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特战的作战更复杂,需要更多面。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弹道导弹直接命中航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了。真实的高轨道卫星照片是这样的,需要放大数十倍才可以看到针尖大的一个小点,来估计是不是航母。在二战中往往会出现航母对航母的作战方式,一旦发现敌方航母,己方就会派出大量攻击机进行打击,敌方亦然。
钻地弹是如何钻地的?
图注:美国巨型钻地弹,它的高强度合金外壳内装两吨烈性炸药,使其有能力摧毁地下60米深的堡垒钻地弹一般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侵彻战斗部是进行钻地的关键部件,主要由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由于采用了触发延时引信,当战斗部撞击目标后,引信中的雷管最初并不发火,而是经过300毫秒以上的延时才发火,并进而引爆战斗部。
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钻地弹触地后不炸,又为钻地弹钻地预留了时间。就像将铁钉钉入木板需要铁锤助力一样,钻地弹也需要足够的能量推动它向地下钻。通常,这股能量来自钻地弹载体中火药燃烧所产生的巨大动能。一般情况下,高速运动的钻地弹到达地面后,其高硬度壳体能依靠这股巨大的动能,顺着尖锐的弹头方向继续向地下钻去。这种钻地方法被称作动能侵彻法,采用这种方法,钻地弹最深可钻到地下26英尺(7.92米)处。
钻地弹还可采用复合侵彻的方法钻地,即先由速度高达6000米/秒弹头破片冲破混凝土等硬目标后形成一条孔道,然后主侵彻战斗部在动能的推动下继续沿此孔道钻地。复合式钻地弹一般可先侵彻9~10米土壤,接着侵彻3.4~6.1米的混凝土层。采用复合侵彻的钻地方法可以有效克服普通动能钻地弹弹径小、容易产生弹道偏转或跳弹等缺陷。
我国的东风-15C就是一款钻地弹道导弹,它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东风-15的单锥形改为采用了拉长圆柱体外观战斗部,长约2至2.5米,有人甚至为这枚导弹起了一个形象的绰号——“钉子”。 东风-15C这种独特战斗部非同一般的外观背后,蕴藏着非同一般的特殊作战能力,它主要是用来对敌方掩体、钢筋混凝土加固的永久工事、地下设施和地下指挥中心进行深度侵彻打击。
水泥弹是什么,威力如何?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前段时间法国打利比亚的时候有一条新闻特别有意思,是说法国空中力量因为出动作战架次太多,把弹药都打光了,于是开始投掷“水泥弹”,网上便开始热炒现代战争对军火的消耗有多么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水泥弹究竟是什么东东?今天虎哥就给大家仔细分析分析。其实水泥弹并不是指用水泥制造的炸弹,而是带有精确制导系统重达300公斤的水泥实弹,它有着跟实弹一样的体型和相类似的弹道。
但是以水泥替代炸药,是航空兵日常训练中用来代替实弹的训练弹。众所周知,利比亚战场局势复杂,战斗人员和平民混杂,甚至有的军装都不穿,也分不出来到底是民还是匪,常规炸弹的杀伤力太大了,一发下去有没有消灭军事目标先不管,底下肯定是糜烂一片,平民的伤亡是少不了的。为了顾忌国际舆论和国际影响,法国人所考虑的是如何降低、减少杀伤范围。
导弹打航母和航母打航母,哪一种方法更靠谱?
主要说的是弹道导弹吧?目前还没一艘航母被导弹打沉,然而,到现在为止一共有42艘航母沉没。我们先撸一遍。有19艘航母在空袭中沉没,占所有沉没航母的42.2%,这是最大的一个比例。在二战中往往会出现航母对航母的作战方式,一旦发现敌方航母,己方就会派出大量攻击机进行打击,敌方亦然。这些案例中最著名的就是中途岛海战了,当时日本有四艘航母,而美国有三艘。
但由于日本的侦查手段较差,美国得以先发制人。在发现了日本航母后,美国派出了攻击机进行打击。几分钟内,日本的三艘航母被俯冲轰炸机击沉。而在第一波攻击中幸存的飞龙号航母上的战机得以起飞,也在瞬间击沉了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只可惜战局在开始前的10分钟就已经锁定了胜负,飞龙号在第二波攻击中也被击沉。翻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19艘被空中打击至沉的航母全部集中于二战中。
当然了,现在或许大家会说,二战是各种飞机发展的黄金时期,航母不敌飞机主要是因为航母或者海军编队的对空防御并没有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程度。但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超军旗战机曾使用飞鱼导弹对英国的无敌号航母进行打击,只不过由于识别的原因被大西洋运送者号货轮顶缸。这里就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携带导弹的战机威胁航母编队还是有着很大的风险漏洞的。
其次,航母多殒于潜艇的打击,历史上17艘航母被潜艇击沉。占航母损失的40%,这是第二位的损失。目前潜艇的最大战果是击沉了日本7万吨的信浓号航母。仅仅四枚鱼雷就断送掉了满载排水量7万吨的巨舰。最后,还有一部分航母被在各种实验中被击沉。这里就要说的是德国巨舰齐柏林伯爵号航母了,这艘航母一直没有真正完工,后来德国战败后成了苏联的战利品。
在苏联被改名为“浮动基地101”号。1947年8月16日被用于苏联研究如何击沉航母的实验,据资料称成果颇丰。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苏联认为航母是海上浮动的棺材,摒弃了自身的航母发展计划;同时让苏联有了针对于航母的攻击方法,例如发展出了Tu-22这样的轰炸机。Tu-22的思路很简单,高空高速突防,将非制导炸弹直接“甩”到航母巨大的舰体上即可。
而后的Tu-22M则是更进一步的装备了威力更大的远程对舰导弹。在现在来看,打航母的最好方法依旧还是空袭。为什么空袭是最好的方法?导弹不也是从空中落下的吗?这里就得说弹道导弹的打击时滞问题了。一枚弹道导弹飞行3000公里大约所用的时间是15分钟-22分钟。在这段时间内航母可以行驶大约20-30公里距离。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不是导弹吗?导弹是可以追踪目标的!这样的想法过于——狭义,弹道导弹的“导”是精确的执行航路设计而已,对目标的直接追踪其实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真实的高轨道卫星照片是这样的,需要放大数十倍才可以看到针尖大的一个小点,来估计是不是航母。而我们看到的大比例航母照片的确是有这种是低轨道卫星拍摄的照片,但问题是——低轨道卫星对地球做的是一个扫描操作,一枚卫星虽然可以不到90分钟围绕地球转一圈,然而,这种旋转是和地球有个交角的。
如果一枚低轨道卫星要想重临空一个相同的地点,大约要过682天。这自然不是能够追踪军事目标的手段了。利用导弹上的探测器探测航母可行不可行?试过,没太大用!很多人都认为咱们的DF-21是第一个被设计用来打航母的导弹,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中国的世界第一都是自嗨出来的。第一枚设计用来打航母的导弹自然是苏联的。
作为导弹魔教的苏联是有一颗用导弹解决一切的梦想的。所以就有了R-27K导弹。就是这货。很多咱们所说的DF-21D打击航母的示例图片,例如:上面的俄语并不是俄国人说中国的导弹,而是用俄语说他们自己家的方案。R-27K上面有一个可以展开的十字形无线电寻的器。在导弹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展开,用遥感的方式来寻找海面上的金属物体。
然后通过姿态修正发动机使得导弹的轨迹进行小范围修正。最后在再入段释放导弹弹头以既定轨迹进行攻击。弹头释放后,这个遥感装置就留在太空中。所以在末端是无法制导的。这样自然精度就不够了。想一下俄国人的做法——“精度不够核弹凑”,自然后期发展型的R-27K就都装了核弹头。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弹道导弹直接命中航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了。
王者荣耀中,一看队友选哪个英雄你就觉得是坑?
王者荣耀玩家最怕队友选的英雄(坑)?鲁班七号鲁班七号是王者中的射手英雄鲁班,作为一个超远距离的射手,输出能力自然是超级强大的,在团战中鲁班的群体伤害更是不凡。但是鲁班的缺点也同样的明显,要知道鲁班没有任何的位移技能,血量也是特别的低,移动速度慢,所以鲁班是一个优势和劣势很明显的英雄,鲁班是一个需要玩家拥有强大操作意识的英雄,当然很多情况下看见队友选鲁班都是一个“坑”。
姜子牙其实姜子牙这个英雄在峡谷中还算强,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一个团队增益类英雄,要知道很多情况下玩家排位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虽然姜子牙能帮队友在前期建立优势,但是,到了路人玩家手上,哪怕你自己节奏很好,队友也未必肯配合你。庄周庄周是一个在路人排位里被很多玩家嫌弃的辅助,因为庄周这个英雄虽然能解控,但自己没有硬控,敌人过来抓你家的射手该杀还是会被杀,庄周的保护能力略逊色于其他辅助。
卡哇伊“封神”之战,猛龙队史首进总决赛!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雄鹿到嘴的鸭子飞了,提前赢下2场后连输4场,本场比赛猛龙也是落后3节,最后在第四节完成反超,最终以100比94拿下胜利,伦纳德得到27分16篮板,字母哥21分11篮板,猛龙大比分以4比2成功晋级总决赛。本场比赛不管怎么样,范乔丹已经完美的证明了自己,上半场又是在关键时刻命中关键三分,在雄鹿最迷失的第二节,范弗里特连秀操作,不仅在三分线外4投3中,还有一个十分亮眼的传球,帮助伊巴卡扣空篮命中。
下半场虽然得分不多,但是在第四节开始那几个传球,尤其是单打之后的强投三分真的很长气势。总结全场比赛,雄鹿的表现可圈可点说实话雄鹿虽然领先,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在进攻端,他们上半场的内线得分仅为7分,幸好今天在外线的命中率比较好,上半场就命中了9记三分球,除了布莱德索的出手有些犹豫外,其他球员的命中率都还不错,只是这样的打法并不是雄鹿最杀人的打法,也很难打到猛龙防守的软肋,因为大家都知道,雄鹿的防守反击,字母哥大步流星的冲击是猛龙无法防住的,在下半场也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当雄鹿开始打出反守反击后,猛龙的犯规犯规麻烦就来了,他们在退守时的表现,确实比较差,字母哥的推进让他们束手无策,这也让刚刚追上的5分差距,被瞬间拉大到13分。
因此猛龙对于字母的防守还是半场进攻,即使字母投进2记三分,但猛龙还是放投不放突,这样的策略让雄鹿整支队伍的进攻节奏不是那么的熟悉,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在第二节会有迷茫的那段时期(连续5投不中,给予猛龙追分的机会)。当然能够帮助雄鹿保持领先的功臣不能忽略伊利亚索瓦,像系列赛第二场一样,伊利亚索瓦的表现堪称神奇,在上半场3分3投2中,拿到9分6篮板,在防守端还造成了伦纳德的进攻犯规,让伊巴卡连续犯规,可以说用一击之力帮助雄鹿迅速取得领先。
可是无奈,猛龙有伦纳德啊伦纳德现在已经是可以和杜兰特分庭抗礼的球员,他的全能,他的冷静,真的让雄鹿有点很头疼,这也是为何雄鹿队开始就包夹小卡,赛前大家都说,雄鹿不该包夹伦纳德,这让猛龙其他球员尤其是范乔丹投出了自信。可他能力值得享受这样的代价,超巨就是超巨,他的进攻手段太多,一个挡拆之后就可以拔起投篮,在第三节末端一波进攻高潮,直接将比分从落后15分追到5分,这为第四节的反超比分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写在最后今天的比赛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了雄鹿的弱点,字母的缺陷,一旦被控制住内线,即使领先10分以上,他们的比赛也还是不稳,在比赛最后的第四节他们才幡然醒悟,开始重点打内线,很明显的一个道理,内线有了优势,外线三分才能投的更轻松,命中率也更高,雄鹿没有更好的利用“死亡五长”反而被猛龙的“三控卫”给带着打外线,真的不应该。
王者荣耀甄姬胜率一般却上场率极高,她厉害在哪里?该怎么玩?
在游戏中,法师英雄的主要贡献在于输出和控制,通过输出降低对手的血量值,并以此降低己方队友收割的难度,而控制则是为了更好地衔接后续伤害,并为队伍中的其他输出英雄创造出输出的机会。游戏中输出和控制兼并的英雄并不多,但是能够以团体输出与团控相结合的法师却是少之又少!而甄姬便是这样的一位的法师英雄!目前甄姬的出场率为27.01%,胜率为49.9%,从数据上看,甄姬并非是一位玩家们上分的首选英雄,虽然其出场率很高,但是其胜率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甄姬的胜率一般,为何出场率却很好高呢?在王者荣耀中,甄姬是一位操作非常简单的英雄,特别是低分段位的时候,使用甄姬上分不会显得有太大的阻力,其技能简单但是却能打出高额的伤害效果,其主要的控制技能也是和伤害相互衔接在一起的,所以在打出控制的同时会直接的打出可观的伤害。游戏中,一位操作简单且又能打出可观伤害和控制效果的英,对于新手玩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玩家们选择甄姬上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甄姬技能的伤害效果对装备的依赖性并不高。由于甄姬技能的伤害主要是以持续伤害为主,而伤害的效果和等级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技能中也加持了一定的AP百分比加成,但是其效果在前中期并不明显。所以在对局中即使经济并不理想,在前中期也没有拿到多少的击杀数,但是通过后期团战与队友的密切配合,还是可以打出可观的伤害。
甄姬胜率持续走低,其原因主要在于英雄的操控性和主要的劣势点,在单排的时候越来越难把控!甄姬的控制和输出主要是依赖于被动与主动技能的衔接,所以提高技能的命中率且保证技能输出的连续性就可以将甄姬这位英雄的贡献提升至极致。甄姬技能伤害高连续性强,三个主动技能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释放,虽然1技能的命中需要有一定的预判意识,但是2、3技能却可以通过锁定和指定的方式保证有效的命中。
以上这些是甄姬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但是游戏中的任何一位英雄都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甄姬自然也不例外!甄姬技能在团队贡献中的权重非常之高,在面对单个敌方英雄的时候,技能命中与非命会直接形成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旦技能出现了空白,那么甄姬的贡献值基本上就会为0!防御能力的匮乏又缺乏保命技能,在实战中对玩家的走位意识要求非常高,如果不能保证生存,那么很容易使队伍形成4打5的局面。
技能效益高,前期能够获得可观的优势,但是极容易被对手针对。甄姬的厉害之处解析一位英雄的构成,除了英雄的背景故事之外,还有这位英雄的技能,而要了解一位的英雄的优势点,也只有通过技能才能才能得到全方位的剖析。一、甄姬技能解析被动技能:凝泪成冰通过技能连续的攻击同一目标,在第三次之后目标将会进入1秒冰冻状态,进入这个状态还会承受一代那个的法术伤害效果。
被动技能是甄姬主要控制技能之一,同时也是衔接技能打出额外伤害效果的核心机制。在前期2级的时候,甄姬就会进入一个压制期,通过1、2技能命中对手可以很好的打出冰冻效果,无论是清理兵线还是对目标进行消耗,其都可以轻松的办到,虽然1技能在命中的时候有一定的延迟,对于一些拥有位移技能的对手来说,1技能的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是2技能却有直接锁定的效果。
甄姬技能的冷却时间本身就比较短,所以即使是在前期,其也能在短时间内凭借2技能触发出冰冻效果!细节把控:衔接出被动效果,主要依赖的是2技能,所以每次使用的时候最好是在对手深处小兵或者野怪的周围时使用,以此才能更好的触发被动效果。被动的冰冻效果是衔接大招的最佳技能,直接的丢出大招并不能很好的留住对手,所以为了保证大招的完整性,需要提前的叠加出被动buff。
1技能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预判才能更好的命中对手,而被动效果触发之后可以直接的冰冻目标1秒时间,而在这1秒的时间内使用1技能命中对手已经完全足够了。1技能:泪如泉涌向指定的位置发动攻击,命中对手后可以打出高额的伤害效果,并将目标击飞1秒。此技能机制比较简单,唯一的把控点在于命中率,而在实战中这个技能的使用点可以是衔接被动的冰冻效果,也可以直接的先手命中对手磨掉目标血量值,同时也可以在使用大招之后通过1技能的高额伤害效果完成对目标的最后收割。
细节把控:1技能的范围有限,但是同样可以打出范围伤害,且能打出小范围的团控。使用1技能,预判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能够有效的提高1技能的命中率,那么甄姬后续的伤害技能就能有效的衔接起来。后期1技能的冷却时间非常短,可以凭借此技能在视野空白的时候用于视野的试探,能够有效的防止对手突袭。2技能:叹息水流2技能可以说是甄姬的一个核心技能,其具备弹射效果,可以在多个目标之间进行弹射(每个目标只能命中2次,且最多只能 命中6个目标),在每次命中的过程中都会触发一次伤害效果,并且每命中一个目标都会触发一次被动被效果。
2技能可以是甄姬的一个先手输出技能,在降低对手的血量值的同时叠加出被动印记,以此便可以将被动的冰冻效果更好的触发出来。2技能的攻击范围广,如果在1技能无法保证收割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的使用2技能的锁定效果,实现远距离收割。细节把控:在游戏中,如果是面对单个的目标,2技能的效果并不能完全的施展出来,所以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把控一定的时机。
2技能可以很好的衔接1、3技能,特别是在团战的时候,如果能够将2技能的伤害有效的输出在更多的目标身上,那么大招的伤害便可以更完整的输出在对手身上。在前期对线的时候,使用2技能最好是命中兵线的最后一个小兵身上,以此可以更好的打到敌方英雄身上(2技能的使用是可以选择目标的,但是这样的使用并用去的一定的时间,比较适合前期对线和后期)。
大招:洛神降临此技能命中对手后可以在目标英雄的位置旁生成一个持续5秒的水域,此技能的伤害拥有两个部分,其一是直接命中的的伤害效果,其二是水域造成的持续伤害,其每秒触发一次伤害效果。大招的控制效果也分为了两个部分,直接命中时可以降低目标1秒90%的移动速度,而水域命中的时候可以触发2秒50%的移速缩减。
此技能伤害效果比较广泛,如果能够在团战的时候能够命中更多的敌人,不仅可以衔接出多套伤害效果,还能为队友创造出有利的输出环境。细节把控:大招覆盖的面积广,但是在丢出的瞬间并不能直接的生成水域(生成水域需要有两个条件,其一是技能的最远攻击距离自动生长,其二是直接命中敌方英雄生成)。在使用大招的时候,需要快速的衔接2即鞥和1技能以此才能保证大招的完整性。
在团战的时候或者支援其它线路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大招命中对手,并以此提高收割目标的可能性。技能特点总结:通过以上甄姬技能特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甄姬的强势之处在,甄姬的控制和持续伤害是其最为强势的一点,而就凭借着这一点,便能在前期的时候快速的获取到线权优势,虽然甄姬在中期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非常难过渡的阶段,但是在后期的时候,却能凭借着技能的持续输出能力,为整个队伍提供输出和控制的贡献。
甄姬的玩法技巧玩好甄姬的关键就在于前期中期的把控,虽然其对装备的依赖性并不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装备就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在使用甄姬这位英雄之前,还需要保证拥有一套完整的出装和铭文选择思路。【甄姬铭文推荐】10心眼、10梦魇、10狩猎/10怜悯、10轮回、10圣人选择第一套铭文比较适合专注于高爆发输出,此套铭文是目标甄姬使用得比较广泛的一套铭文,主要是属性是以法术穿透为主,通过提升甄姬单次伤害的穿透效果间接的提升总体伤害。
甄姬的技能主要是以高基础伤害搭配适中的AP百分比加成,如果选择高额的AP攻击力,并不能很好的提升甄姬的输出能力,所以选择一定的法术穿透,可以在前期的时候直接的提升甄姬技能的伤害效果。选择第二套铭文比较少见,但是选择这套铭文,可以综合甄姬技能的伤害,虽然并没有法术穿透的效果好,但是凭借怜悯提供冷却缩减和轮回提供的法术吸血却能在保证甄姬血量的续航能力。
【甄姬出装推荐一:持续输出流】冷静之靴、圣杯、痛苦面具、回响之杖、博学者之怒、辉月此套装备的主要的是承接甄姬的第一套法穿铭文,通过装备的冷却缩减效果提高技能释放的频率,前期以圣杯为主,主要保证频繁的使用技能保证被动能够有效的触发。冷静之靴和圣杯,在后期或者大后期需要快速拉开对局优势的时候,可以将这两件装备直接的替换成为秘法之靴和炽热支配者。
以此保证续航的情况下,提高输出能力。甄姬装备的选择主要是以其持续输出和连控效果的特性搭配出装。后期的时候选择一件博学者之怒主要是全方位的提升输出能力。甄姬的防御能力并不强势,在实战中甚至可以用一个弱势去形容,所以在后期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件辉月保证后期的持续输出能力。在后期团战的时候,队伍的中一个人都不能少,如果甄姬优先崩塌了,难么队伍就有可能被一波拿下。
【甄姬出装推荐二:爆发流】秘法之靴、回响之杖、痛苦面具、博学者之怒、虚无法杖、贤者之书此套装备比较适合搭配第二套铭文使用,在拥有基础冷却缩减的加持之下,不仅可以保证输出的频率在线,还能直接的使用技能打出高额的爆发伤害。前期优先选择一件秘法之靴是为了弥补铭文在法术穿透方面的空缺,而接着出的回响之杖是为了保证快速的进入技能伤害的一个小爆发阶段。
在中期阶段时,甄姬的生存和发育都是比较困难的,一旦前期拿到了一定的优势,那么其定会是对手所针对和压制的对象。所以在这个阶段除了防御装之外,便是继续的提升伤害能力,以此在中期小规模团战中拿下更多的优势。后期的时候以虚无法杖和贤者之书大弧度的提升甄姬技能的爆发力度。选择此套铭文,需要查看对局的节奏和对局的优势,如果后期的优势比较明显,那么可以选择正常的衔接虚无法杖和贤者之书,如果对局的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可以选择一件保命装。
【甄姬实战打法攻略】①前期的时候,需要快速的拿下线权优势,并获得输出的主动权,在完成兵线清理后可以快速的支援其它线路甄姬因为被动技能也具备一定的伤害效果,所以即使在2级的时候就可以打出可观的伤害,因此在2级之前需要保证拥有充足的血量值和蓝量。如果遇到对手是具备位移技能的对手,那么此时就需要以2技能衔接1技能为主,当对手在兵线附近时快速的使用2技能打出伤害并衔接被动印记,节奏使用1技能预判对手的走位打出双重伤害效果。
前期的时候使用甄姬需要合理的借助兵线,既要快速的清理兵线又要通过兵线持续的消耗对手,虽然看似比较矛盾,但是对手前期的发育同样是依赖于兵线发育,所以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甄姬还是很容易拿下前期优势的。在4级之后,使用甄姬支援其它线路是必须要进行的一件事情!支援的时候,可以优先使用2技能打出两层印记,并以此快速的衔接大招和1技能。
甄姬前期技能的额冷却时间并不长,就拿第一套装备来说,即使拥有圣杯的加持,但是由于受到等级的限制,一套技能丢出后还是会进入技能空白期,所以这时就不要在意输出的完整性了。②中期主要以小规模团战为主,使用甄姬能支援则支援,如若不能可因地制宜采用就近原则,以推塔和侵占野区为主甄姬技能伤害主要是以持续输出为主,虽然一套技能的总伤害效果也可以和一些爆炸型的法师英雄媲美,但是单独的从秒杀上分析,其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虽然甄姬对装备的依赖性并不高,但是对局的节奏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对手的防御得到了提升,而甄姬的伤害还是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其同样不能打出可观的伤害效果的。因此,在中期的时候还是得不断的获取经济为主。由于甄姬缺乏位移技能,而且移动速度基础值并不高,所以在支援的时候并不及时的赶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玩家们可以直接的采取就近原则,当敌方的中单或者刺客英雄视野暴露的情况下,那么对手对甄姬的威胁性就直接的降低了很多,而这个时候就是甄姬带线破塔的最佳时刻。
中期的时候受到的遭遇战是最多的,而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可以优先的使用1技能放置在身后,对手靠近时可以快速的使用大招衔接2技能,此时就可以借助对手完成反击。③后期是使用甄姬的一个关键期,也是突显甄姬这位英雄实力的一个最佳时间段,通过技能的之间的相互衔接可以为队友创造输出可观的输出环境,并为对手造成剧烈的打击。
甄姬技能的范围性和团控效果,在团战的时候可以将技能的效果放大至最大化,所以一旦到了后期,玩家们使用甄姬就需要进行跟团作战持续的carry。后期的时候需使用甄姬需要借助地形对敌方英雄造成措不及防的感觉。例如:在后期打团的时候,如果对手迟迟不抱团,主要以分带的战术牵制己方打团,那么此时可以借助队友故意的暴露出视野,通过击杀大龙,将视野暴露给对手,而此时的用意并非是拿龙,通过中路河道边缘的草丛司机gank对手。
④甄姬的连招技巧不能乱,需要以衔接被动为主,使用2-3-1触发被动且保证大招伤害的完整性甄姬的技能伤害固然可观,但是无论如何也必须得保证技能的命中率,通过先手使用2技能的主要原因在于叠加出被动效果,如果先手使用大招,对手很有可能会借助位移技能快速的脱战,而在后期团战的时候甄姬的大招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一点出现空白,对手很容易借助这个时机快速的碾压一波。
⑤如果在支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招先手打出减速效果,因为有队友的存在,大招的完整性就可以被暂时的忽略在与队友支援的时候,甄姬除了要保证拥有足够的血量值之外,还得保证能够使用技能很好的留住对手,所以这个时候主要的目的是减速留人,虽然2技能拥有锁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打出控制,而1技能的命中需要有通过一定的预判,所有就只有通过大招的直接覆盖才能更好的留住对手。
英雄总结甄姬的技能伤害高,控制能力稳定,但其防御低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硬伤。而在对局中,玩家们除了选择保命装之外,便只有依赖于队友和自身的走位了,所以在使用甄姬单排的时候如果出现队友极度不配合的情况,并在后期的时候不配合打团。那么甄姬前期的优势以及后期的团战优势就会被直接的浪费掉。所以,甄姬的高出场率低胜率的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甄姬这位英雄的弱势区域而造成的,或许更多的原因还是在于玩家们对配合玩法的认知并不是特别的清晰,特别是在单排的情况下,“自闭”的玩法使得开局就会出现劣势的情况。
甲午战败让李鸿章一人背负骂名,对此你怎么看?难道慈禧、光绪就没责任吗?
谢谢邀请!甲午战败后让李鸿章一人背负骂名,你认为慈禧和光绪有没有责任?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西方列强的肆意横行,明治维新后的曰本也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将扩张作为他们发展来源,发动侵华战争,突袭兵船,绕我边民,烧杀掳抢,无恶不作。然而作为北洋统帅的李鸿章却下令守军官兵,不要严守防备,其目的还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直观些就是为自己保存实力,采取不抵抗行为,日军还未到,手下官兵早已阵逃,致使旅顺2万多人死于倭寇之手。
而且甲午海战是日本进入我国的唯一通道战略方式,对于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和战略重点,李鸿章却采取不抵抗行为,更加纵举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和猖狂,他的这种不抵抗行为的错误,足以让后世捶骂千年,作为将领的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但作为清朝的最高统治实权者,慈禧却负有更大的责任,李鸿章的不令守军严防,最大程度还是与慈禧对日妥协有关,黄海大战后,清政府在慈禧授权下,妥协退让,对日军的进逼也加紧求和,又授权李鸿章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马关条约》,从这点来看,甲午战争的失败,慈禧和李鸿章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最高实权统治者,慈禧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对于李鸿章的骂名,只是因为他是当时的阵地执行者,没有做到“将在外不由帅"的宏才壮举,阻抗侵略者,而是采取消极态度,逃避战事,以致日本长驱直入,所以骂名也会更多更重。
至于光绪皇帝的责任,就无需追究,虽然明义上是一国之君,其实只是慈禧的一只棋子,要说实权,还不如慈禧的一个太监,有时都自身难保,虽然光绪主张抗战,但无军政大权,主张再坚决,也是枉然,更何况慈禧的垂帘听政,阻止光绪皇帝临朝时,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能说,即自己的主张不能说,光绪皇帝的存在,只是慈禧发号施令,专权独揽,权势上升的一个陪衬,如果责任能追到光绪,那说明他以后的经历会更好些,可惜一代帝王,最终毁亡在慈禧之手。
为什么中间威力弹被小口径步枪弹取代,但俄罗斯为什么还抱着中间威力弹不撒手呢?
俄罗斯制式弹药是5.45x39啊,主力还是小口径但不难发现7.62x39的那批AK家族还是存在,即便是最新的AK12依旧有个762版本的AK15,而且俄罗斯特种部队中,7.62x39的武器还是有装备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继续开发7.62x39的枪械有利于出口创汇,毕竟这批子弹全世界的保有量以及生产线到处都是,这得益于当年AK47的流行。
另一方面,小口径虽然初速高、弹道平,对肉体杀伤力优秀,携弹量也更大,但它主要的优点都来自于较高的初速,一旦没速度了,那它就很悲剧了。没速度会有哪几种情况呢?1、距离太远,一般小口径在400米之后的初速已经很难造成弹头入体之后的翻滚碎裂,而且弹头质量低,存能较弱。然并卵的是这个距离中间威力弹也很鶸,而且压根命中率非常感人,所以不管。
2、穿透薄掩体之后,小口径武器由于弹头质量低,穿透掩体之后会失去大部分速度和动能,而这时候中间威力弹就有优势了,穿透掩体后,造成的伤害比小口径来的大。这也是俄罗斯特战还会用7.62x39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特战的作战更复杂,需要更多面。3、消音武器,由于消音武器需要配合亚音速弹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方面小口径就彻底蒙圈了,一旦子弹低于亚音速,小口径那种质量的弹头威力就和64小砸炮差不多。
因此需要更重的中口径甚至大口径枪弹来用质量弥补动能的缺失所以,咱们现在还是能看到毛子还在用7.62x39,而反观美国那边由于当年没有中间威力弹,现在也不是捣鼓了.300AAC(7.62x35)之类的亚音速弹用来摸哨。而在穿透后效方面他们倒是捣鼓过其他的中口径弹,比如6.8、6.5mm的一批,但现在看来都凉凉。
2023-12-20 / 1.1
2023-12-19 / 6.0.1
2023-12-19 / 6.0.1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