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心需要去磨,去哪里悟?去哪里磨?当然是去你生命当中。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与身患残疾的巨人一样,自己无力改变旧状,只好由外部势力重新放火烧荒,剪除陈痾,革故鼎新建立新政权,草原游牧民族替华夏扫清了妖魔鬼怪,自身也葬身在中原大地,匈奴逃亡欧洲摧毁罗马帝国建立匈牙利、突厥逃亡后经历数百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即今天的土耳其,蒙古人逃离中原、蓝玉在呼龙贝尔大草原歼灭北元精锐仅仅俘虏7万老弱病残即今天蒙古人的祖先,满族入关30万、迄今为止仅有1000万,而今天汉族超过13亿,华夏依旧是华夏,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吗?。
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
什么诗仙,诗圣,或是某位伟人的诗句,要么豪迈奔放,要么忧国忧民,或许大家都喜欢,但却不是自己写的,欣赏而已。[大笑][大笑]本人比较喜欢自己写的一首藏头诗“日月同辉”。情景七绝一首[祈祷][玫瑰][祈祷][撒花]《日月同辉》[撒花]日出东方泽九洲,月明华夏万民酬。同心共铸金秋业,辉映中天誉满楼。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一九年国庆阅兵时,面对天安门前的壮观景象,有感于祖国的强大,有感于祖国的繁荣昌盛,笔者心潮澎湃,于是乎提笔写下这首日月同辉!释义:红日出于东方而恩泽九洲大地,明媚的月光下华夏万民仰天地同酬,十四亿中华儿女同心协力共同铸就祖国的金秋大业,辉煌映照天宇,全世界人民的赞誉嵌满了天安门城楼。
《将进酒》是李白代表作,好在哪?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作此诗时,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好友元丹丘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创作上五音繁会,气象不凡。该诗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 ,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将进酒》因为文采飞扬,太过于华丽。以致被选入教材,毕竟语文更讲究文字的优美,从整体来看,通篇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音律的魅力。词句中,特别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句,更是全诗最为华美的一句,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
其次,是它有催人奋进的主旨。这首诗原本是一首劝酒歌,不过细细体会,作者却将全诗的主旨暗藏其中,那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作为学生,自然不适合像李白那样豪饮,不过完全可以学习李白的这种精神。在未来的人生之中,迟早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总能克服。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能看出来,满腔的一腔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还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是说他自己也很寂寞,正因为这样他才说“但愿长醉不愿醒”。《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宋朝大批评家严羽赞扬这首诗说:“一结豪情,使人不能 句字 赏摘。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吐蕃的确可以说陪伴唐朝走完一生,两个帝国几乎同时建立,交往争斗几百年,又几乎同时灭亡。唐朝的历史大家比较清楚了,这里就简要介绍和分析吐蕃的兴衰之路。吐蕃帝国的兴衰历程吐蕃帝国可谓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大唐的历史上多次提及和出现过这个名字,而陌生又因为它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史籍流传较少,加上语言文化不同,所以吐蕃如何兴起如何衰亡,大家就比较陌生了。
大多数人对吐蕃的了解都是伴随着唐朝历史记载片段式的记忆。因此我们先来简单捋一下吐蕃的兴衰历程:公元六世纪左右,西藏的藏族先民开始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王国转变。其中最有实力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是生活在雅隆河谷的雅隆部落(也称悉勃野部)。他们不断发展扩张势力,最终在公元六世纪左右扩张到了拉萨河流域。此时的吐蕃赞普是囊日论赞,在他的手中吐蕃帝国的雏形基本形成。
囊日论赞的扩张和奴隶制变革导致了旧贵族的反抗,王室本部和后妃的外戚部族都相继叛乱,连囊日论赞本人都被毒死,刚刚初具雏形的吐蕃帝国面临胎死腹中的危险。但是吐蕃的杰出领袖松赞干布正是囊日论赞的继承人。松赞干布继位后,迅速平定内乱,同时改革政治,继续加快向奴隶制帝国的转变。同时开始兼并四周其他部族走上扩张之路。
真正意义上的吐蕃帝国在松赞干布手中得以建立,松赞干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吐蕃帝国的建立者。这一阶段是大唐和吐蕃两个帝国的初建时期,大致的历史是唐高祖和唐太宗时期(松赞干布在唐太宗登基两年后继承赞普之位,唐太宗去世一年后,松赞干布也去世)。双方总体上来说还是友好和平相处,但是决定这种良好关系的关键性事件之一是公元638年的松州之战,登基九年21岁的松赞干布吞并了周边部族,心态有些膨胀,因为吐谷浑的争夺和唐朝开战,结果唐军主力侯君集的部队还没有抵达战场,唐军就打败吐蕃部队,松赞干布赶紧撤兵谢罪,从此老老实实跟随天可汗李世民混。
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去世之后,唐朝开启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的时代,这一时期吐蕃迎来了一个发展期,唐高宗的主要精力放在击败东北的高丽政权上,因为一直以来的良好关系对西南的吐蕃帝国的扩张没有过多关注,导致吐蕃吞并了吐谷浑。但是消灭高丽政权后警觉起来的唐朝政府开始着手限制吐蕃向河西走廊的扩张,双发爆发多次战争,展开反复争夺,总体上仍然是唐朝略微占据优势。
但是吐蕃吞并吐谷浑所占据的青海地区仍在吐蕃控制之下,唐朝控制的河西走廊等地吐蕃也没有办法侵入。唐玄宗继位之后,唐朝国力达到顶峰,因此也开始了对吐蕃的进攻性策略,以安西四镇为基地,从西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不断进攻吐蕃。吐蕃帝国连战连败,丧失大片领土,此阶段唐朝取得了对吐蕃的全面胜利。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不得不从安西四镇抽调大量军队投入国内的平叛战争。
吐蕃帝国乘势不仅夺回被唐朝占领的青海等地,还顺利占领了河西走廊,彻底切断了唐帝国和西域的联系。占领陇右之后的吐蕃不断蚕食和控制西域诸国,同时也不断袭扰和攻击唐朝。双方爆发多次战争,但除了763年朔方军主动放吐蕃东进导致吐蕃占领唐朝首都长安之外,唐朝军队多次击败吐蕃的进攻。虽然整体上是吐蕃占据进攻态势,而且吐蕃的疆域在此一阶段的确达到了鼎盛,但是基本上没有办法再向唐朝腹地扩张(双方大致上以陇山为界),当然唐朝也无力收回丢掉的河西陇右之地。
连年的战争导致吐蕃国力也迅速衰落,进入9世纪后,唐朝和吐蕃都有强烈的罢兵休战的想法,821年长庆会盟之后,双方进入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是此时吐蕃已经日落西山开始走向衰亡了,848年吐蕃爆发内乱,唐朝陆续收回一些州县(但是因为国力不足,其实大体上是名义上收回,实际控制权不在唐朝中央政府)。9世纪末,在内乱和奴隶起义的冲击下吐蕃帝国瓦解崩溃。
几十年后,公元907年大唐帝国也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盛极一时的吐蕃帝国为什么会在达到顶峰数十年后迅速衰落灭亡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连年的扩张战争严重削弱了吐蕃帝国的国力。吐蕃的帝国的兴起毫无疑问是靠扩张战争的胜利所带来的。从松赞干布时期基本统一西藏高原地区,到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吞并和控制吐谷浑,吐蕃势力进入青海;再到安史之乱后,吐蕃攻占陇右控制西域,疆域达到最大。
伴随着这些扩张不仅仅有土地财富人口等收获,同样也伴随着国力的严重消耗。佛教和苯教的争端严重影响吐蕃政权的稳定。苯教是西藏先民的原始信仰,而佛教则是松赞干布时期引入的新兴宗教。松赞干布试图通过扶持推广佛教来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虽然当时苯教仍是主流,但是佛教的引入和迅速传播,使得吐蕃帝国始终无法摆脱苯教和佛教的冲突。
这样的冲突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思想统治的混乱,而是多位赞普付出生命代价的流血冲突。比如吐蕃分裂前的最后两位赞普赤祖德赞和达玛,一个是因为崇佛被苯教徒暗杀,一个是因为灭佛被佛教徒暗杀。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残酷和激烈的冲突。权臣和外戚的争端导致吐蕃内乱不断。吐蕃帝国从松赞干布建国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内乱。这些内乱往往由旧贵族、权臣、外戚和军事贵族等阶层和王室的矛盾或者互相之间的矛盾引发。
而且这些内乱还往往和上面提到的宗教纷争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血腥激烈。比如和唐玄宗争斗了半个世纪的赤徳祖赞就是被权臣弑杀、而他的孙子辈牟尼赞普和牟如赞普兄弟两个都是外戚权臣家族弑杀;吐蕃帝国的分裂瓦解也是达玛被弑杀后,他的两个儿子在两个外戚家族的支持下将吐蕃帝国一分为二,并展开长达几十年的夺位内战而导致的。
吐蕃帝国的盘剥过重,导致盟友离散、起义频发。吐蕃帝国疆域最大时控制整个西域,东面和唐朝以陇山为界,南面据说到达印度的恒河流域。在这样广大的一片疆域里,吐蕃控制的人口和部族是非常多的,而且因为吐蕃的强大,不少部族也是纷纷归附和与之结盟。但是吐蕃为了应对连年的扩张战争不得不从占领区不断的盘剥物资赋税,从而导致内部起义反抗不断,典型的就是直接摧毁吐蕃政权的张议潮等人的沙洲归义军起义;还有869年左右吐蕃本部的奴隶平民暴动。
另外这种过重的盘剥也直接导致一些盟友的抛弃,南诏本来和吐蕃结盟共同抗衡唐朝,但是后来吐蕃崛起并且在南诏征收高达六成的赋税,直接导致南诏重新回归唐朝的怀抱,还有党项这个后来崛起的民族也是因为吐蕃的盘剥过重,导致党项归附唐朝。综上所述,吐蕃帝国虽然强盛一时,但是频繁的扩张战争导致国力消耗过大,同时内部权臣、外戚等内乱不断,同时又和佛教和苯教的宗教冲突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吐蕃帝国不得不向内部民众转嫁矛盾,加重盘剥,并引发席卷全国的奴隶起义,本就因为夺位战争分裂的吐蕃帝国也就因此而瓦解灭亡了。
失荆州,败夷陵,丢街亭,哪一个对蜀汉影响最大?
从战役失败的影响来看,丢街亭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失利,对于诸葛亮的北伐事业留下了阴影,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可以说,仅仅是一次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战役而已。但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与之不同,给蜀汉带来致命的创伤。究竟哪一个战役影响更大,豹眼认为还是夷陵之战为最。这个问题太大,豹眼不想全面展开,也不想落入窠臼。仅仅从《隆中对》这一战略出发,简单说一下这两次战役的影响。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感于刘将军的诚意,也就推心置腹,高屋建瓴、拨云见日,为刘备制定了谋取天下的军事战略。诸葛亮建言道: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荆州军事位置重要哦,物产又丰富,南到南海,东到东吴,西到巴蜀,这是一个用武之地;益州险阻,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汉高祖就是以此成就的帝业。而荆州之主刘表不能守,这难道是上天要赐给将军您吗?益州刘璋暗弱,张鲁在北面虎视眈眈,蜀中有智之士都在眼巴巴地等待贤明的明君呢。
这几句话说得刘备的心里一动一动的,好不上急?急捞捞地等待下文。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说:将军既然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如果占据了荆、益,西和各戎族,南安抚夷越,东结好孙权,内修政治,静待天下时局的变化。一旦出现机会,就命一上将从荆州出兵宛城、洛阳,您亲自率领益州之众出秦川,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将军。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这番话,不仅马屁拍得好,而且给刘备画了一个天大的馅饼。
听得刘备是满嘴哈喇子流不止。豹眼孤陋寡闻,找不到更多的史料解释刘备如何成为刘皇叔的,窃以为可能就出在诸葛亮这个帝室之胄上。帝室之胄,不就是汉室宗亲吗?是不是汉献帝他老叔,只有刘备自己知道。为了让刘备称帝,在汉献帝还活蹦乱跳的时候,诸葛亮就安排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从这件事来看,诸葛亮在刘备帝室之胄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就毫不足奇啦。
占据荆、益,还能成就霸业,更可能兴复汉室,这对还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来说,是多么大的吸引力哦。之前,刘备只是一门心思要占据个地盘,做一方诸侯。现在有了匡扶汉室的志向,这就高大上啦。刘备开心,也就有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感慨。应该说,诸葛亮很年轻,但很老道,政治智慧和造势能力不是凡人可比哦。但《隆中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在对待东吴的关系上,也就是在荆州的定位上,诸葛亮犯下了致命的错误,这是最终导致襄樊之战失利、夷陵之战惨败的根本原因。
这不是豹眼的观点,豹眼只是非常赞同而已。孙刘联盟固然重要,但毕竟是利益的联合,必将也因为利益的争夺而破裂。荆州在扬州的上游,关系吴国的安危,孙权对荆州势在必得。如果没有荆州,便没有吴国。这一点,刘备、诸葛亮没有充分地意识到,是最终决定襄樊、夷陵两次战役惨败的根源。初平二年(191年),刘表主政荆州时期,为了荆州,东吴集团的奠基者孙坚征伐江夏,江夏太守黄祖败走,逃到岘山。
孙坚追击,中了黄祖的埋伏,被飞箭射中,脑浆逆流而亡。可谓死得很惨,时年三十七岁。年仅十七岁的孙策,安葬了父亲,守孝期满,就哀求袁术把其父的旧部还给他。据说还把传国玉玺抵押给了袁术,这个没有史料记载,并不可信,但为了替父报仇,孙策的确受了很大的委屈。孙策基本平定江东以后,就来找黄祖算账。尽管是有替父报仇的意图,也不排除要抢夺荆州的目的。
没有荆州,东吴就成就不了霸业。这一点,孙坚、孙策、孙权恐怕都很明白。诚如诸葛亮所言,刘表没有大的野心,就想守住荆州,过他的小日子。刘表与孙权屡有交战,互有胜负,也就相安无事。有刘表在,孙吴暂时就是安全的。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刘琮投降,整个荆州归属了曹操。曹操占据了荆州,就卡住了孙吴的咽喉,孙吴的灭亡也就在旦夕之间,这也是孙吴誓死也要与曹操决战的根本原因。
除了周瑜、鲁肃等极个别人外,张昭等人极力主张与曹操议和,实质上就是投降。因为荆州一失,孙吴就失去了屏障,几乎就不能存在啦,这也是主张投降的原因所在。荆州对于孙吴来说,恐怕比扬州更为重要。赤壁之战后,孙权把治所由镇江迁到秣陵,筑石头城,改名建业。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襄樊之战后,曹操封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南昌侯。
随后,孙权就把鄂作为都城,改名武昌,设立武昌郡。之后,孙权也是在鄂称帝,然后迁都建业。从这个过程来看,孙权是逐步把经营的重心向荆州转移,对于荆州那是势在必得。赤壁之战后,鉴于孙刘联盟的存在,孙权暂时还需要依靠刘备的势力来稳固荆州,对抗曹操。一旦孙权缓过劲来,就想讨要荆州。建安二十年(215年),趁刘备取得益州,孙权讨要荆州不成,就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刘备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三万在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由于曹操夺取了汉中,刘备恐怕蜀中有失,不得已与孙权湘水划界。孙权趁机得到了长沙、桂阳以及以前就占据的江夏。刘备暂时占据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与刘备议和后,孙权立马出兵合肥。因为合肥的重要性恐怕要超过荆州,这都是东吴的咽喉所在。孙权暂时与刘备妥协,并不是要放弃荆州,而是有更大的野心。
从孙权屡次征讨合肥无功而返来看,其对荆州也绝不会彻底放弃。只要刘备在,始终对孙权就是一种威胁。尽管有孙刘联盟,但那至多就是一张纸的事。如果曹操一旦与刘备联手,东吴的灭亡就在旦夕之间,孙权不得不谨慎。但刘备、诸葛亮对于孙权势在必得的意图,始终没有足够深刻地认识。总以为孙吴要依靠蜀汉对抗曹操,不敢与刘备真正翻脸。
湘水划界的教训早就忘记啦,而孙权自始至终却没有忘记刘备占据的荆州部分。孙权与刘备在荆州地面上,一直存在摩擦,最终导致了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孙权与曹操联手一起做掉了关羽,最终彻底夺取了荆州。这足以说明,孙权对于荆州是势在必得,不会考虑孙刘联盟,也不惧怕将来直接面对曹魏。孙权真正害怕的是曹操与刘备联手,把东吴灭掉。
襄樊之战的失败,是刘备、诸葛亮一开始就存在的战略错误。由于战略判断失误,刘备、诸葛亮对于孙权趁关羽北伐之际偷袭荆州,毫无思想准备,以至于对荆州没有一兵一卒的驰援,致使关羽惨败,失掉了荆州。再看一下刘备其他主要谋士、将领的态度吧。庞统、法正、赵云等人,都是主张放弃荆州,集中主力北上争夺雍州、凉州和关中,并以吴作为外援,牵制曹操。
这个就不详细说了,就做一个事后诸葛吧。应该说他们的主张要比诸葛亮高明许多,如此一来,蜀国的局势会相当乐观。以此看来,主动放弃荆州,送孙权一个天大的人情,让曹操把战略重心彻底放在孙吴一方。刘备趁机发展实力,等待时机。即便在关羽失掉荆州之后,就此放弃,刘备不要发动夷陵之战,而是精心经营好蜀中。那么,刘备的局势还是有挽回的余地。
至此,诸葛亮才算明白,荆州自始至终就不该是刘备所有。刘备除了在荆州失掉了关羽及数万精锐,没有得到任何利益。诸葛亮意识到了隆中对的战略是先天不足,及时修正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诸葛亮极力阻止刘备伐吴。但刘备依然幻想在诸葛亮隆中对所画的馅饼里,做着美梦,一心想夺回荆州。替兄弟报仇的名义,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刘备夺回荆州是他最大的目的。
这里就不去分析刘关张三兄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义啦。不管刘备出于何种目的,发动夷陵之战,致使蜀汉彻底失去了元气。关羽的襄樊之战,最多是令刘备集团伤筋动骨,还不至于导致毁灭性打击。如果把占据荆州看作是战略错误,那么失掉荆州,也就没有失掉多少战略机遇,最多就是损失了几万人马而已。从这一点来看,夷陵之战失败,远比失荆州对蜀汉的影响要大得多。
失街亭仅仅是诸葛亮北伐事业受到了挫折,并没有很大损失,只是失去了一次战机。纵然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能否战胜曹魏也是个未知数;孙吴对于荆州是势在必得,刘备、诸葛亮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失荆州,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但战略上还是有机会的;但夷陵之战后,不仅刘备病逝,而且蜀汉精锐尽失,基本是彻底的失去了机会。自保自救、维持生存已经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说争夺天下啦。
肖战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与其他娱乐圈明星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对于演艺圈他是个另类,他有完整的学习经历而和演艺圈毫无关系。步入社会却意外的跨进了这个圈子,一切从头开始,用短短四年从实践里把自己培训成了演员和唱跳俱佳的歌手,这是努力和天赋结合的成果。这样的人我相信在任何领域都会出类拔萃,他选择了他人生的方向,这一路有艰辛和汗水同时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大学毕业后他有短暂的社会实践过程,他做过乙方,这锻炼了他和人的相处方式。
考古他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礼,他是个非常“懂”礼的人,把“礼”用的淋漓尽致。他的礼体现在他身边不同阶层的人身上,素人到名人未成改变过,很难得。任何人和这样的人相处都会很舒适,很有亲和力。所以当他用一部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后可以圈粉无数,人品更让粉丝死心塌地。娱乐圈每天都是新人辈出,短暂霸榜容易,持续性霸榜超难,他却做到了。
汉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有四个大敌,匈奴、突厥、蒙古、女真,为什么汉人打赢了前两个却被后两个民族给征服了?
汉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用文字记录了历史,著有《竹书纪年》、《春秋战国策》、《史记》、《二十四史》、《六经五艺》等名著,记录了完备的历史信息,受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影响,时盛时衰,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老子《道德经》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淮南子·人间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孟子》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大汉民族源于三皇五帝、夏商周及春秋战国诸夏,历经秦汉、唐宋、明今,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人口规模超过13亿,足迹遍及地球的角角落落。自秦始皇统一天下,汉高祖刘邦巩固中央集权制,形成汉族,控制了九州四海的大部分土地,汉风吹的胡尘残。
秦汉、唐、宋、明坐享数百年的安逸,朝政腐败、大臣飞扬跋扈,中央集权名存实亡,无力统一集合全国之力抵抗外敌,被打垮很正常。犹如现代社会的超级跨国垄断企业,辉煌数十年后,丧失竞争力轰然倒地。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与身患残疾的巨人一样,自己无力改变旧状,只好由外部势力重新放火烧荒,剪除陈痾,革故鼎新建立新政权,草原游牧民族替华夏扫清了妖魔鬼怪,自身也葬身在中原大地,匈奴逃亡欧洲摧毁罗马帝国建立匈牙利、突厥逃亡后经历数百年建立奥斯曼帝国即今天的土耳其,蒙古人逃离中原、蓝玉在呼龙贝尔大草原歼灭北元精锐仅仅俘虏7万老弱病残即今天蒙古人的祖先,满族入关30万、迄今为止仅有1000万,而今天汉族超过13亿,华夏依旧是华夏,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吗?。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一位茶叶店女老板,和我聊心的美妙奇妙奥妙。说的颇有几分道理,我又买了她三饼普洱。这位茶叶店的女老板清姿卓越,逸雅宁馨,兰心蕙质。除了生意做的并不好,其他都挺好。我常常去帮她买茶叶,与她常有交谈,发现她说话挺有意思。有一次我看到她捡了一朵鸡蛋花放在她的茶桌上。我就问:王阳明的那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她说:你要搞懂这个,从字面上永远都无法真正理解,即使别人说的清清楚楚也没有用。
至于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之后又有什么用,能对你的智慧或者生活能起到什么作用,这就更难说了。有许多人对王阳明心学非常感兴趣,把他推崇的很高,但是具体是拿来干嘛的,却众说纷纭,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最后其实大多数都是拿来充谈资了。可是这句话对我们现实生活中或者说日常的修行中,还是有点帮助。我说:那有什么好处呢?她说:一个人如果真正洞察了生灭这两个字,可能会拥有一个比较自在和清静智慧的人生。
有许多事情的生灭我们比较熟悉,比如说一个肥皂泡刚吹起来,大概几秒钟就破灭。天空中的一朵乌云,也可能就几个小时就消散了。一朵花长得再娇艳,它最终还是会凋谢,这种生灭的现象谁都能够观察到,并且都能够理解。因为这种生命的生灭现象非常短暂和明显,我们能够居高临下的随意的看到。可是还有许多生灭的现象,因为过于快速或慢速,我们反而无法全部观察到或者体会到。
比如自己这一生从生到死这一场生灭,又比如一段亲情和爱情,一场事业,因为这些东西的聚和散从生到灭的过程稍微长一点。就因为这个长短的区别,让我们对他产生了很多执着。还有些生灭过于快速以至于表面上我们看不到,如大海大江,我们只看到波涛汹涌澎湃,却不知道微细的生灭其实在里面包涵。庄子讲故事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朝菌在一天之内就经历了生死,所以它根本理解不了日夜分别。我们有时候活得挺像庄子口里面的朝菌和蟪蛄,眼光格局就是卡在那一个范围出不来。因为这些聚散分离得失而产生很多的烦恼痛苦。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灭呢?生灭是一切事物的自然规律。在佛法里面有4个字形容所有事物的这一过程叫做:成住坏空。成住坏空这4个阶段是连续不断的。
这个连续不断就是道家讲的,生生不息。实际上生命的过程就是生生不息。就如我们的欲望,念头,思想,都在生生不息的轮转。如果你看看我们自己的呼吸就是这样。一吸一呼,这就是生灭。在面对呼吸这样的生灭的时候,我们根本不会去在意你吸进来呼出去有什么特别的大不了。可是这个呼吸一旦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那么又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这样的一呼一吸呢?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在支撑着这样的生命动能呢?换句话说是什么样的大造化能体,能够实现,当我走到花面前看这朵花的时候,我能看到花的颜色,闻到花的香味,感受到花带给我的精神愉悦并且同时体验到我和花的存在。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生一生二三四万物的道。就恰恰是这生生不息的万物演变的本质之体。可是一个人如果不去修行,也没有去体会观察这样的事情和逻辑 ,会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个生命功能这么奇妙。我们为什么能够吃东西这么香,看得到这个世界的五颜六色,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所以我们要来做抽丝剥茧,去剥开无明,看到本来的真相。
王阳明给出一个答案是心。六祖慧能给出的答案也是,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我说:那到底什么是心呢?她说:走到这里应该暂停了,不要去执着问什么是心了?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用七个处位问阿难心在哪里?阿难都无法确切的回答认同,你用思维去思考这个,永远都得不到精准的答案。所以古人常说心需要去悟。王阳明说心需要去磨,去哪里悟?去哪里磨?当然是去你生命当中。
或许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吧,因为我们有一场大概七八十年的生灭过程。我们携带着天然的灵性赋予我们的生命功能。敏锐的感官感受和觉察力和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际遇。可以说我们绝对不是来吃喝玩乐的,我们也不是来争夺名利享受豪奢生活的。我们是来体验生命的美妙奇妙奥妙的。我们是来抽丝剥茧完成蜕变的。我说:为什么有美妙奇妙和奥妙呢?她说,当你品尝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享受着感官带来快乐的时候,这些都是很美妙的。你能活着感受世界和自己存在,不论苦乐,其实都是一种美妙。只要你不执着不紧紧抓住不放,你就能在苦与乐美与丑之间。在这些分别的影尘环境里面感受到生命的美妙。要知道这些东西不容忽视。有许多人说要修行,要丢开一切感知的东西,这是错误的观点。感知的东西并没有错,是你内心的分别导致了它们影响和左右了你。
人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拥有极其丰富的感官感知和灵魂感知。这些绝不是凑巧的,不是买1送1附赠给你的,这是天地的造化。我们要正确的去面对这样的状况,比如我们看到一朵花的时候。我们的灵性能够让我们充分的感知这朵花的颜色和这朵花的香气,以及他花开花落和他周遭环境景致不同所带来的种种心理反应。你仔细的想想这一个事情,难道不觉得这很奇妙吗?如果你不去看这朵花,它到底存在吗?它是不是在一个空的境界中才能呈现出来。
而我们又是不是在一个空的境界中才能去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凋谢。也就是说所有东西的成住坏空都是在这个本来不生不灭的空的境界里,这个镜子里面去显现出来的。如果你能够细细的体会到这个逻辑,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非常奇妙,你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感官反应都很奇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存在是因为你存在。你存在是因为你的心存在,你的心在运作,而你才能有生命力在运作,你才能感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因此而存在,除此无他了。
这就是奥妙。所以美妙奇妙奥妙。都在你和这朵花上面。我说:原来是这样的,可能平时我们一般人也不会去细想为什么我们还活着,她说:是,我们活着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需要依靠我们吃什么赚了多少钱,获得了多少社会名声,名片上印了多少头衔,穿了一些什么品牌的衣服,开了一台什么类型的车,或与某人的一种关系,都用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我们真的存在过吗?用这些都能真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吗?不一定。
真正深入很平静的,很理智的去体会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存在,是怎么样的存在,本来就是很傻的事情,谁会去做这种体验?但是只要你肯去体验,你就会慢慢的搞清楚你的烦恼,你的痛苦,你的妄念,你所执着的东西,其实无非也和你看到的这朵花一样,它总是在生和灭当中。而这个生和灭,却是因为你有一颗心去感知才能够存在。也就是说,你的一切都因为你的感知而存在,那么你为什么要去执着你自己感知才有意义,这些本来并不真实的生灭呢?你不去感知它,你的心没动的时候,它本来就和你一样,是归于万法俱寂的本体。
正是因为你在动心,你在动念,你在感知,你在努力,它才存在。而恰恰是因为你还更进一步去执着,它才影响你,它才左右你,它才控制你。学佛的人说(对境不生心)就是很有功夫境界了。实际上真正对境可以不生心,是因为洞察了外境的生命无常,洞察了外境如梦如幻的本质。我向她作揖说:你别再说了,我下次再慢慢听,现在我要帮你买茶叶,滞销的普洱茶来三饼。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