玄都大法师参加商周大战。元始天尊是封神计划的主要执行人,所以不能不让徒众参加,那样做太明显了,但每次弟子有难他都亲力亲为,三霄娘娘都认输了,他还要赶尽杀绝,就是怕封神名单上的上仙不够,要自己的徒弟顶位置。
通天教主对弟子更是爱护有加,不准本门弟子下山,在宫门上写下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可惜他的好心无人领会,但三位圣人又不敢不执行鸿钧老祖的计划,毕竟鸿钧要是狠起来三位圣人也胆寒,从后来的三颗红丸可以窥探一二。眼看姜子牙的军队要获胜了,这时再不用四把仙剑可能完不成任务了,这时通天教主才迫不得已,摆下诛仙阵、万仙阵。
你的家在哪里?你知道家乡有哪些景区和历史名人有关?
我们家住在莱芜,一九年以前是山东省十七地市之一,一九年一月份被济南市秉并。划分二个区;即莱芜、钢城两个区。据历史记载莱芜城子县是秦始皇老家,所以说又称嬴城。历史上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莱芜;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莱芜战役,活捉国民党七十四师师长李仙州。莱芜还是战国时期的冶炼中心,至今在苗山一带还保留着部分冶炼遗址。
仓颉用28个字创造出汉字吗?为什么28个字符现在也解释不清?
谢谢提问。我就在仓颉造字故里,我来回答。首先,并非仓颉用28个字创造出汉字,而是这28个字传说就是仓颉创造的传说仓颉在陕西洛南创造了众多汉字,而这28个字是在民间留存下来的。现存的28个字最早的资料为《淳化阁帖》。宋代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命侍书学士王著选内府所藏历代书法,在枣木板上摹刻,全帖分为十卷,《仓颉书》排诸家古法帖五卷中的首篇。
其次,这28个字符现在也是能够解释清的,只是存在分歧而已宋徵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太师蔡京奉命刻印的《大观帖》,对28个字解释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乂家,受赤水尊,戈矛斧芾 ”。其三,这28汉字是怎么来的?传仓颉所造之字原本是很多的,据明代万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仓颉造书两卷,后失于兵火”。
现残存28个。清道光年间,洛南知县王森文在民间征得28字拓印真本,勒石刻碑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其碑高1.6米,宽0.65米,正面题为“龟凤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额为“阳虚鸟迹”,下书28字。这块碑刻现存于陕西省洛南县博物馆内。其四,仓颉是怎么造出28个字的?《河图玉版》曰:仓颉“登阳虚之山,临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帝。
” 阳虚、元扈,为传说仓颉造字的洛南县保安镇的两座山;洛汭,即洛河。《精编二十六史》记载:仓颉授黄帝之命,“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以指画掌,而创文字。”就是说,仓颉在洛河岸边,受天上的星宿、地上的龟纹鸟迹启发,指掌而创文字。在保安镇洛河岸边的阳虚山陡峭的崖壁上,有隐隐的模糊图案,传说为仓颉所造的汉字遗迹。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