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见他在雕刻墓碑,并且在雕刻的时候在给字着色的时候,就发现姓字是用红色的,而名字却是用黑色的,另外子女的姓名也是用红色的。一、“故”故的代表的意思有很多,但在这里说的就是故去,去世/过世的意思。土葬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了,虽然现在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也是在推行火葬,但很多人在火化了以后,是会用土葬的。
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在哪里?
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但景阳冈到底在哪里呢?据传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便是《水浒传》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北宋末年,武松回家探亲,看望久未见面的哥哥武大郎和嫂嫂潘金莲,途经阳谷县的景阳冈,在醉酒后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为民除了害,被传为千古佳话,而景阳冈也因此名扬天下。
武松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事发地肯定是在阳谷县境内的,毕竟原著即明明白白写着“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可是阳谷好歹也是一个县,要正确找出县境哪一处地方才是景阳冈,多少还是有些难度的。不过重修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阳谷县志》倒是明确记载了武松打虎故地景阳冈的具体位置“景阳冈在县城东40里,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人烟稀少。
景阳冈附近,原有9岭18堌堆(高大险峻的巨型土山),景阳冈即在东沙堌堆和西沙堌堆之间。”按照县志记载,若阳谷县城从古至今位置都没换过,则要找出景阳冈具体在哪里就容易多了。1958年,在如今的景阳冈村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镌有“武松打虎处”五个字,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碑文大多数字迹已是模糊不清,只有极个别字迹尚可辨认。
不过令人惊喜的是,根据考证,此碑刻于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距离武松打虎的发生时间北宋末年(1121年)年代不远,可以肯定的是,景阳冈村中的这一方石碑所立之处便是武松打死老虎的地方。在景阳冈村,还有不少和武松打虎有关的史迹,比如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武松庙”,有两百多年历史,供奉着打虎英雄武松造像的山神庙,到了近现代,更是有不少名人慕名前来,留下珍贵的墨宝,如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聊城籍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在景阳冈留下了一处高3米的“虎”字碑,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的夫人,书法家廖静文题写“虎啸亭”三字,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武松庙题写的门匾额“武松庙”等等,这些名人的到访和题字,极大的打开了景阳冈的知名度,为阳谷县宣传打虎英雄武松起到了传播推动作用。
武松打虎故地景阳冈村,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如今已经被开发成著名旅游景区,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属于水浒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值得一提的是,景阳冈不仅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武松打虎故事,考古队还在景阳冈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1994年聊城文管委再一次在景阳冈发现了龙山文化城址,被认为是黄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城址之一。
在农村墓碑上的字为什么有红黑之分?红色字和黑色字有啥区别?
土葬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了,虽然现在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也是在推行火葬,但很多人在火化了以后,还是会用土葬的。因为农村里基本没有公墓,农民朋友也买不起公墓,当有亲人过世了以后,就会埋葬在自家的土地里。然后在选择一个日子立一块墓碑。在我们这边,一般都是选择在清明节的时候立墓碑。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很多人也会回去给过世的亲人扫墓,估计也发现了一些细节,那就是墓碑上的字大体的模板都是差不多的,就相当于是套用的一个模板一样。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墓碑上的字基本是两种颜色的,黑色和红色的,那这都用什么区别呢?在我们镇上就有一个雕刻石器的小型加工厂,这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其中以石狮子、墓碑居多。因为村里之前建祠堂,大家出资要买一个石狮子,所以就和这个石器加工厂的老板熟络了。有一次见他在雕刻墓碑,并且在雕刻的时候在给字着色的时候,就发现姓字是用红色的,而名字却是用黑色的,另外子女的姓名也是用红色的。
这一点让我有点好奇,这是为什么呢?这个老板眨巴着眼睛对我说,你们年轻人不懂了吧。这个也是有讲究的,在生活中恨的人一般都是忌讳用红颜色的笔来写名字的。而在雕刻墓碑上的字有些是红色字体,有些是黑色字体这个也是有区别的。像红色的字体是表示人还健在,而黑色的字体就表示人过世了。姓名也用红色的,那是因为这个姓氏会一直传承下去。
这个老板还说,有些人在立墓碑的时候还健在,用红色的字体就是便于区分。当这个人也去世了以后,就会把这个字体给它涂抹成为黑色的了。记得今年大红的《都挺好》这个电视剧中,苏母墓碑上的赵字就是红色的。当时媳妇就很惊讶,认为这个是穿帮镜头,其实这个并不是。不过在各地的习俗可能不太,有些地方没有这个讲究。(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除)。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古往今来,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怀念,立墓是必须;然后刻上墓碑文,以示尊重。墓碑文上一般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写碑文是对逝者充满敬意和感情。或许在农村,墓碑刻字没有那么复杂,但也是有讲究。来人世走一遭,经历生老病死或意外降临死亡的,终是归落尘土。
墓碑多是是竖放或者平放在坟墓前的石碑,上面篆刻墓主信息。而在农村的墓碑刻字多见“故、显、考、妣”这几个字,那么它们是分别什么意思呢?且听有书君娓娓道来吧。一、“故”故的代表的意思有很多,但在这里说的就是故去,去世/过世的意思。故字通常处于墓碑的正首方,代表了子女或者后代们对先辈的纪念。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禁止土葬,但还有一些地方或者农村依旧保留了土葬的方式。
在农村地区来说,这些应该已久的不成文的习俗,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是村里的很多老人应该是知道的。再者故字在农村的墓碑上多常见。二、“显”墓碑刻字里,说到显,就不得不说下与之有关系的先字了。墓碑上的先字用的比显字偏多一点。这二字读音相差不大,但使用条件是相差甚大。有的地方,假如父母其中一人去世了,就会用先字,两位都去世了才用显字。
显还有带有显赫的意味,是称赞。而先就是一种尊称。当然不同地方,说法也不太一样。显和先的存在最大区别。用显的话,要求已故之人的上一辈没有亲人了,包括父母、岳父母,此时他是辈分最高的人,而且下面还必须有子孙后代,这种情况下会用显。而先的话简单很多,它没有太多要求,没满足显的条件的就可以。比如在已故之人的上一辈还有人活着,或者没有子孙都可以先。
所以显和先对比中,显的条件还是需要有一定要求的。三、“考与妣”考和妣其实是要放在一起用的。先考指的是去世的父亲,说的是儿子或者女儿给自己的父亲立的碑。而先妣就是去世的母亲,说的是儿子或者女儿给自己的母亲立的碑。再者,考妣在古代时,也用作对父母的一种称呼。只不过是随着历史的前进、时间的推移,最后自然而然的成了去世父母得专用。
还有一点,考在古代还属于是五福之一呢。其实,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他们自己特殊的讲究,虽然尽不相同,但都是在尊重逝者和怀念逝者罢了。“死者为大”,生者愿让逝者安息。愿安,甚好!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