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游戏,APP下载,公益下载:帝一应用

帝一应用手机版|下载排行|最近更新|tags标签汇总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系统知识 - 盛世皇帝传无敌版攻略,天子传的新客户端那里下载

盛世皇帝传无敌版攻略,天子传的新客户端那里下载

时间:2022-12-23 07:29:17来源:整理作者:佚名投稿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天子传的新客户端那里下载

不用下载 你把游戏退掉 然后在开启是自动更新的~除非是维护也是一样的不用在下载

天子传的新客户端那里下载

2,古代的盛世及盛世皇帝的年号

1、西周的:姬诵、姬钊的“成康之治”2、汉朝的:刘恒、刘启的“文景之治”到刘彻的“武帝极盛”再到刘弗陵“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3、东汉的:刘秀的“光武中兴”到刘子庄、刘子炟的“明章之治”4、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之治”。5、隋朝的:杨坚“开皇之治”。6、唐朝的: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的“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7、宋朝的:没有听说过,其本上在打仗,没有什么盛世。8、明朝的:朱元璋的“永宣盛世”到朱棣的“永乐盛世”到朱高炽的“仁宣之治”再到朱佑樘的“弘治中兴”。盛世是多可还很弱的一个朝代9、康乾盛世。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其实真正称得上所谓盛世的只有四次: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明代永宣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盛世前面的2个字是年后, 康乾盛世 康熙、乾隆

古代的盛世及盛世皇帝的年号

3,可以详细说说仁宗盛世吗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就盛世来说,是具有多种角度来考量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这种开国就是盛世的场景,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我看来,题主所说的盛世应该是其在建国后的物质基础、政治制度,以及思想的发达情况为基准,并不是历史上非要点名“盛世之名”才叫做一个盛世,而是一开国其基础设施就很完善的国家。就这种国家来说,我觉得唐朝就是一个一开国基础设施、政治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建设就很强的国家,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一一分析。政治制度就在隋朝之时,隋朝的皇帝就针对皇帝的特性,以及对于驾驭天下的规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而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有一项制度最为不错,也最为往后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制度的名字便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帮助皇帝分散一些宰相的权力,避免了自己王朝统治的一人独大,也防止了皇帝在最后无法驾驭宰相的情况发生。说白了就是为了避免皇帝大权被夺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隋朝理政的效率和程序。简直是一举两得,在李渊通过政变夺取了隋朝的天下后,还是以此效仿隋朝所设立的这个的制度,并一直沿用,等于是将前朝的经验直接进行套用,节省了唐朝的成长时间,防止了唐朝走弯路的概率和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加快了唐朝行政的效率和精准度。经济基础因为唐朝等于是直接摘了隋朝的统治果实,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唐朝在一定程度中是属于得心应手的,例如在隋朝的时候对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唐朝后来进行对“均田制”的推行,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都有利于日后唐朝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时期,因为隋朝的影响,唐朝统治者对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市”的发展中逐渐开化,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了明显的萌发,虽然只隋朝后期战火不断,而且形式较为絮乱,但就总体利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隋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其所消耗的资本也是较少,再加上当时江南商业的发展积累,使得唐朝虽然在更替隋朝时不如隋朝初期,但总的来说还是比秦末、元末等朝代之末要好的很多很多。硬件措施隋朝对于大运河的开凿虽然在当时众人骂成一片,但在最后来的唐朝尤为收益。大运河的全称叫做“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核心,经过浙江、杭州,直到宁波等地,虽然在当时民众看来大运河的开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无限的劳动力使得众人苦不堪言,但后期其对于唐朝的贡献也是不能被否认的,他等于是国内的一条“丝绸之路”带动了国内沿河的经济命脉以及经济发展。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始皇当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咒骂,以至于群雄并起时都以此为理由出兵,可是到了汉代时,这个长城还是为汉朝做出了很大、且重要的贡献,而这个隋唐大运河开凿的时间是在隋朝,被人当时被人骂的很惨,一度还被人恶意抨击为亡国的原因,可是后来唐朝接替隋朝后,唐朝却依靠着这个条运河带动了国内的经济,造福了一方百姓。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就在接替隋朝之时,便是一个“强盛”的表现,因为就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还有各种硬件设施上,隋朝该替唐朝做的已经做了,而被骂的也由隋朝被骂了,所以唐朝是一个妥妥的收益朝代。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就盛世来说,是具有多种角度来考量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这种开国就是盛世的场景,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我看来,题主所说的盛世应该是其在建国后的物质基础、政治制度,以及思想的发达情况为基准,并不是历史上非要点名“盛世之名”才叫做一个盛世,而是一开国其基础设施就很完善的国家。就这种国家来说,我觉得唐朝就是一个一开国基础设施、政治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建设就很强的国家,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一一分析。政治制度就在隋朝之时,隋朝的皇帝就针对皇帝的特性,以及对于驾驭天下的规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而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有一项制度最为不错,也最为往后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制度的名字便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帮助皇帝分散一些宰相的权力,避免了自己王朝统治的一人独大,也防止了皇帝在最后无法驾驭宰相的情况发生。说白了就是为了避免皇帝大权被夺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隋朝理政的效率和程序。简直是一举两得,在李渊通过政变夺取了隋朝的天下后,还是以此效仿隋朝所设立的这个的制度,并一直沿用,等于是将前朝的经验直接进行套用,节省了唐朝的成长时间,防止了唐朝走弯路的概率和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加快了唐朝行政的效率和精准度。经济基础因为唐朝等于是直接摘了隋朝的统治果实,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唐朝在一定程度中是属于得心应手的,例如在隋朝的时候对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唐朝后来进行对“均田制”的推行,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都有利于日后唐朝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时期,因为隋朝的影响,唐朝统治者对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市”的发展中逐渐开化,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了明显的萌发,虽然只隋朝后期战火不断,而且形式较为絮乱,但就总体利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隋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其所消耗的资本也是较少,再加上当时江南商业的发展积累,使得唐朝虽然在更替隋朝时不如隋朝初期,但总的来说还是比秦末、元末等朝代之末要好的很多很多。硬件措施隋朝对于大运河的开凿虽然在当时众人骂成一片,但在最后来的唐朝尤为收益。大运河的全称叫做“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核心,经过浙江、杭州,直到宁波等地,虽然在当时民众看来大运河的开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无限的劳动力使得众人苦不堪言,但后期其对于唐朝的贡献也是不能被否认的,他等于是国内的一条“丝绸之路”带动了国内沿河的经济命脉以及经济发展。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始皇当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咒骂,以至于群雄并起时都以此为理由出兵,可是到了汉代时,这个长城还是为汉朝做出了很大、且重要的贡献,而这个隋唐大运河开凿的时间是在隋朝,被人当时被人骂的很惨,一度还被人恶意抨击为亡国的原因,可是后来唐朝接替隋朝后,唐朝却依靠着这个条运河带动了国内的经济,造福了一方百姓。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就在接替隋朝之时,便是一个“强盛”的表现,因为就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还有各种硬件设施上,隋朝该替唐朝做的已经做了,而被骂的也由隋朝被骂了,所以唐朝是一个妥妥的收益朝代。汉唐的太平盛世是文史纸级和史上外邦异族敬仰的岂可污言秽语予以置疑。在大汉帝国曾经又多次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的盛世家园景象,如文景之治和昭宣盛世岀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奇迹,粮食多的吃不完,钱多的腐断了绳子无法统计,人民富足国泰民安,大唐荣耀的时期也有多次盛世繁荣的时期,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不但史上少有,中外文史中多有记载。是货真价实的国富民强太平盛世。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就盛世来说,是具有多种角度来考量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这种开国就是盛世的场景,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我看来,题主所说的盛世应该是其在建国后的物质基础、政治制度,以及思想的发达情况为基准,并不是历史上非要点名“盛世之名”才叫做一个盛世,而是一开国其基础设施就很完善的国家。就这种国家来说,我觉得唐朝就是一个一开国基础设施、政治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建设就很强的国家,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一一分析。政治制度就在隋朝之时,隋朝的皇帝就针对皇帝的特性,以及对于驾驭天下的规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而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有一项制度最为不错,也最为往后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制度的名字便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帮助皇帝分散一些宰相的权力,避免了自己王朝统治的一人独大,也防止了皇帝在最后无法驾驭宰相的情况发生。说白了就是为了避免皇帝大权被夺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隋朝理政的效率和程序。简直是一举两得,在李渊通过政变夺取了隋朝的天下后,还是以此效仿隋朝所设立的这个的制度,并一直沿用,等于是将前朝的经验直接进行套用,节省了唐朝的成长时间,防止了唐朝走弯路的概率和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加快了唐朝行政的效率和精准度。经济基础因为唐朝等于是直接摘了隋朝的统治果实,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唐朝在一定程度中是属于得心应手的,例如在隋朝的时候对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唐朝后来进行对“均田制”的推行,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都有利于日后唐朝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时期,因为隋朝的影响,唐朝统治者对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市”的发展中逐渐开化,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了明显的萌发,虽然只隋朝后期战火不断,而且形式较为絮乱,但就总体利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隋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其所消耗的资本也是较少,再加上当时江南商业的发展积累,使得唐朝虽然在更替隋朝时不如隋朝初期,但总的来说还是比秦末、元末等朝代之末要好的很多很多。硬件措施隋朝对于大运河的开凿虽然在当时众人骂成一片,但在最后来的唐朝尤为收益。大运河的全称叫做“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核心,经过浙江、杭州,直到宁波等地,虽然在当时民众看来大运河的开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无限的劳动力使得众人苦不堪言,但后期其对于唐朝的贡献也是不能被否认的,他等于是国内的一条“丝绸之路”带动了国内沿河的经济命脉以及经济发展。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始皇当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咒骂,以至于群雄并起时都以此为理由出兵,可是到了汉代时,这个长城还是为汉朝做出了很大、且重要的贡献,而这个隋唐大运河开凿的时间是在隋朝,被人当时被人骂的很惨,一度还被人恶意抨击为亡国的原因,可是后来唐朝接替隋朝后,唐朝却依靠着这个条运河带动了国内的经济,造福了一方百姓。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就在接替隋朝之时,便是一个“强盛”的表现,因为就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还有各种硬件设施上,隋朝该替唐朝做的已经做了,而被骂的也由隋朝被骂了,所以唐朝是一个妥妥的收益朝代。汉唐的太平盛世是文史纸级和史上外邦异族敬仰的岂可污言秽语予以置疑。在大汉帝国曾经又多次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的盛世家园景象,如文景之治和昭宣盛世岀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奇迹,粮食多的吃不完,钱多的腐断了绳子无法统计,人民富足国泰民安,大唐荣耀的时期也有多次盛世繁荣的时期,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不但史上少有,中外文史中多有记载。是货真价实的国富民强太平盛世。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乾隆盛世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盛世。这一时期,国家的发展经过晚明的颓废、清初战乱后重新走上了正轨,尤其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盛世的规模。本文将对题主所提的乾隆盛世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乾隆时期的世界,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革命的胜利、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都在这一时期,西方从此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至于他算不算“十全”又是另一说了,但是在清代的历史上乾隆是绕不过去的人物。1735年,雍正由于常年劳累而倒下了,赢得了史家的好评。当雍正死后,托孤大臣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拿出了皇位继承人的单子,上面写的是爱新觉罗氏?弘历,从此,乾隆成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盛世表现:人口膨胀乾隆朝的人口,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高峰。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人口接近三亿,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庞大的。要知道西汉全盛时期的人口也才六千万左右,唐王朝全盛的开元年间也是六千万上下。乾隆时期人口出现了如此庞大的基数,可见其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对我国古典书籍的一次空前整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里的古典书籍是指古代全部保留下来的,是全部!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在古代社会是多么困难!在该书编纂的过程中,乾隆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正是他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大事。疆域的扩大在乾隆在位时期,处理了一系列有关拓展疆域的大事,其中包括两次平定大小金川、两次平淮战役、平定台湾林爽文、平定缅甸、平定回部、安南之役和两次廊尔喀战役。虽然有的失败了,但是乾隆将康熙打下来的天下又重新巩固了一遍,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我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乾隆的努力有一定的关系。古典文学的巅峰乾隆十九年(1754),我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问世了,该书的伟大之处可以从它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中看出。民国时期,经过胡适、俞平伯等大师的努力,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红学”,一直延续至今。正如作者曹雪芹指出的那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此书的作者本身也是用生命来书写的,具有史诗般的品格。结语乾隆朝的中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想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能怪此时的统治者乾隆。在他实际统治中国的半个多世纪中,清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人口、文化和疆域等,为后人所称道。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清朝十二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一位。本来还有一位太子有机会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结果自己搅黄了。皇太极、顺治帝和康熙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继位的。康熙皇帝原本是立嫡长子胤礽为太子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胤礽两度被废,最终没能继承皇位。此外,乾隆皇帝起初也密立嫡长子永琏为太子。但是永琏在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夭折了,时年才八岁。清代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一人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而道光之后的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帝都不是前任皇帝的嫡长子。至于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我认为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不仅改革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弊端,使得盛世得以延续。而且为乾隆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雍正帝的努力,康熙盛世很难保证会延续下来。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加入交流。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个人理解,是雍正! 雍正夹在康熙和乾隆之间正好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康熙一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一生,所有的内忧外患在他的治理下一一解决,从而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朝堂。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众所周知,晚年的康熙疏于朝政,仁义治下,致使国库空虚,贪贿盛起。而九龙夺嫡,更是牵起一片党争,致使百官人心惶惶,纷纷站队依附,等到康熙想管想制止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太子无能,废了立,立了又废,众皇子只关心皇位,兄弟情份,父子亲情全都变的冷漠。这是康熙一生最后的失败,也等于是给雍正留下了一个乱摊子。雍正执政十三年,苛严执法,国库充盈,官场清明,有人说他太残暴,殊不知若他再如他父亲康熙一样广施仁政,那国家会成什么样子,谁能想象?乾隆二十五岁继位,一生文治武功皆超康熙雍正,是以,乾隆晚年以此为傲,日渐奢享,终使大清国运开始衰退。乾隆执政,不学康熙之仁,更不学雍正之苛,而是采取苛仁结合,相辅相成,乾隆继位后执政非常顺手,也很轻松,归根到底也是雍正给他铺好了底,打好了基础,国库是满的,辅臣是现成的,乾隆拿来就可用。所以,若真有康乾盛世,功劳最大的必是雍正!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就盛世来说,是具有多种角度来考量的,我们应该怎么去判断这种开国就是盛世的场景,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我看来,题主所说的盛世应该是其在建国后的物质基础、政治制度,以及思想的发达情况为基准,并不是历史上非要点名“盛世之名”才叫做一个盛世,而是一开国其基础设施就很完善的国家。就这种国家来说,我觉得唐朝就是一个一开国基础设施、政治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建设就很强的国家,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一一分析。政治制度就在隋朝之时,隋朝的皇帝就针对皇帝的特性,以及对于驾驭天下的规律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而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有一项制度最为不错,也最为往后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个制度的名字便是“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可以帮助皇帝分散一些宰相的权力,避免了自己王朝统治的一人独大,也防止了皇帝在最后无法驾驭宰相的情况发生。说白了就是为了避免皇帝大权被夺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隋朝理政的效率和程序。简直是一举两得,在李渊通过政变夺取了隋朝的天下后,还是以此效仿隋朝所设立的这个的制度,并一直沿用,等于是将前朝的经验直接进行套用,节省了唐朝的成长时间,防止了唐朝走弯路的概率和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加快了唐朝行政的效率和精准度。经济基础因为唐朝等于是直接摘了隋朝的统治果实,所以在后来的发展中,唐朝在一定程度中是属于得心应手的,例如在隋朝的时候对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唐朝后来进行对“均田制”的推行,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做法都有利于日后唐朝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时期,因为隋朝的影响,唐朝统治者对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市”的发展中逐渐开化,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了明显的萌发,虽然只隋朝后期战火不断,而且形式较为絮乱,但就总体利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隋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其所消耗的资本也是较少,再加上当时江南商业的发展积累,使得唐朝虽然在更替隋朝时不如隋朝初期,但总的来说还是比秦末、元末等朝代之末要好的很多很多。硬件措施隋朝对于大运河的开凿虽然在当时众人骂成一片,但在最后来的唐朝尤为收益。大运河的全称叫做“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核心,经过浙江、杭州,直到宁波等地,虽然在当时民众看来大运河的开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因为无限的劳动力使得众人苦不堪言,但后期其对于唐朝的贡献也是不能被否认的,他等于是国内的一条“丝绸之路”带动了国内沿河的经济命脉以及经济发展。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始皇当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咒骂,以至于群雄并起时都以此为理由出兵,可是到了汉代时,这个长城还是为汉朝做出了很大、且重要的贡献,而这个隋唐大运河开凿的时间是在隋朝,被人当时被人骂的很惨,一度还被人恶意抨击为亡国的原因,可是后来唐朝接替隋朝后,唐朝却依靠着这个条运河带动了国内的经济,造福了一方百姓。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就在接替隋朝之时,便是一个“强盛”的表现,因为就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还有各种硬件设施上,隋朝该替唐朝做的已经做了,而被骂的也由隋朝被骂了,所以唐朝是一个妥妥的收益朝代。汉唐的太平盛世是文史纸级和史上外邦异族敬仰的岂可污言秽语予以置疑。在大汉帝国曾经又多次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的盛世家园景象,如文景之治和昭宣盛世岀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奇迹,粮食多的吃不完,钱多的腐断了绳子无法统计,人民富足国泰民安,大唐荣耀的时期也有多次盛世繁荣的时期,如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不但史上少有,中外文史中多有记载。是货真价实的国富民强太平盛世。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乾隆盛世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盛世。这一时期,国家的发展经过晚明的颓废、清初战乱后重新走上了正轨,尤其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盛世的规模。本文将对题主所提的乾隆盛世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乾隆时期的世界,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革命的胜利、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都在这一时期,西方从此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至于他算不算“十全”又是另一说了,但是在清代的历史上乾隆是绕不过去的人物。1735年,雍正由于常年劳累而倒下了,赢得了史家的好评。当雍正死后,托孤大臣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拿出了皇位继承人的单子,上面写的是爱新觉罗氏?弘历,从此,乾隆成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盛世表现:人口膨胀乾隆朝的人口,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高峰。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人口接近三亿,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庞大的。要知道西汉全盛时期的人口也才六千万左右,唐王朝全盛的开元年间也是六千万上下。乾隆时期人口出现了如此庞大的基数,可见其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对我国古典书籍的一次空前整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里的古典书籍是指古代全部保留下来的,是全部!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在古代社会是多么困难!在该书编纂的过程中,乾隆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正是他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大事。疆域的扩大在乾隆在位时期,处理了一系列有关拓展疆域的大事,其中包括两次平定大小金川、两次平淮战役、平定台湾林爽文、平定缅甸、平定回部、安南之役和两次廊尔喀战役。虽然有的失败了,但是乾隆将康熙打下来的天下又重新巩固了一遍,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我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乾隆的努力有一定的关系。古典文学的巅峰乾隆十九年(1754),我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问世了,该书的伟大之处可以从它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中看出。民国时期,经过胡适、俞平伯等大师的努力,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红学”,一直延续至今。正如作者曹雪芹指出的那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此书的作者本身也是用生命来书写的,具有史诗般的品格。结语乾隆朝的中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想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能怪此时的统治者乾隆。在他实际统治中国的半个多世纪中,清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人口、文化和疆域等,为后人所称道。在唐玄宗即位之后,唐朝的政局开始稳定下来,在他的治理之下政局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商业繁荣,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就出现了人们所说的“开元盛世”首先是因为唐玄宗时期的政局安定。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则天的统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唐朝的政局得以稳定下来。再加上登基之后的唐玄宗在吏治方面进行了整治,他精简机构,限制官员的人数,从而不但减少了政府方面的财政支出,还将处理事务的效率有所提高。其次,在社会安定和经济方面的措施与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与西域方面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谐。而民族关系的和谐又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后是在经济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间,打击豪门士族,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大兴屯田来发展农业。农耕技术得到发展,生产工具得到改进,手工业技术高超,朝廷的财政变得丰裕起来,全国范围内的粮仓充实起来,物价低廉,唐朝的商业发展繁荣。国内交通变得更加地完善,对外贸易不断增加。第三,唐玄宗善用贤臣,整治吏治唐玄宗选贤任能,提拔贤能之人做宰相,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 革新吏治。唐玄宗不仅提拔人才,而且对吏治进行了整治。他采取了很多有利于巩固统治的措施:第一,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第二,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第三,重新将谏官和史官参加宰相会议的制度予以恢复。第四,重视县令官的任免。兵制改革。第四,对边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唐玄宗不但对内政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而且对于边疆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 恢复西北疆域。 除了对兵制进行改革之外,唐玄宗还采取了其他很多整军措施,比如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镇军扩充军队,加强训练,从而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唐玄宗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唐朝的社会变得异常的稳定,经济也飞速的发展起来,唐朝的财政充裕,国力达到了最为鼎盛的状态,百姓生活的也非常的安逸,各个民族之间关系融洽,社会非常的安定,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名垂千古的“开元盛世”。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读历史,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为了黑而罔顾事实,但也不能为了吹而无限夸大,比如说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人口激增问题——打了那么多年仗,尸山血海堆积成的“十全武功”,怎么就没有造成人口锐减?据“清史专家”们的统计: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看看吧,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两次人口统计,二十八年增长了将近七倍,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功德”。可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又不是小老鼠,一年能生好几窝,一窝十来只。人就是只生不死而且用今天的医学来保障,一百年增长十倍都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发生过三藩之乱席卷半壁江山的清朝了。那么这个百年人口激增十倍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笔者要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有人掩耳盗铃在数字上耍了花招,这才出现了明朝人口少清朝人口多的现象,“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原来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大家知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有封建王朝的老百姓,都是要按人头交税的,所以对户口管控都很严格——在皇帝眼里,每一个老百姓都是一个小小的提款机,人口越多“人头税”自然也就越多,想瞒报户口那是要吃官司的。据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王世贞统计,他活着的时候,明朝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万,而到了顺治九年再一统计(清实录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万,要是两个统计数据都靠谱的话,那就是说人口锐减了将近五千万,如果考虑到上新出生的人口,岂不是有五千多万老百姓死于非命?实事求是地说,清朝八旗兵再怎么凶悍、李自成张献忠再怎么嗜杀,几十年杀掉五千万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人口统计的时候做了手脚,在文字上玩了游戏,这才有了“乾隆盛世”。我们细看清朝皇帝实录,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康熙年间人口普查,统计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间统计的是“大小男妇”,也就是说,康熙只关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税,所以只统计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老人小孩妇女不用交税,康熙也懒得算;而乾隆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着喘气的都算数,反正他爷爷交代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多出来的人口也不交税,少了反倒证明自己没本事,于是在人口统计上,自然是“多多益善”。合上历史书,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明朝六千多万人口,咋到了顺治那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万“人丁”?即使按照三个人里有一个人丁计算,在顺治时期人口是减少了,到了康熙年间人口也没有增加。这样用人口激增来作为“康乾盛世”的依据,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即使按照乾隆那有一个算一个的统计方法,也不过是比明朝翻了一番,而到了晚清被列强吊打的时候,人口比“康乾盛世”涨得还快。到了光绪年间,居然达到了37763.6万,马上就到四亿了,但是这四亿人得有一半吃不饱肚子,所以用“人口激增”来赞美“康乾盛世”的人,似乎可以闭嘴了……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读历史,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为了黑而罔顾事实,但也不能为了吹而无限夸大,比如说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人口激增问题——打了那么多年仗,尸山血海堆积成的“十全武功”,怎么就没有造成人口锐减?据“清史专家”们的统计: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看看吧,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两次人口统计,二十八年增长了将近七倍,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功德”。可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又不是小老鼠,一年能生好几窝,一窝十来只。人就是只生不死而且用今天的医学来保障,一百年增长十倍都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发生过三藩之乱席卷半壁江山的清朝了。那么这个百年人口激增十倍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笔者要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有人掩耳盗铃在数字上耍了花招,这才出现了明朝人口少清朝人口多的现象,“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原来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大家知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有封建王朝的老百姓,都是要按人头交税的,所以对户口管控都很严格——在皇帝眼里,每一个老百姓都是一个小小的提款机,人口越多“人头税”自然也就越多,想瞒报户口那是要吃官司的。据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王世贞统计,他活着的时候,明朝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万,而到了顺治九年再一统计(清实录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万,要是两个统计数据都靠谱的话,那就是说人口锐减了将近五千万,如果考虑到上新出生的人口,岂不是有五千多万老百姓死于非命?实事求是地说,清朝八旗兵再怎么凶悍、李自成张献忠再怎么嗜杀,几十年杀掉五千万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人口统计的时候做了手脚,在文字上玩了游戏,这才有了“乾隆盛世”。我们细看清朝皇帝实录,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康熙年间人口普查,统计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间统计的是“大小男妇”,也就是说,康熙只关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税,所以只统计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老人小孩妇女不用交税,康熙也懒得算;而乾隆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着喘气的都算数,反正他爷爷交代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多出来的人口也不交税,少了反倒证明自己没本事,于是在人口统计上,自然是“多多益善”。合上历史书,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明朝六千多万人口,咋到了顺治那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万“人丁”?即使按照三个人里有一个人丁计算,在顺治时期人口是减少了,到了康熙年间人口也没有增加。这样用人口激增来作为“康乾盛世”的依据,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即使按照乾隆那有一个算一个的统计方法,也不过是比明朝翻了一番,而到了晚清被列强吊打的时候,人口比“康乾盛世”涨得还快。到了光绪年间,居然达到了37763.6万,马上就到四亿了,但是这四亿人得有一半吃不饱肚子,所以用“人口激增”来赞美“康乾盛世”的人,似乎可以闭嘴了……夏朝;(公元前2205年一1783年),传17帝,共422年。一、大禹。二、帝啟。三、太康。四、仲康。五、帝相。六、少康。七、帝杼。八、帝槐。九、帝芒。十、帝泄。十一、不降。十二、帝扃。十三、帝廑。十四、孔甲。十五、帝皐。十六、帝发。十七、帝桀。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读历史,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为了黑而罔顾事实,但也不能为了吹而无限夸大,比如说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人口激增问题——打了那么多年仗,尸山血海堆积成的“十全武功”,怎么就没有造成人口锐减?据“清史专家”们的统计: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看看吧,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两次人口统计,二十八年增长了将近七倍,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功德”。可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又不是小老鼠,一年能生好几窝,一窝十来只。人就是只生不死而且用今天的医学来保障,一百年增长十倍都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发生过三藩之乱席卷半壁江山的清朝了。那么这个百年人口激增十倍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笔者要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有人掩耳盗铃在数字上耍了花招,这才出现了明朝人口少清朝人口多的现象,“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原来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大家知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有封建王朝的老百姓,都是要按人头交税的,所以对户口管控都很严格——在皇帝眼里,每一个老百姓都是一个小小的提款机,人口越多“人头税”自然也就越多,想瞒报户口那是要吃官司的。据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王世贞统计,他活着的时候,明朝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万,而到了顺治九年再一统计(清实录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万,要是两个统计数据都靠谱的话,那就是说人口锐减了将近五千万,如果考虑到上新出生的人口,岂不是有五千多万老百姓死于非命?实事求是地说,清朝八旗兵再怎么凶悍、李自成张献忠再怎么嗜杀,几十年杀掉五千万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人口统计的时候做了手脚,在文字上玩了游戏,这才有了“乾隆盛世”。我们细看清朝皇帝实录,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康熙年间人口普查,统计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间统计的是“大小男妇”,也就是说,康熙只关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税,所以只统计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老人小孩妇女不用交税,康熙也懒得算;而乾隆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着喘气的都算数,反正他爷爷交代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多出来的人口也不交税,少了反倒证明自己没本事,于是在人口统计上,自然是“多多益善”。合上历史书,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明朝六千多万人口,咋到了顺治那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万“人丁”?即使按照三个人里有一个人丁计算,在顺治时期人口是减少了,到了康熙年间人口也没有增加。这样用人口激增来作为“康乾盛世”的依据,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即使按照乾隆那有一个算一个的统计方法,也不过是比明朝翻了一番,而到了晚清被列强吊打的时候,人口比“康乾盛世”涨得还快。到了光绪年间,居然达到了37763.6万,马上就到四亿了,但是这四亿人得有一半吃不饱肚子,所以用“人口激增”来赞美“康乾盛世”的人,似乎可以闭嘴了……夏朝;(公元前2205年一1783年),传17帝,共422年。一、大禹。二、帝啟。三、太康。四、仲康。五、帝相。六、少康。七、帝杼。八、帝槐。九、帝芒。十、帝泄。十一、不降。十二、帝扃。十三、帝廑。十四、孔甲。十五、帝皐。十六、帝发。十七、帝桀。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乾隆盛世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盛世。这一时期,国家的发展经过晚明的颓废、清初战乱后重新走上了正轨,尤其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盛世的规模。本文将对题主所提的乾隆盛世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乾隆时期的世界,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革命的胜利、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都在这一时期,西方从此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至于他算不算“十全”又是另一说了,但是在清代的历史上乾隆是绕不过去的人物。1735年,雍正由于常年劳累而倒下了,赢得了史家的好评。当雍正死后,托孤大臣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拿出了皇位继承人的单子,上面写的是爱新觉罗氏?弘历,从此,乾隆成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盛世表现:人口膨胀乾隆朝的人口,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高峰。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人口接近三亿,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庞大的。要知道西汉全盛时期的人口也才六千万左右,唐王朝全盛的开元年间也是六千万上下。乾隆时期人口出现了如此庞大的基数,可见其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对我国古典书籍的一次空前整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里的古典书籍是指古代全部保留下来的,是全部!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在古代社会是多么困难!在该书编纂的过程中,乾隆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正是他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大事。疆域的扩大在乾隆在位时期,处理了一系列有关拓展疆域的大事,其中包括两次平定大小金川、两次平淮战役、平定台湾林爽文、平定缅甸、平定回部、安南之役和两次廊尔喀战役。虽然有的失败了,但是乾隆将康熙打下来的天下又重新巩固了一遍,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我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乾隆的努力有一定的关系。古典文学的巅峰乾隆十九年(1754),我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问世了,该书的伟大之处可以从它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中看出。民国时期,经过胡适、俞平伯等大师的努力,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红学”,一直延续至今。正如作者曹雪芹指出的那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此书的作者本身也是用生命来书写的,具有史诗般的品格。结语乾隆朝的中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想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能怪此时的统治者乾隆。在他实际统治中国的半个多世纪中,清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人口、文化和疆域等,为后人所称道。
如果横向比较,长达134年的“康乾盛世”确实是大清的盛世;但是纵向比较,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因为对照盛世标准衡量, “康乾盛世”怕是连一条都难以满足。所谓“盛世”,是指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即:内政: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等。外交: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深远等。这些指标对于汉唐时期的盛世来说,达标率应该在100%。如果比照 “康乾盛世”时期的内政外交状况,当不难发现“康乾盛世”就是一个在“文字狱”下打造的盛世假象。军事没落无法想象皇太子时期的嘉庆帝,常随乾隆皇帝阅兵,见军队:“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乾隆为平定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2万人的苗族部落,动用兵力达60万,历时31年,耗钱更是高达7000万钱,而且大将云骑尉温福战死。可能许多人都曾记的《还珠格格3》中,清军征讨缅甸时,额驸福尔康被缅军所俘。这些,虽然只是影视剧中的剧情,但和现实中的清军战力相差无几。1762年,缅甸木邦土司率2000杂牌军,就敢入侵大清的孟定和耿马,并且烧杀抢掠。因此,乾隆大怒,决定对小小的缅甸给予惩戒。结果,清军四次征讨缅甸,皆以失败而告终。1762年冬至1765年10月,新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到乾隆命令后,立即率领9千绿营对缅甸实施反击,扬言“穷力追擒,捣其巢穴”。战果,损失数百,车里(今西双版纳)反被缅甸军所占据,兵锋直逼内地思茅。乾隆大怒,将刘藻革职,其不久羞愤自尽。1766年3月至1767年3月,大学士杨应琚接任云贵总督,向缅甸各土司发檄文,号称“调兵五十万,大炮千樽”,实际率2.2万绿营官兵(云南绿营总兵力4万)向缅甸进军,以威慑缅甸叛军。战果,征战一年之久,战死1899人,病故3708人,而且战场一直处于中国的内地。对此,杨应琚反而谎报战功“歼敌万人”,被乾隆查实后,先后将总兵李时升、朱仑逮和总督杨应琚逮捕进京赐死。1767年4月至1768年1月,乾隆特调平定新疆悍将伊犁将军明瑞,率领1.7万(其中满州兵2千)为南路大军,由木邦经锡箔直捣阿瓦;令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率8千兵(内满洲兵九百余)为北路兵,出铁壁关经新街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会师阿瓦。战果,道府衔杨重英以下多人被俘,总兵胡大猷、胡邦佐等战死,领队大臣扎位丰阿中枪阵亡,前锋参领观音保以最后一支箭自杀,主将明瑞身受重伤后自缢,仅有总兵哈国兴、常青以下万余官兵突围回到宛项。当时,参赞大臣额尔登额以军弱为由不敢救援。此战,令乾隆惊恐震怒,将额尔登额捉拿进京处以磔刑,云南提督谭三格处斩。1768年4月至11月,清军出兵3.1万对缅作战。战果,仅存1.3万,理由大多病死,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清军统帅傅恒染病卧床。最终,双方前线将领在未得到各自最高统治者指令的情况下,自行停战议和。16日,清缅双方正式签订停战议和协议。此战耗时6年之久,花费911万两白银。最令人叹息的是,当有人提出缅甸之胜在于火器,我们也应该改革武器,但是乾隆却以:“骑射为本”予以拒绝。如此战力,岂能和汉唐盛世相提并论。无怪乎有人讲,大清养的绿营兵,就是为了镇压国内百姓准备的。其实,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的战力已经大不如前,最终还是依靠绿营的战力。1792年,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访华团来到大清,当使团到达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军演欢迎仪式。乾隆本来是想展示一下大清的强大军威,结果当马戛尔尼看到清朝军队尽皆装备的是落后的弓、箭、戟、矛、剑等冷兵器时,摇头自语:“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 “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科学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时期,相对于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中国比西方晚了几乎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下半叶,这些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才逐渐进入中国。1792年,马戛尔尼访华期间,就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中国的好感,进而达成外交目的。为此,他将天球仪、西洋船模型、西瓜大炮、地球仪、铜炮、各种自行火炮、望远镜等29种科技成果送给乾隆, 还有英国最新研发的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为进一步体现自行火炮的威力,他还带来了炮兵卫队,进行新式武器操练表演。放到后世,这些知识产权用钱都难以买到,而英国为了建交,竟然将这些科技成果送上门来。但是,清廷大臣们反应冷淡,福康安竟然进行拒绝:“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最终,这些礼物变成了普通的“贡品”、“奇巧”收藏,并且断绝了外交要求。此外,中国本就有制造巨型帆船的水平,可用于出海远洋。但是,康乾时期,当世界各国航海业突飞猛进之时,清廷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从而,使中国的航海科技停止不前,自然也阻碍了对外的商业贸易。经济发展滞后工业经济:康乾时期,人口数量确实数倍于明末,但是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依旧未能达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左右,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商业经济:康乾时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将工商视为“末业”,规定棉桑等经济作物只能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 同时,清廷规定:“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由此可见,当时对工商业的压制是多么的厉害。农业经济:与明末相比,虽然康乾时期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但是百姓的贫困却是触目惊心。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有使团成员将一些死猪死鸡丢进海中,但是中国人看见后,便会不要命地跳进海中捞取,即使是残羹剩饭。当时,马戛尔尼算了一笔帐,英国的普通农户,除掉生活所需,一年还可节余11英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中国的中等农户全年收入不超32两,支出却是35两,等于辛苦一年负债3两。所以,一旦遭遇灾害,普通人家就剩卖儿卖女一途。为此,徐州籍状元李蟋写下一首《流民叹》:卖儿博一饱,欲食那得食?最苦是生离,死别亦顷刻。山东礼仪乡,宁死不为贼。青齐九点烟,忽化为鬼国!但是,康乾盛世的上层社会生活却是极为豪奢,每天吃数顿,每顿数道荤肴。反观普通农民,尽皆吃糠咽菜。因此,马戛尔尼说中国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而贫寒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基本看不到中等人家的房子。思想禁锢,文化岂能昌盛康乾时期,对于危及清朝统治的思想萌牙,便以文字狱的方式进行处置,仅乾隆年间发生的文字狱就多达130件。可以说,完全用血腥手段,强行禁锢人们的思想,彻底扼杀国人积极进取精神,更谈不上深远影响之说。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1780年7月5日,广西布政使朱椿打算前去桂林城外郊游,当官轿刚出胡同,路边闪出一位老头,颤巍巍跪于道旁,高举文书。朱椿令人接过,见文书封面提有“策书”两字,也就是一份建言献策书。打开一看,端楷正书,建议5条,就不逐一列举了。结果,这个叫吴英的老头竟然被清廷判处凌迟之刑,家人一律发配为奴。因此,鲁迅、朱鸿等学者怀疑康乾盛世完全就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同时,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大量删减、篡改古书内容等。后来,张宏杰对康乾盛世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称其为《饥饿的盛世》。综上所述,足以证明“康乾盛世”只是表象下的盛世,也可以说是清廷的盛世,而非真正的中华盛世。图片来源网络大唐从618年—907年,共有289年的历史,  大唐帝国从初唐崛起强势,安史之乱,到晚唐的动乱,共经历了22位皇帝。这些皇帝大多个性十足。  1,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出身贵族世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渊晋阳起兵,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ps:他好像比较喜欢抢别人的媳妇儿~ )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可谓是英明神武,一代明主!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命尉迟敬德控制李渊,被立为太子。不久逼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设立安西都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将各民族纳入到中华文明中来,李世民曾说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3,永徽之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李世民第九子,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嫡三子。  说到李治我们马上会想到他是武则天的丈夫,影视剧把他演绎的比较软弱善良,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李治,是非常有才能的,有作为,很牛逼的一位君王。  李治在位期间,进一步拓展大唐疆域,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  灭高句丽(668年),这个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三个皇帝没能彻底灭掉的小国,终于是匍匐在唐高宗李治的脚下!  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比较可惜的是李治身体不好,30岁后便各种疾病缠身,据《新唐书?则天武后传》,他的症状是经常发作“头眩不能视”。  是以,后期的朝政大多交给武则天处理。  4,武周时期: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  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  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她能够从古代男权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登上最高的权利可见其能力,而武则天独自统治的时候,  基本也做到了政治清明,赏罚工作,虽然任用酷吏和男宠颇受微词,但是并不影响武则天成为一代明君。  5,唐中宗 李显 ,656年—710年,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第一次,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  为了摆脱武则天的控制,李显想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升职为侍中(宰相),辅政裴炎表示不可。  李显图一时痛快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没想到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于是武则天把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  第二次,发动神龙政变后,复位称帝。  李旦被戏称为 “六味地黄丸”,  老爸——唐高宗李治,  老妈——女皇武则天,  儿子——少帝李重茂  弟弟——睿宗李旦  侄子——唐玄宗李隆基,  再加上他自己可不就是 “六味地黄丸”嘛。  李显死的比较惨,被自己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  5,唐少帝 李重茂 ,695年-714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禅位给叔叔李旦。  6,唐睿宗 李旦 ,662年-716年,武则天第四子,712年,禅位于儿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7,开元盛世:唐玄宗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太宗重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英明果断,音乐造诣很深,颜值也很高。  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后期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玉环,加上过度自信,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此,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唐肃宗李亨 711-762  唐代宗李毅 726-799  唐德宗李适 742-805  唐顺宗李诵 761-806  唐宪宗李纯 778-820  唐穆宗李恒 795-824  唐敬宗李湛 809-826  唐文宗李昂 809-840  唐武宗李瀍 814-846  唐宣宗李枕 810-859  唐懿宗李漼 833-873  唐僖宗李儇 826-888  唐昭宗李晔 867-904  唐哀宗李祝 892-908  至此,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就此灭亡。纵观整个唐朝,小编个人比较欣赏李世民,虽然他的皇位来源不正。但是,没有他的治理和功劳,大唐就没有后面的强大!千年依旧,鉴往知今!三个盛世,三个圣主,确实除开国皇帝之外,他们是真正的守成之主!也因此三个皇帝在位时期,都是两宋百姓较为安宁的数十年!其中咸平之治为宋真宗赵恒所开创,而赵恒是处于开国初期的帝王,其父是宋太宗赵光义,其伯父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根据王朝周期论,开国初期具有大量的土地和户籍人口可以分配,百废俱兴,国力处于上升期,百姓大臣只要按时打卡,盛世肯定会如期而至。何况真宗在位时期还有寇准等名相辅佐,加上潭渊之盟,宋金百年和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内有贤臣辅佐,外解决了外患,国家百废俱兴,欣欣向荣,以至于咸平之治如约而至,毫不客气的说,这个盛世和充话费送的差不多!而仁宗盛治故名思意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开创的盛世。仁宗其人不说才能,个人品德在两宋独树一帜,温和对待大臣。为人君,止于仁,从庙号也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即使是臣下与近侍也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关于此,有一个最著名的典故。他即位的某年某天,口很渴,一步回头三望,却仍然没有见倒近侍准备水壶,他也只是忍着,回宫后大口喝水,妃嫔问其故,答曰:害怕下人因他受到责罚。因为他对他人的尊重和善于纳谏的品质,仁宗在位的庆历年间人才济济,范仲淹、包拯、狄青、欧阳修,可以说人文荟萃,他们都几乎因他显于史书,同时庆历新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甚至在其死后,北宋国都汴京内几乎家家挂白,敌国君主听闻,也为之伤心落泪。就是远在四川边陲的百姓,也自发为其祭奠。深受百姓爱戴可见一般,历代也对其评价颇高!明朝朱国桢更曾言: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所以仁宗在位四十年,不曾识干戈,内部安定,贤臣辅佐,自身才德兼备是开创仁宗盛治的主要原因!而乾淳之治是南宋第二位帝王,宋孝宗赵昚所开创的。他本无缘帝位,奈何宋高宗早年因金兵南侵受到惊吓而不孕,于是便在太祖一系里选中了孝宗,因此孝宗对宋高宗赵构感激涕零,非常孝顺,丝毫不敢忤逆他的意思,所以杀岳飞之时也没有对其阻止过分毫!但是他对于岳飞冤死,南宋被金国欺凌都看在眼里。登基之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崿王,组织了南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北伐-隆兴北伐,之后虽然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励精图治,最后通过努力,开创了南宋第一治世,是为乾淳之治!使南宋偏安之后,百姓生活趋于安定,经济稳步发展,众多名臣受到重用,虞允文,陆游,辛弃疾皆是如此!因此这一治世有赖于君臣上下一心,百姓迫切稳定的结果!纵观两宋三百年间的三个治世,几乎都是文治鼎盛,经济繁荣,名臣辅佐,君王体恤臣下的情况下诞生,有其历史意义与特殊背景,它们是两宋的名片,均为后世所怀念!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和衰败都是其自然规律,不分哪个朝代。清朝的“康乾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等等,每个朝代都尤其辉煌时期。清朝是我们国家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管是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都达到了历史以来的顶峰。清朝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必定有其性质的制约性,由盛转衰为自然规律。历史上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宦集团的腐败也就日渐严重,人民无法忍受而发动起义。中央集权随着清朝军机处的建立达到了顶峰,权力的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法制的效力自然而然的收窄,上行下效,渐渐的各个封建朝代都走向了法治社会走向人治社会的道路。我们看到厉害的初期封建君王将权力牢牢抓在手中,利用官员之间的权力矛盾来制约官员权力的膨胀,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出现个别人的权力膨胀,这样直接形成了君王与官员之间的矛盾,这样也形成一种平衡,当权力的天平倒向任意一方,都是灾难性的,权利缺少监督制约的情况下,极少人的意志决定了其封建国家走向,腐败或者政策失误率大大增加,王朝的衰败就成了必然。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长盛不衰的封建王朝,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有其必然性。读历史,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能为了黑而罔顾事实,但也不能为了吹而无限夸大,比如说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的人口激增问题——打了那么多年仗,尸山血海堆积成的“十全武功”,怎么就没有造成人口锐减?据“清史专家”们的统计:公元1652年,清世祖顺治9年,全国总人口1448.3858万;公元1713年,清圣祖康熙52年,全国总人口2358.7224万;公元1741年,清高宗乾隆6年,全国总人口14341.1559万。看看吧,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康熙到乾隆两次人口统计,二十八年增长了将近七倍,这可真是一件了不得的“功德”。可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又不是小老鼠,一年能生好几窝,一窝十来只。人就是只生不死而且用今天的医学来保障,一百年增长十倍都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发生过三藩之乱席卷半壁江山的清朝了。那么这个百年人口激增十倍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笔者要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有人掩耳盗铃在数字上耍了花招,这才出现了明朝人口少清朝人口多的现象,“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原来是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大家知道,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有封建王朝的老百姓,都是要按人头交税的,所以对户口管控都很严格——在皇帝眼里,每一个老百姓都是一个小小的提款机,人口越多“人头税”自然也就越多,想瞒报户口那是要吃官司的。据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王世贞统计,他活着的时候,明朝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万,而到了顺治九年再一统计(清实录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万,要是两个统计数据都靠谱的话,那就是说人口锐减了将近五千万,如果考虑到上新出生的人口,岂不是有五千多万老百姓死于非命?实事求是地说,清朝八旗兵再怎么凶悍、李自成张献忠再怎么嗜杀,几十年杀掉五千万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人口统计的时候做了手脚,在文字上玩了游戏,这才有了“乾隆盛世”。我们细看清朝皇帝实录,就会发现一些端倪:康熙年间人口普查,统计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间统计的是“大小男妇”,也就是说,康熙只关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税,所以只统计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老人小孩妇女不用交税,康熙也懒得算;而乾隆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着喘气的都算数,反正他爷爷交代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多出来的人口也不交税,少了反倒证明自己没本事,于是在人口统计上,自然是“多多益善”。合上历史书,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明朝六千多万人口,咋到了顺治那里就只剩下了一千多万“人丁”?即使按照三个人里有一个人丁计算,在顺治时期人口是减少了,到了康熙年间人口也没有增加。这样用人口激增来作为“康乾盛世”的依据,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即使按照乾隆那有一个算一个的统计方法,也不过是比明朝翻了一番,而到了晚清被列强吊打的时候,人口比“康乾盛世”涨得还快。到了光绪年间,居然达到了37763.6万,马上就到四亿了,但是这四亿人得有一半吃不饱肚子,所以用“人口激增”来赞美“康乾盛世”的人,似乎可以闭嘴了……夏朝;(公元前2205年一1783年),传17帝,共422年。一、大禹。二、帝啟。三、太康。四、仲康。五、帝相。六、少康。七、帝杼。八、帝槐。九、帝芒。十、帝泄。十一、不降。十二、帝扃。十三、帝廑。十四、孔甲。十五、帝皐。十六、帝发。十七、帝桀。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乾隆盛世是康乾盛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盛世。这一时期,国家的发展经过晚明的颓废、清初战乱后重新走上了正轨,尤其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盛世的规模。本文将对题主所提的乾隆盛世做较为详细的介绍:乾隆时期的世界,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革命的胜利、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都在这一时期,西方从此走上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令我们感到遗憾的。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至于他算不算“十全”又是另一说了,但是在清代的历史上乾隆是绕不过去的人物。1735年,雍正由于常年劳累而倒下了,赢得了史家的好评。当雍正死后,托孤大臣从“正大光明”的牌匾后拿出了皇位继承人的单子,上面写的是爱新觉罗氏?弘历,从此,乾隆成为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盛世表现:人口膨胀乾隆朝的人口,达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高峰。据有关资料统计,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内人口接近三亿,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庞大的。要知道西汉全盛时期的人口也才六千万左右,唐王朝全盛的开元年间也是六千万上下。乾隆时期人口出现了如此庞大的基数,可见其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编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对我国古典书籍的一次空前整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这里的古典书籍是指古代全部保留下来的,是全部!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要建立一个数据库也得好几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在古代社会是多么困难!在该书编纂的过程中,乾隆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正是他的努力,才完成了这一世界文化史上的大事。疆域的扩大在乾隆在位时期,处理了一系列有关拓展疆域的大事,其中包括两次平定大小金川、两次平淮战役、平定台湾林爽文、平定缅甸、平定回部、安南之役和两次廊尔喀战役。虽然有的失败了,但是乾隆将康熙打下来的天下又重新巩固了一遍,有其重要意义。现在我国拥有广袤的领土,和乾隆的努力有一定的关系。古典文学的巅峰乾隆十九年(1754),我国封建时代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问世了,该书的伟大之处可以从它经久不衰的影响力中看出。民国时期,经过胡适、俞平伯等大师的努力,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红学”,一直延续至今。正如作者曹雪芹指出的那样:“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此书的作者本身也是用生命来书写的,具有史诗般的品格。结语乾隆朝的中国,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作为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想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不能怪此时的统治者乾隆。在他实际统治中国的半个多世纪中,清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人口、文化和疆域等,为后人所称道。《清平乐》带动了一波“仁宗热”,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一生,是名副其实的“仁”皇帝,他开创的“仁宗盛治”,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人口。北宋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史料,可以间接看出宋仁宗盛世时期之盛,宋仁宗曾问包拯历代编户的数目,包拯经过认真考证后回答道:“以谓三代虽盛,其户莫得而详。前汉元始二年人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后汉光武兵革之后,户四百二十七万六百三十;.......唐初,户不满三百万;高宗永徽元年,增至三百八十万;明皇天宝十三年,只及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陛下御宇以来,天圣七年户一千一十六万二千六百八十九;庆历二年,增至一千三十万七千六百四十;八年,又增至一千九十万四千四百三十四。拯以谓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所谓“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二、税收。宋仁宗庆历年间最高时的货币收入达到四千四百万缗。回顾唐朝极盛时玄宗时最高的货币岁入只有二百万缗,两者相差二十倍。“仁宗盛治”时最高的商税是两千二百万缗。“仁宗盛治”知识的商税货币收入就是“开元盛世”的全部货币收入10倍以上,商业得到长足发展!三、文化。仁宗朝的文化是开放的,“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朝的韩、柳两人,其他六人都活跃在宋仁宗时期。宋词,在晏殊、柳永、范仲淹、苏轼等一大批词人的推动下,发扬光大,打造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的翘楚地位。而说书、小说、杂剧等文学形式也得到了萌芽和发展。四、科技。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仁宗朝有三个得到了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火药的发明,推动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地雷、火毬等兵器的革命,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发挥了作用;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使宋朝拥有当时世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毕升的活字印刷术问世后,使宋代大量的典籍得以保留;还有王惟一发明的针炙铜人,完善了中医针炙体系;朝廷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官交子”,这对于世界经济和金融史的贡献不可低估。五、思想。哲学领域,流派纷呈,为现代中华国学打下的坚实基础。二程提出的“天理”命题,为沉闷的哲学界吹来了一阵清风,同时也为赵宋为何受周禅,以及建立封建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持。王安石提出了实学理论,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他后来的变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储备了干部队伍。综上,“仁宗盛治”名副其实!

可以详细说说仁宗盛世吗

4,英雄大作战v065无敌版秘籍

谁有 所有的 秘籍啊
冰林的大招着发?
怎么上墙
冰森:防走跳.是破冰掌、防上跳
承 影的技能

5,三国曹操传秘籍

三国曹操传秘籍就是能集全了所有宝物图鉴,再重新玩许子将会送给你所有宝物。 你三条路线都通关了。再重新玩许子将就会直接把曹操的等级升6级。 其实这个是用补丁就可能做到,你要的话,我可以发给你。
秘籍同修改器,需要的话兄弟我发给你!QQ1292231608
无秘籍。只有修改器,或者看攻略嘛,网上一搜一堆

6,新无双列传V180d版攻略 新无双列传V180d版隐藏英雄密码

古元与烛坤几乎是同时间掠出,而在他们动身时,魂天帝新无双列传V1.80d版攻略 新无双列传V1.80d版隐藏英雄密码与虚无吞炎,也是化为虹芒,快若闪电般的冲进了那通道之中! “我们也去!” 见到这一幕,萧炎也是一声低喝,流新无双列传V1.80d版攻略 新无双列传V1.80d版隐藏英雄密码星赶月一般,顶着那种浓郁的威压,直接冲进了通道之中,在其身后,双方的强者,也是鱼贯而进… 而随着众人尽数的闯入,这片天空,也是变新无双列传V1.80d版攻略 新无双列传V1.80d版隐藏英雄密码得空空荡荡起来,唯有着古老的巨门,依旧安静的矗立在岩浆海域

7,皇帝传后宫系统详细攻略 如何选取妃子

在城池中点击后宫建筑,出现后宫界面,会显示当前所拥有的妃子: 不同妃子需求的条件不同,有推图自动获取,有的需求玩家威望提升,妃子可以通过选妃获得。选妃的区域随着推图进程的开展逐步开放,不同区的妃子拥有的技能不同 后宫可以开启桃花阵功能,将后宫所拥有的妃子放入相应的阵位中,获得相应的属性加成,阵位随着主角等级提升逐步开放,所拥有的妃子数量由主角等级及威望决定。 主公具有对应后宫的被动技能,可以通过玩家消耗银币或者金币通过“宠幸”指令获得成长。 点击后宫中的四大美女界面,会显示现有四大美女的占有者,玩家可以通过PVP方式抢夺。四大美女属性为最强妃子,成功获取的玩家可以获得非常强的属性加成和内政增益。

8,天子传奇5的剧情

天子冲值返利10%,冲100送10元注:1.只有通过230游戏返利频道,天子专区注册通道注册游戏才能享受返利2.请在天子返利专区点击“注册地址”注册游戏才能享受返利3.冲值成功后,请返回到230游戏返利频道,个人中心申请返利单 提示:230WEB不运营任何游戏,所有游戏直接连接到官方,冲值也在官方进行,230WEB只做游戏消费省钱平台! 通过本站注册天子。即可获得以下虚拟道具:10级推广礼包赠送1日坐骑[千里马]一匹30级推广礼包赠送[封魔印章],开启可获得2个跟随护法时效为2小时40级推广礼包赠送[VIP](使用效果为一天)45级推广礼包赠送称号"璀璨星辰"(30日)当拥有一件星辰镶嵌时装时,使用该称号可额外获得1000HP,物理攻击+500点、法术攻击+500点详情地址: http://fan.230web.com/others/87.html

9,甄嬛传会不会被下架

在2020年9月28日上午,先是《延禧攻略》被通知下架,没等多久《如懿传》也被下架了。至于《甄嬛传》还未被广电通知下架,仍能正常播放。提起后宫争斗剧,我们条件反射会想到《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下架的《延禧攻略》与《如懿传》的共同点:同为历史宫斗剧,上映于2018年,讲述乾隆时期的后宫妃嫔的是是非非。《如懿传》讲述了乌拉那拉·如懿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的故事。《延禧攻略》整部剧讲述了宫女魏璎珞凭借勇气,机敏,化解宫廷上下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孝仪纯皇后的故事。2011年历史宫斗剧《甄嬛传》讲述了少女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权谋的一代太后的故事。广电审片,之前也给出一个标准:禁止“随意戏说曲解历史,篡改已形成共识和定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懿传》,《延禧攻略》把缔造康乾盛世的皇帝进行了部分曲解,这可能是下架的原因。《甄嬛传》却用一件件事件,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严惩贪官,深谙权谋的雍正形象,让人不敢随意扭曲历史人物。一般审片都是有一个时限的,不可能审核建国以来的所有古装片,原因在于:1、片源如瀚海一般,人力根本无暇审核,万一匆匆审片,做到不公不正,反而影响了广电权威性。2、本来审片就是阶段性审核,一般是审核近三年内或近五年内,因为只有近期的片子才影响大,波及广。如若没有时间限制,那么《孝庄秘史》就也能拿来审一审,但观看《孝庄秘史》人却远远少于《延禧攻略》,自然影响也就小多了,根本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审核下架。所以从广电审片标准以及审片时限上来看,《甄嬛传》下架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文章TAG:盛世皇帝传无敌版攻略  天子传的新客户端那里下载  盛世  皇帝  无敌  

相关文章

  • 手机怎么调网速到最快,vivo 手机怎么调网速到最快

    怎样才能让手机网速达到最快?如何加快手机网速问题1:使用手机网络加速软件,如何让最快的手机提速?可以使用腾讯手机管家,可以清理一些影响手机运行速度的缓存垃圾、后台程序和一些不用的安装包;让手机运行快速流畅;或者使用手机管家的小火箭功能,让你的手机提速。怎样才能让手机网速更快?如果你的手机使用移动数据上网很慢,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请确认信号是否正常,手机信号异常会影响上网质量。如何提高手机的上网速度很多人都会遇到手机上网时,手机上网加载速度太慢的情况。手机明明开着或者连上了WiFi,但是上网加载速度还是..
  • 光环助手下载安卓版,华为手机如何下载光环助手?

    安卓光环助手安卓光环手游光环助手怎么用?如何下载光环助手如何下载光环助手1?简介光环助手是著名的游戏工具,可以为广大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2.下载方法光环助手的下载方法很简单,用户只需在百度搜索“光环助手”,进入光环助手官网即可下载,光环助手又称光环手游插件,6,光环助手,首先,我们从百度上下载光环助手,然后安装在手机上。为什么oppo手机光环助手光遇安装失败?游戏《轻相遇》要求安卓手机系统和内存(安卓8.0及以上版本,内存1.5GB以上)。如果无法下载游戏,请检查手机安卓版本和内存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

猜你喜欢

关于帝一应用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1-2022 帝一应用 www.diyiap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2023025288号-1

帝一应用所有资源均来自用户上传和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公司及个人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网站编辑和邮箱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谢谢!
本站点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