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从成立开始,这个国家就没有停止过侵略的脚步。蒙古人的思想是——凡是用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先后灭掉西辽、金、西夏、高丽、吐蕃、大理、南宋,侵略日本,进攻越南、缅甸,远征印尼爪哇岛。1219年,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打败俄罗斯,占领莫斯科,征服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1258年,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从成立开始,这个国家就没有停止过侵略的脚步。蒙古人的思想是——凡是用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先后灭掉西辽、金、西夏、高丽、吐蕃、大理、南宋,侵略日本,进攻越南、缅甸,远征印尼爪哇岛。1219年,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打败俄罗斯,占领莫斯科,征服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1258年,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中国有句古话叫“以死明志”,用在前南斯拉夫军方将军斯洛博丹·普拉亚克身上似乎特别恰当。当年波黑内战何等惨烈,何等反人类?普拉亚克究竟是民族仇杀的施暴者、“屠夫“,还是流血战争的受害者、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众说纷纭,自有历史定断。这里就说,今年72岁的普拉亚克,在法官宣布判处其20年监禁时,突然掏出事先准备的毒药瓶,当着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一饮而尽,以死明志。他要明鉴的“志”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服毒之前高喊的那句“我不是战争犯”。这里先不讨论他明的“志”是不是政治正确,就说这老头也是不减军人血性,生生把审判公义的法庭变成了案发现场。那么,为何普拉亚克会被判下20年监禁呢?这是因为作为一名军方将领,他涉嫌在1992-1995波黑内战期间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国人之所以对波黑首府莎拉热窝不陌生,也就是跟这段历史有关。波黑内战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内,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三族之间的内战,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克罗地亚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三者仇恨的根源之一是土耳其种下的。当年奥匈土耳其征服波黑长达300年,对塞族人实行伊斯兰教化,用赋税优惠引诱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对于不肯改教的则被逐出家园,这时期,穆斯林高人一等,塞族则如蝼蚁,但仍共同生活在波黑这块土地上。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体,6个共和国中的五个都各自独立,唯有400多万人口的波黑陷入分裂。波黑中人口占一半的穆斯林和占20%克族也希望各自独立建国,但占总人口30%的塞族反对,坚持三族作为统一的波黑共和国独立。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索性从1992年4月至1994年1月期间,三族展开圈地大混战,当时三族的兵力为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混乱期间既有合纵、也有连横,最终塞族抢到了70%左右的国土,克族抢到20%,穆斯林只抢到了10%左右的领土。为何穆斯林在拥有人口优势、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圈到最少的土地呢?原因令人深思。总之这三年多的内战后来变成了彻底的种族仇杀,从结果来看,穆族伤亡最为惨重。作为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普拉亚克就被指控在这期间屠杀穆族,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1994年2月之后,由于北约为首的西方社会干预波黑局势,塞族很快丧失军事优势,并被迫签署了代顿协议。包括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以及普拉亚克等一批前军官被捕,并被送往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这一审就是20几年。事实上,2013年,普拉亚克就被判处20年监禁,但他不认罪并提起上述。11月29日,法庭对本案进行二审宣判,普拉亚克等人的上述被驳回。或许是早已预料到结果,所以普拉亚克早早备好毒药,就是自行了断,也不给“敌人”机会。最后再说一句,种族屠杀之中,哪里分得清谁代表正义,差别只在历史由谁定调。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从成立开始,这个国家就没有停止过侵略的脚步。蒙古人的思想是——凡是用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先后灭掉西辽、金、西夏、高丽、吐蕃、大理、南宋,侵略日本,进攻越南、缅甸,远征印尼爪哇岛。1219年,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打败俄罗斯,占领莫斯科,征服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1258年,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中国有句古话叫“以死明志”,用在前南斯拉夫军方将军斯洛博丹·普拉亚克身上似乎特别恰当。当年波黑内战何等惨烈,何等反人类?普拉亚克究竟是民族仇杀的施暴者、“屠夫“,还是流血战争的受害者、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众说纷纭,自有历史定断。这里就说,今年72岁的普拉亚克,在法官宣布判处其20年监禁时,突然掏出事先准备的毒药瓶,当着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一饮而尽,以死明志。他要明鉴的“志”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服毒之前高喊的那句“我不是战争犯”。这里先不讨论他明的“志”是不是政治正确,就说这老头也是不减军人血性,生生把审判公义的法庭变成了案发现场。那么,为何普拉亚克会被判下20年监禁呢?这是因为作为一名军方将领,他涉嫌在1992-1995波黑内战期间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国人之所以对波黑首府莎拉热窝不陌生,也就是跟这段历史有关。波黑内战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内,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三族之间的内战,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克罗地亚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三者仇恨的根源之一是土耳其种下的。当年奥匈土耳其征服波黑长达300年,对塞族人实行伊斯兰教化,用赋税优惠引诱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对于不肯改教的则被逐出家园,这时期,穆斯林高人一等,塞族则如蝼蚁,但仍共同生活在波黑这块土地上。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体,6个共和国中的五个都各自独立,唯有400多万人口的波黑陷入分裂。波黑中人口占一半的穆斯林和占20%克族也希望各自独立建国,但占总人口30%的塞族反对,坚持三族作为统一的波黑共和国独立。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索性从1992年4月至1994年1月期间,三族展开圈地大混战,当时三族的兵力为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混乱期间既有合纵、也有连横,最终塞族抢到了70%左右的国土,克族抢到20%,穆斯林只抢到了10%左右的领土。为何穆斯林在拥有人口优势、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圈到最少的土地呢?原因令人深思。总之这三年多的内战后来变成了彻底的种族仇杀,从结果来看,穆族伤亡最为惨重。作为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普拉亚克就被指控在这期间屠杀穆族,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1994年2月之后,由于北约为首的西方社会干预波黑局势,塞族很快丧失军事优势,并被迫签署了代顿协议。包括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以及普拉亚克等一批前军官被捕,并被送往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这一审就是20几年。事实上,2013年,普拉亚克就被判处20年监禁,但他不认罪并提起上述。11月29日,法庭对本案进行二审宣判,普拉亚克等人的上述被驳回。或许是早已预料到结果,所以普拉亚克早早备好毒药,就是自行了断,也不给“敌人”机会。最后再说一句,种族屠杀之中,哪里分得清谁代表正义,差别只在历史由谁定调。蒙古帝国>元帝国。不少朋友已经了解,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我们简单来看看两者区别:蒙古帝国创立——1206年,成吉思汗用武力与和平手段征服蒙古各部后,实现部落统一,于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成立“大蒙古国”,得到各部落王公拥戴。元朝创立——1260年,忽必烈受部分王公和大臣拥戴,与开平自立为大汗。由于程序不符合成吉思汗所立规则,加之大多贵族王公未参与,导致未被原蒙古帝国各首脑承认。外交关系:元朝—伊尔汗国——同盟;元朝—察合台汗国——敌对;元朝—金帐汉国——敌对;元朝—窝阔台汗国——敌对;元朝—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拖雷系)——敌对;元朝—海都(窝阔台之孙,窝阔台系)——敌对;蒙古帝国军事成绩:1206年,蒙古各部统一;1227年,灭西夏;1218年,灭西辽;1220年,灭基马克汗国,征服西伯利亚;1221年,灭花拉子模;1221年,攻入印度北部,未获胜;1223年,大胜钦察与基辅罗斯联军;1223年,被保加尔汗国击败;1234年,灭金;1236年,灭保加尔汗国;1239年,征服阿兰王国;1240年,灭库曼汗国;1240年,征服基辅罗斯诸公国;1241年,大胜波兰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大胜匈牙利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征服吐蕃;1243年,征服格鲁吉亚、亚美尼亚;1253年,灭大理;1256年,灭木剌夷;1257年,第一次入侵越南陈朝失败;1258年,攻入巴格达;1259年,征服高丽;1260年,征服十字军安条克公国;1260年,灭阿拉伯阿尤布王朝;1260年,被埃及马穆鲁克击败。元朝军事成绩:1274年,第一次入侵日本失败;1279年,灭南宋;1281年,第二次入侵日本失败;1285年,第二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87年,大胜缅甸;1288年,第三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93年,对爪哇入侵失败;1301年,征服缅甸;综上:蒙古帝国是跨洲的世界性扩张帝国;元朝是区域性大国。随着时间推移,成吉思汗建立的集权制度逐渐松散,分封子弟让蒙古帝国陷于分裂和内争,实力逐渐下降,蒙古帝国的军事威力便逐渐衰弱。元帝国对外扩张则主要是忽必烈个人野心的产物,他去世后戛然而止。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从成立开始,这个国家就没有停止过侵略的脚步。蒙古人的思想是——凡是用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先后灭掉西辽、金、西夏、高丽、吐蕃、大理、南宋,侵略日本,进攻越南、缅甸,远征印尼爪哇岛。1219年,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打败俄罗斯,占领莫斯科,征服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1258年,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中国有句古话叫“以死明志”,用在前南斯拉夫军方将军斯洛博丹·普拉亚克身上似乎特别恰当。当年波黑内战何等惨烈,何等反人类?普拉亚克究竟是民族仇杀的施暴者、“屠夫“,还是流血战争的受害者、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众说纷纭,自有历史定断。这里就说,今年72岁的普拉亚克,在法官宣布判处其20年监禁时,突然掏出事先准备的毒药瓶,当着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一饮而尽,以死明志。他要明鉴的“志”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服毒之前高喊的那句“我不是战争犯”。这里先不讨论他明的“志”是不是政治正确,就说这老头也是不减军人血性,生生把审判公义的法庭变成了案发现场。那么,为何普拉亚克会被判下20年监禁呢?这是因为作为一名军方将领,他涉嫌在1992-1995波黑内战期间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国人之所以对波黑首府莎拉热窝不陌生,也就是跟这段历史有关。波黑内战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内,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三族之间的内战,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克罗地亚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三者仇恨的根源之一是土耳其种下的。当年奥匈土耳其征服波黑长达300年,对塞族人实行伊斯兰教化,用赋税优惠引诱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对于不肯改教的则被逐出家园,这时期,穆斯林高人一等,塞族则如蝼蚁,但仍共同生活在波黑这块土地上。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体,6个共和国中的五个都各自独立,唯有400多万人口的波黑陷入分裂。波黑中人口占一半的穆斯林和占20%克族也希望各自独立建国,但占总人口30%的塞族反对,坚持三族作为统一的波黑共和国独立。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索性从1992年4月至1994年1月期间,三族展开圈地大混战,当时三族的兵力为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混乱期间既有合纵、也有连横,最终塞族抢到了70%左右的国土,克族抢到20%,穆斯林只抢到了10%左右的领土。为何穆斯林在拥有人口优势、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圈到最少的土地呢?原因令人深思。总之这三年多的内战后来变成了彻底的种族仇杀,从结果来看,穆族伤亡最为惨重。作为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普拉亚克就被指控在这期间屠杀穆族,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1994年2月之后,由于北约为首的西方社会干预波黑局势,塞族很快丧失军事优势,并被迫签署了代顿协议。包括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以及普拉亚克等一批前军官被捕,并被送往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这一审就是20几年。事实上,2013年,普拉亚克就被判处20年监禁,但他不认罪并提起上述。11月29日,法庭对本案进行二审宣判,普拉亚克等人的上述被驳回。或许是早已预料到结果,所以普拉亚克早早备好毒药,就是自行了断,也不给“敌人”机会。最后再说一句,种族屠杀之中,哪里分得清谁代表正义,差别只在历史由谁定调。蒙古帝国>元帝国。不少朋友已经了解,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我们简单来看看两者区别:蒙古帝国创立——1206年,成吉思汗用武力与和平手段征服蒙古各部后,实现部落统一,于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成立“大蒙古国”,得到各部落王公拥戴。元朝创立——1260年,忽必烈受部分王公和大臣拥戴,与开平自立为大汗。由于程序不符合成吉思汗所立规则,加之大多贵族王公未参与,导致未被原蒙古帝国各首脑承认。外交关系:元朝—伊尔汗国——同盟;元朝—察合台汗国——敌对;元朝—金帐汉国——敌对;元朝—窝阔台汗国——敌对;元朝—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拖雷系)——敌对;元朝—海都(窝阔台之孙,窝阔台系)——敌对;蒙古帝国军事成绩:1206年,蒙古各部统一;1227年,灭西夏;1218年,灭西辽;1220年,灭基马克汗国,征服西伯利亚;1221年,灭花拉子模;1221年,攻入印度北部,未获胜;1223年,大胜钦察与基辅罗斯联军;1223年,被保加尔汗国击败;1234年,灭金;1236年,灭保加尔汗国;1239年,征服阿兰王国;1240年,灭库曼汗国;1240年,征服基辅罗斯诸公国;1241年,大胜波兰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大胜匈牙利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征服吐蕃;1243年,征服格鲁吉亚、亚美尼亚;1253年,灭大理;1256年,灭木剌夷;1257年,第一次入侵越南陈朝失败;1258年,攻入巴格达;1259年,征服高丽;1260年,征服十字军安条克公国;1260年,灭阿拉伯阿尤布王朝;1260年,被埃及马穆鲁克击败。元朝军事成绩:1274年,第一次入侵日本失败;1279年,灭南宋;1281年,第二次入侵日本失败;1285年,第二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87年,大胜缅甸;1288年,第三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93年,对爪哇入侵失败;1301年,征服缅甸;综上:蒙古帝国是跨洲的世界性扩张帝国;元朝是区域性大国。随着时间推移,成吉思汗建立的集权制度逐渐松散,分封子弟让蒙古帝国陷于分裂和内争,实力逐渐下降,蒙古帝国的军事威力便逐渐衰弱。元帝国对外扩张则主要是忽必烈个人野心的产物,他去世后戛然而止。为什么元朝灭亡时四大汗国无人出手相助?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如果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就明白元朝和蒙古帝国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元朝和四大汗国之间发生了什么?元朝的建立事实上宣告了蒙古帝国的解体,因为忽必烈并非是通过蒙古传统得到的蒙古帝国汗位,而是通过内战,将得到其它几大汗国承认的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击败并囚死才得到的汗位,所以其它几个蒙古汗国自始至终没有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由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尽管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伊儿汗国在当时其实是一个比其它几大汗国低一个级别的汗国,因为他不是成吉思汗儿子的封地,而是由成吉思汗孙子所建立的,所以其实名义上伊儿汗国就是忽必烈属地的藩属。伊儿汗国的级别甚至在这个国家的名字里就体现了出来,“伊儿汗国”的意思就是从属汗国,它的定位就是从属于托雷封地大汗的汗国。而其它几个汗国的大汗则跟托雷封地的大汗是平级的,所以伊儿汗国的认可在蒙古帝国的法统里意义不大。而且元朝建立前后,一系列“内战”也在蒙古各个汗国之间爆发。首先当然是忽必烈为了当上蒙古大汗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托雷家族内战。而几乎在同时,刚刚建立的伊儿汗国也和北方的金帐汗国之间爆发了战争,这两次战争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经有大量蒙古之外的因素介入。(忽必烈成为大汗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几大汗国之间形同陌路,甚至彼此敌对)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战之后,和忽必烈为一奶同胞的旭烈兀本身已经率领大军准备回蒙古本部支援忽必烈。但在此时,在中东留守的蒙军被埃及马穆路克骑兵大败,伊儿汗国在西亚的疆土不稳,因此旭烈兀被迫放弃介入托雷内战。而在同时,与阿里不哥结盟的金帐汗国大汗别儿哥则受到了鼓舞。别儿哥汗是金帐汗国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大汗,而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则有很深的基督教背景,他的母亲和正妻都是基督教徒,他的仆从军队和将领也有大量基督教徒,而他的伊儿汗国还是在灭亡了当时被穆斯林视为精神家园的阿拉伯帝国之后建立的,而且他还把当时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给杀了,所以因为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极端仇视在这时早已超越了同为铁木真后裔的血缘亲情,因此别儿哥在公元1262年宣布对旭烈兀发动“圣战”,并一度占据上风,但两年之后旭烈兀和别儿哥先后去世,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暂告一个段落。(欧洲人描绘的伊儿汗国与金帐汗国之间的战争)而在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当上大汗之后,则又受到了其它蒙古汗国的挑战。窝阔台家族一直对在贵由死后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托雷家族深感不满,而且也不服气。这时不被其它家族认可的忽必烈当上了蒙古大汗正好成为了绝佳的理由,当时的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联合察合台汗国大汗巴刺,在公元1267年兵分两路,察合台汗国向西攻打伊儿汗国,而海都所领导的窝阔台汗国则向东攻打忽必烈。(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元朝与三大汗国形势)但公元1270年,攻打伊儿汗国的察合台军队遭受大败,不久之后巴刺也死了。而海都则借机控制了察合台汗国。之后30年间,海都不断向东用兵,攻击元朝及其附庸势力,而忽必烈和继承皇位的元成宗铁穆耳也不断反击。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公元1301年,当年在一场发生在蒙古旧都哈喇和林附近的战役中,海都身受重伤,不久之后死亡。之后海都的几个儿子争夺汗位,窝阔台汗国实力大减,一度由其控制的察合台汗国脱离其控制,而元朝也借机发大军对其进行讨伐,几年后窝阔台汗国被灭亡,余部大部投降察合台汗国,少部投降元朝。短暂的名义统一在海都死后,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与元朝休兵并称臣,之后金帐汗国也与元朝实现和解。在公元1304年,剩余的三大汗国和元朝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三大汗国承认元成宗铁穆耳的最高地位,但这种承认只是名义的承认了,其实从此以后,元朝皇帝反而几乎再没有对各个汗国进行干涉的能力了。烽烟再起与分道扬镳在三大汗国与元朝达成协议仅仅十年之后,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再次爆发战争。战争起因是察合台汗国希望元军在窝阔台汗国灭亡之后后撤,但元廷拒绝。而公元1313年前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向伊儿汗国派出的一个使臣在借道过境察合台汗国时,却向察合台一位将领透露元廷正在和伊儿汗国密谋联合入侵察合台汗国,结果消息走漏,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得报后大怒,抢先发兵攻击元军,双方再次爆发战争。(元仁宗在位时期,元朝再次与察合台和金帐两个汗国交恶)同时在金帐汗国,月即别汗在此时也宣布禁止在国内传播佛教和萨满教等有元廷支持的文化,也和元廷决裂。而也先不花见势曾经联系金帐汗国,试图与其结盟对抗元廷和伊儿汗国,说元仁宗不久后会支持金帐汗国的真正建立者术赤的另一个后裔篡位,但月即别却不为所动,虽然和元廷决裂,但却没有和察合台汗国结盟。结果这场战争又打了四年多,元朝和伊儿汗国两面夹击察合台汗国,元朝先后攻克了哈密和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湖周边地区,而也先不花也在公元1318年去世。之后察合台汗国求和,战争才告一段落。但在此之后,蒙古三大汗国也和元朝完全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各方的交集越来越少,唯一和元朝比较亲密的伊儿汗国却地理位置遥远,而且在公元1335年其大汗不赛因去世之后即宣告崩溃,等于比元朝更早就灭亡了。所以元朝末年发生各路起义时,其它几大汗国早就和它分道扬镳多时了,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千里迢迢派兵来拯救它了。推荐我的母校University of Alberta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韩国,韩国本身就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准确的说就是美国的属国,韩国连战时指挥全都没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了,不过日本成为下一个乌克兰的概率很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从成立开始,这个国家就没有停止过侵略的脚步。蒙古人的思想是——凡是用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1206年,蒙古帝国建立,先后灭掉西辽、金、西夏、高丽、吐蕃、大理、南宋,侵略日本,进攻越南、缅甸,远征印尼爪哇岛。1219年,蒙古大军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1235年,蒙古大军第二次西征,打败俄罗斯,占领莫斯科,征服波兰、匈牙利,大败神圣罗马帝国联军。1258年,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中国有句古话叫“以死明志”,用在前南斯拉夫军方将军斯洛博丹·普拉亚克身上似乎特别恰当。当年波黑内战何等惨烈,何等反人类?普拉亚克究竟是民族仇杀的施暴者、“屠夫“,还是流血战争的受害者、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众说纷纭,自有历史定断。这里就说,今年72岁的普拉亚克,在法官宣布判处其20年监禁时,突然掏出事先准备的毒药瓶,当着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一饮而尽,以死明志。他要明鉴的“志”是什么呢?就是他在服毒之前高喊的那句“我不是战争犯”。这里先不讨论他明的“志”是不是政治正确,就说这老头也是不减军人血性,生生把审判公义的法庭变成了案发现场。那么,为何普拉亚克会被判下20年监禁呢?这是因为作为一名军方将领,他涉嫌在1992-1995波黑内战期间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国人之所以对波黑首府莎拉热窝不陌生,也就是跟这段历史有关。波黑内战简单讲就是一个国家内,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三族之间的内战,其中波斯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克罗地亚人信仰天主教;塞尔维亚人信仰东正教。三者仇恨的根源之一是土耳其种下的。当年奥匈土耳其征服波黑长达300年,对塞族人实行伊斯兰教化,用赋税优惠引诱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对于不肯改教的则被逐出家园,这时期,穆斯林高人一等,塞族则如蝼蚁,但仍共同生活在波黑这块土地上。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体,6个共和国中的五个都各自独立,唯有400多万人口的波黑陷入分裂。波黑中人口占一半的穆斯林和占20%克族也希望各自独立建国,但占总人口30%的塞族反对,坚持三族作为统一的波黑共和国独立。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索性从1992年4月至1994年1月期间,三族展开圈地大混战,当时三族的兵力为穆族11万、塞族8万,克族5万,混乱期间既有合纵、也有连横,最终塞族抢到了70%左右的国土,克族抢到20%,穆斯林只抢到了10%左右的领土。为何穆斯林在拥有人口优势、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却圈到最少的土地呢?原因令人深思。总之这三年多的内战后来变成了彻底的种族仇杀,从结果来看,穆族伤亡最为惨重。作为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普拉亚克就被指控在这期间屠杀穆族,参与“永久驱逐波黑穆斯林”。1994年2月之后,由于北约为首的西方社会干预波黑局势,塞族很快丧失军事优势,并被迫签署了代顿协议。包括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以及普拉亚克等一批前军官被捕,并被送往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这一审就是20几年。事实上,2013年,普拉亚克就被判处20年监禁,但他不认罪并提起上述。11月29日,法庭对本案进行二审宣判,普拉亚克等人的上述被驳回。或许是早已预料到结果,所以普拉亚克早早备好毒药,就是自行了断,也不给“敌人”机会。最后再说一句,种族屠杀之中,哪里分得清谁代表正义,差别只在历史由谁定调。蒙古帝国>元帝国。不少朋友已经了解,元朝不等于蒙古帝国。我们简单来看看两者区别:蒙古帝国创立——1206年,成吉思汗用武力与和平手段征服蒙古各部后,实现部落统一,于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成立“大蒙古国”,得到各部落王公拥戴。元朝创立——1260年,忽必烈受部分王公和大臣拥戴,与开平自立为大汗。由于程序不符合成吉思汗所立规则,加之大多贵族王公未参与,导致未被原蒙古帝国各首脑承认。外交关系:元朝—伊尔汗国——同盟;元朝—察合台汗国——敌对;元朝—金帐汉国——敌对;元朝—窝阔台汗国——敌对;元朝—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拖雷系)——敌对;元朝—海都(窝阔台之孙,窝阔台系)——敌对;蒙古帝国军事成绩:1206年,蒙古各部统一;1227年,灭西夏;1218年,灭西辽;1220年,灭基马克汗国,征服西伯利亚;1221年,灭花拉子模;1221年,攻入印度北部,未获胜;1223年,大胜钦察与基辅罗斯联军;1223年,被保加尔汗国击败;1234年,灭金;1236年,灭保加尔汗国;1239年,征服阿兰王国;1240年,灭库曼汗国;1240年,征服基辅罗斯诸公国;1241年,大胜波兰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大胜匈牙利联军;(笔者有文章详述)1241年,征服吐蕃;1243年,征服格鲁吉亚、亚美尼亚;1253年,灭大理;1256年,灭木剌夷;1257年,第一次入侵越南陈朝失败;1258年,攻入巴格达;1259年,征服高丽;1260年,征服十字军安条克公国;1260年,灭阿拉伯阿尤布王朝;1260年,被埃及马穆鲁克击败。元朝军事成绩:1274年,第一次入侵日本失败;1279年,灭南宋;1281年,第二次入侵日本失败;1285年,第二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87年,大胜缅甸;1288年,第三次被越南陈朝击败;1293年,对爪哇入侵失败;1301年,征服缅甸;综上:蒙古帝国是跨洲的世界性扩张帝国;元朝是区域性大国。随着时间推移,成吉思汗建立的集权制度逐渐松散,分封子弟让蒙古帝国陷于分裂和内争,实力逐渐下降,蒙古帝国的军事威力便逐渐衰弱。元帝国对外扩张则主要是忽必烈个人野心的产物,他去世后戛然而止。为什么元朝灭亡时四大汗国无人出手相助?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如果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就明白元朝和蒙古帝国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元朝和四大汗国之间发生了什么?元朝的建立事实上宣告了蒙古帝国的解体,因为忽必烈并非是通过蒙古传统得到的蒙古帝国汗位,而是通过内战,将得到其它几大汗国承认的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击败并囚死才得到的汗位,所以其它几个蒙古汗国自始至终没有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由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尽管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伊儿汗国在当时其实是一个比其它几大汗国低一个级别的汗国,因为他不是成吉思汗儿子的封地,而是由成吉思汗孙子所建立的,所以其实名义上伊儿汗国就是忽必烈属地的藩属。伊儿汗国的级别甚至在这个国家的名字里就体现了出来,“伊儿汗国”的意思就是从属汗国,它的定位就是从属于托雷封地大汗的汗国。而其它几个汗国的大汗则跟托雷封地的大汗是平级的,所以伊儿汗国的认可在蒙古帝国的法统里意义不大。而且元朝建立前后,一系列“内战”也在蒙古各个汗国之间爆发。首先当然是忽必烈为了当上蒙古大汗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托雷家族内战。而几乎在同时,刚刚建立的伊儿汗国也和北方的金帐汗国之间爆发了战争,这两次战争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经有大量蒙古之外的因素介入。(忽必烈成为大汗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几大汗国之间形同陌路,甚至彼此敌对)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战之后,和忽必烈为一奶同胞的旭烈兀本身已经率领大军准备回蒙古本部支援忽必烈。但在此时,在中东留守的蒙军被埃及马穆路克骑兵大败,伊儿汗国在西亚的疆土不稳,因此旭烈兀被迫放弃介入托雷内战。而在同时,与阿里不哥结盟的金帐汗国大汗别儿哥则受到了鼓舞。别儿哥汗是金帐汗国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大汗,而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则有很深的基督教背景,他的母亲和正妻都是基督教徒,他的仆从军队和将领也有大量基督教徒,而他的伊儿汗国还是在灭亡了当时被穆斯林视为精神家园的阿拉伯帝国之后建立的,而且他还把当时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给杀了,所以因为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极端仇视在这时早已超越了同为铁木真后裔的血缘亲情,因此别儿哥在公元1262年宣布对旭烈兀发动“圣战”,并一度占据上风,但两年之后旭烈兀和别儿哥先后去世,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暂告一个段落。(欧洲人描绘的伊儿汗国与金帐汗国之间的战争)而在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当上大汗之后,则又受到了其它蒙古汗国的挑战。窝阔台家族一直对在贵由死后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托雷家族深感不满,而且也不服气。这时不被其它家族认可的忽必烈当上了蒙古大汗正好成为了绝佳的理由,当时的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联合察合台汗国大汗巴刺,在公元1267年兵分两路,察合台汗国向西攻打伊儿汗国,而海都所领导的窝阔台汗国则向东攻打忽必烈。(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元朝与三大汗国形势)但公元1270年,攻打伊儿汗国的察合台军队遭受大败,不久之后巴刺也死了。而海都则借机控制了察合台汗国。之后30年间,海都不断向东用兵,攻击元朝及其附庸势力,而忽必烈和继承皇位的元成宗铁穆耳也不断反击。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公元1301年,当年在一场发生在蒙古旧都哈喇和林附近的战役中,海都身受重伤,不久之后死亡。之后海都的几个儿子争夺汗位,窝阔台汗国实力大减,一度由其控制的察合台汗国脱离其控制,而元朝也借机发大军对其进行讨伐,几年后窝阔台汗国被灭亡,余部大部投降察合台汗国,少部投降元朝。短暂的名义统一在海都死后,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与元朝休兵并称臣,之后金帐汗国也与元朝实现和解。在公元1304年,剩余的三大汗国和元朝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三大汗国承认元成宗铁穆耳的最高地位,但这种承认只是名义的承认了,其实从此以后,元朝皇帝反而几乎再没有对各个汗国进行干涉的能力了。烽烟再起与分道扬镳在三大汗国与元朝达成协议仅仅十年之后,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再次爆发战争。战争起因是察合台汗国希望元军在窝阔台汗国灭亡之后后撤,但元廷拒绝。而公元1313年前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向伊儿汗国派出的一个使臣在借道过境察合台汗国时,却向察合台一位将领透露元廷正在和伊儿汗国密谋联合入侵察合台汗国,结果消息走漏,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得报后大怒,抢先发兵攻击元军,双方再次爆发战争。(元仁宗在位时期,元朝再次与察合台和金帐两个汗国交恶)同时在金帐汗国,月即别汗在此时也宣布禁止在国内传播佛教和萨满教等有元廷支持的文化,也和元廷决裂。而也先不花见势曾经联系金帐汗国,试图与其结盟对抗元廷和伊儿汗国,说元仁宗不久后会支持金帐汗国的真正建立者术赤的另一个后裔篡位,但月即别却不为所动,虽然和元廷决裂,但却没有和察合台汗国结盟。结果这场战争又打了四年多,元朝和伊儿汗国两面夹击察合台汗国,元朝先后攻克了哈密和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湖周边地区,而也先不花也在公元1318年去世。之后察合台汗国求和,战争才告一段落。但在此之后,蒙古三大汗国也和元朝完全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各方的交集越来越少,唯一和元朝比较亲密的伊儿汗国却地理位置遥远,而且在公元1335年其大汗不赛因去世之后即宣告崩溃,等于比元朝更早就灭亡了。所以元朝末年发生各路起义时,其它几大汗国早就和它分道扬镳多时了,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千里迢迢派兵来拯救它了。必须说说“新龙会”了,一个真实的,却又让人难以评价的案件。2000年9月16日晚上,在四川泸县嘉明镇马岩村,在一座佛庙里,明晃晃的烛光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5个年轻人在菩萨面前歃血为盟,宣布“新龙会”成立。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五个创始人吧。谢藤军,当年20岁,小名谢二娃,农民,绰号“座山雕”,因为年龄最大,被推举为老大。江波,当年18岁,农民,绰号“狐狸”,新龙会老二。李宗建,当年16岁,绰号“雪豹”,当地纺织厂工人,新龙会老三。钟伟,当年16岁,绰号“狼圣”,学生,新龙会老四。唐亮,当年16岁,绰号“狂刀”,学生,新龙会老五。这五个人提出了他们的宗旨:发展兄弟、对抗异己。为了更好的发展,新龙会还明确了几个人的分工。谢藤军身为老大,管理帮会的全面工作;李宗建负责“外交”,全面负责带领小弟打架的事务;钟伟负责财务和内部工作……当然,五个人是不够的。于是,他们开始发展成员。入会条件很简单:为人耿直,不出卖帮会,听老大的话,交会费(每个月5—20元)。因为当地还有一些其他的帮会,比如“飞鹰帮”、“飞龙帮”……很多被欺负的学生,都纷纷加入新龙会,寻求靠山。从初一的学生,到高一的学生,积极踊跃的加入了进来,最巅峰时期发展了97名成员。2000年11月的时候,他们还找了个废弃的砖瓦厂,像模像样的搞了个入会仪式。附近的居民虽然注意到了,但是总觉得就是小娃娃们闹着玩呢……(帮规)这么庞大的帮会,自然和其他团伙会有争执。比如在2000年10月的时候,和当地的“飞龙帮”起了摩擦。谢老大决定解决这件事,于是用收上来的帮费购买了钢管等“武器”,准备打一场大仗。但是,因为动静太大,惊动了居民和派出所,所以,没打成。为了让帮会成员有胆量,他们还组织一些犯罪活动。比如,2000年9月,谢藤军借口某男孩撞到了朋友,于是对人家一顿暴打。2000年11月,谢藤军带领手下对一位骑车人一顿暴打,致对方轻伤。……但是,谢藤军发现,帮会有“经济危机”了。虽然要收帮费,但是都没钱,收不上来。按照谢藤军后来交待的,一共就收了70多块钱……估计都花在买钢管上了……那怎么办?无奈,他们只好开设了“神偷堂”,招募了有经验的邱小林当堂主,专门负责偷窃,维持帮会运作。神偷堂的战果很“辉煌”:11月24日,盗走了某住户影碟机和存折;12月底,盗走大田乡供销社大楼新合金窗9扇;2001年1月5日,又盗走大田乡一酒店彩电一台和酒肉等物品……后来,他们偷窃的时候,还会留下一张纸,上面写着“债主”。老百姓都很纳闷啊,怎么就有了债主了?没欠人家钱啊!原来,谢老大想表明是自己亲自带队,作为老大,留下“寨主”的名号!但是字写错了……2000年11月的时候,为了发展帮派,他们在距离嘉明镇5公里的深山林场里找到几间废弃的房屋,当做训练基地。在这里,他们打地铺,买来了米和菜,专门进行打架训练和偷窃训练……按照新龙会的长远打算,这地方选的很好:第一,这里空气好,适合训练;第二,很好的队伍集合地;第三,这里山路远,崎岖难行,“出事”后可以作避难所。正当新龙会准备扩大规模,招募女会员,挑选压寨夫人的时候,公安干警来了,一举将他们剿灭了……被捕后,老大和抱怨起了神偷堂堂主▼而且,老大还表示,被抓其实是好事,“因为我发现,会员多了之后,我的能力不够,已经招呼不过来了。如果不被抓,新龙会的将来很难估计。但是可以肯定,是会发生我也不能预料的大事。”很有自知之明嘛!最后,新龙会的骨干成员都被判处劳动教养或者少年管教一至三年的时间,新龙会覆灭。虽然新龙会的事迹稍有一些“搞笑”,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如果不有效的遏制和打击,现在的小帮会会变成以后的大帮会,现在的小偷小摸也会变成以后的杀人放火……细思极恐。本本份份的乡土作家,读莫言的作品,能使自己常常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和经过的事,书里面描写的很多事情有我们看到的、听说过的,也有是经过的,给人一亲切感,真实,很多事情都可找出实例来。本本份份的乡土作家,读莫言的作品,能使自己常常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和经过的事,书里面描写的很多事情有我们看到的、听说过的,也有是经过的,给人一亲切感,真实,很多事情都可找出实例来。谢邀!据史料记载,郑和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年间的七次远航,并没有到过南极附近。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一是为突出郑和的功绩,二是国外史学家认为郑和确实与南极擦肩而过。本本份份的乡土作家,读莫言的作品,能使自己常常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和经过的事,书里面描写的很多事情有我们看到的、听说过的,也有是经过的,给人一亲切感,真实,很多事情都可找出实例来。谢邀!据史料记载,郑和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年间的七次远航,并没有到过南极附近。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一是为突出郑和的功绩,二是国外史学家认为郑和确实与南极擦肩而过。爱沙兄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士,这不是在开完笑吗?这个跟本不可能,二战时爱沙尼亚还帮德国打苏联红军。本本份份的乡土作家,读莫言的作品,能使自己常常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和经过的事,书里面描写的很多事情有我们看到的、听说过的,也有是经过的,给人一亲切感,真实,很多事情都可找出实例来。谢邀!据史料记载,郑和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年间的七次远航,并没有到过南极附近。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一是为突出郑和的功绩,二是国外史学家认为郑和确实与南极擦肩而过。爱沙兄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士,这不是在开完笑吗?这个跟本不可能,二战时爱沙尼亚还帮德国打苏联红军。蒙古帝国应该算存在时间为1206-1636年,但如果更确切那就是更复杂了,在今蒙古国史料中认为蒙古帝国并没有消亡,在清朝只是短暂的休眠而已,其实算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就这样蒙古国还把从成吉思汗一直到现今的蒙古地区统治者都可以归纳一个表,就这样他们还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纳入自己的历史。所以向上述所说范围就大了,主要围绕蒙古西征留下的遗产,认为他们延续甚至更长,比如察合台分支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存在最迟到1857年,术赤分支的克里米亚汗国到1783年,大体时间就在清朝中晚期。就这样还不够,元朝灭亡不一定是蒙古帝国灭亡,可是蒙古帝国还在延续,明洪武帝朱元璋捕鱼儿北伐和成祖朱棣五征蒙古,并没有将明朝疆域推到外蒙古地区,相反却给元朝后裔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元朝于1368年灭亡并不是实质灭亡,而只是明将徐达占领大都宣誓元朝灭亡,可上都以北广大地区仍属于元朝,包括东北和西南地区。所以元庭只算北迁而已,元朝统治者元顺帝那时还在逃,在应昌病逝,可他的儿子就是太子爱猷失里答剌继位,为元昭宗。他继承父业,继续北逃,在蒙古岭北行省中心哈拉和林安了家,1370年正式称北元,这也正是1260年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迁都大都,元廷再次回到漠北,与明朝对立,形成了南北政权。可是不久于1402年北元被鞑靼取代,于是漠北又回到成吉思汗时代,恢复了原有的那颜制度,鞑靼和瓦剌成为草原的主人,主要鞑靼占有主要地位,后来一直延续到土默特和察哈尔一系,达延汗在明朝中后期开启了蒙古新的格局,这个格局一直被延续下来,形成了漠南漠北格局,直到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败于清皇太极,蒙古帝国也正式消亡。所以元朝结束,不一定是蒙古帝国结束,明朝虽然消灭了元朝,打击了漠北蒙古势力,可西面三大汗国仍还存在,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后裔在俄罗斯建立了金帐汗国,二子察合台在中亚建立察合台汗国,波斯地区还有成吉思汗孙子拖雷系旭烈兀家族的伊儿汗国。尤其是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势力最大,西察合台丞相帖木儿自立为帝,建立帖木儿帝国,四处征战,与明朝势不两立,所以西边蒙古势力仍对明朝威胁很大,所以不该掉以轻心。依我认为蒙古帝国在当时算最统一的就是在1206年到1260年之间,是蒙古的时代,帝国也是面积广阔,拥有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和他三子窝阔台合罕,长孙贵由汗,长孙蒙哥汗功不可没。1260年到1368年是另一时期,蒙古帝国正式分裂,由元朝统领的四大汗国时代。1368年到1636年是分奔离西时期,但还是主要以漠北北元,鞑靼,瓦剌为主,其他副之。所以元朝只是一个时期而已,真正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国却存在时间是很长的。本本份份的乡土作家,读莫言的作品,能使自己常常回忆起过去走过的路和经过的事,书里面描写的很多事情有我们看到的、听说过的,也有是经过的,给人一亲切感,真实,很多事情都可找出实例来。谢邀!据史料记载,郑和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年间的七次远航,并没有到过南极附近。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一是为突出郑和的功绩,二是国外史学家认为郑和确实与南极擦肩而过。爱沙兄亚向俄罗斯索要领士,这不是在开完笑吗?这个跟本不可能,二战时爱沙尼亚还帮德国打苏联红军。蒙古帝国应该算存在时间为1206-1636年,但如果更确切那就是更复杂了,在今蒙古国史料中认为蒙古帝国并没有消亡,在清朝只是短暂的休眠而已,其实算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就这样蒙古国还把从成吉思汗一直到现今的蒙古地区统治者都可以归纳一个表,就这样他们还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纳入自己的历史。所以向上述所说范围就大了,主要围绕蒙古西征留下的遗产,认为他们延续甚至更长,比如察合台分支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存在最迟到1857年,术赤分支的克里米亚汗国到1783年,大体时间就在清朝中晚期。就这样还不够,元朝灭亡不一定是蒙古帝国灭亡,可是蒙古帝国还在延续,明洪武帝朱元璋捕鱼儿北伐和成祖朱棣五征蒙古,并没有将明朝疆域推到外蒙古地区,相反却给元朝后裔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元朝于1368年灭亡并不是实质灭亡,而只是明将徐达占领大都宣誓元朝灭亡,可上都以北广大地区仍属于元朝,包括东北和西南地区。所以元庭只算北迁而已,元朝统治者元顺帝那时还在逃,在应昌病逝,可他的儿子就是太子爱猷失里答剌继位,为元昭宗。他继承父业,继续北逃,在蒙古岭北行省中心哈拉和林安了家,1370年正式称北元,这也正是1260年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迁都大都,元廷再次回到漠北,与明朝对立,形成了南北政权。可是不久于1402年北元被鞑靼取代,于是漠北又回到成吉思汗时代,恢复了原有的那颜制度,鞑靼和瓦剌成为草原的主人,主要鞑靼占有主要地位,后来一直延续到土默特和察哈尔一系,达延汗在明朝中后期开启了蒙古新的格局,这个格局一直被延续下来,形成了漠南漠北格局,直到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败于清皇太极,蒙古帝国也正式消亡。所以元朝结束,不一定是蒙古帝国结束,明朝虽然消灭了元朝,打击了漠北蒙古势力,可西面三大汗国仍还存在,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后裔在俄罗斯建立了金帐汗国,二子察合台在中亚建立察合台汗国,波斯地区还有成吉思汗孙子拖雷系旭烈兀家族的伊儿汗国。尤其是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势力最大,西察合台丞相帖木儿自立为帝,建立帖木儿帝国,四处征战,与明朝势不两立,所以西边蒙古势力仍对明朝威胁很大,所以不该掉以轻心。依我认为蒙古帝国在当时算最统一的就是在1206年到1260年之间,是蒙古的时代,帝国也是面积广阔,拥有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和他三子窝阔台合罕,长孙贵由汗,长孙蒙哥汗功不可没。1260年到1368年是另一时期,蒙古帝国正式分裂,由元朝统领的四大汗国时代。1368年到1636年是分奔离西时期,但还是主要以漠北北元,鞑靼,瓦剌为主,其他副之。所以元朝只是一个时期而已,真正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国却存在时间是很长的。为什么元朝灭亡时四大汗国无人出手相助?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如果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原因,其实也就明白元朝和蒙古帝国根本不是一回事了。元朝和四大汗国之间发生了什么?元朝的建立事实上宣告了蒙古帝国的解体,因为忽必烈并非是通过蒙古传统得到的蒙古帝国汗位,而是通过内战,将得到其它几大汗国承认的蒙古大汗阿里不哥击败并囚死才得到的汗位,所以其它几个蒙古汗国自始至终没有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而由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尽管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伊儿汗国在当时其实是一个比其它几大汗国低一个级别的汗国,因为他不是成吉思汗儿子的封地,而是由成吉思汗孙子所建立的,所以其实名义上伊儿汗国就是忽必烈属地的藩属。伊儿汗国的级别甚至在这个国家的名字里就体现了出来,“伊儿汗国”的意思就是从属汗国,它的定位就是从属于托雷封地大汗的汗国。而其它几个汗国的大汗则跟托雷封地的大汗是平级的,所以伊儿汗国的认可在蒙古帝国的法统里意义不大。而且元朝建立前后,一系列“内战”也在蒙古各个汗国之间爆发。首先当然是忽必烈为了当上蒙古大汗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托雷家族内战。而几乎在同时,刚刚建立的伊儿汗国也和北方的金帐汗国之间爆发了战争,这两次战争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已经有大量蒙古之外的因素介入。(忽必烈成为大汗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几大汗国之间形同陌路,甚至彼此敌对)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开战之后,和忽必烈为一奶同胞的旭烈兀本身已经率领大军准备回蒙古本部支援忽必烈。但在此时,在中东留守的蒙军被埃及马穆路克骑兵大败,伊儿汗国在西亚的疆土不稳,因此旭烈兀被迫放弃介入托雷内战。而在同时,与阿里不哥结盟的金帐汗国大汗别儿哥则受到了鼓舞。别儿哥汗是金帐汗国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大汗,而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则有很深的基督教背景,他的母亲和正妻都是基督教徒,他的仆从军队和将领也有大量基督教徒,而他的伊儿汗国还是在灭亡了当时被穆斯林视为精神家园的阿拉伯帝国之后建立的,而且他还把当时穆斯林的精神领袖哈里发给杀了,所以因为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极端仇视在这时早已超越了同为铁木真后裔的血缘亲情,因此别儿哥在公元1262年宣布对旭烈兀发动“圣战”,并一度占据上风,但两年之后旭烈兀和别儿哥先后去世,两国之间的战争也暂告一个段落。(欧洲人描绘的伊儿汗国与金帐汗国之间的战争)而在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当上大汗之后,则又受到了其它蒙古汗国的挑战。窝阔台家族一直对在贵由死后蒙古大汗之位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托雷家族深感不满,而且也不服气。这时不被其它家族认可的忽必烈当上了蒙古大汗正好成为了绝佳的理由,当时的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联合察合台汗国大汗巴刺,在公元1267年兵分两路,察合台汗国向西攻打伊儿汗国,而海都所领导的窝阔台汗国则向东攻打忽必烈。(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元朝与三大汗国形势)但公元1270年,攻打伊儿汗国的察合台军队遭受大败,不久之后巴刺也死了。而海都则借机控制了察合台汗国。之后30年间,海都不断向东用兵,攻击元朝及其附庸势力,而忽必烈和继承皇位的元成宗铁穆耳也不断反击。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公元1301年,当年在一场发生在蒙古旧都哈喇和林附近的战役中,海都身受重伤,不久之后死亡。之后海都的几个儿子争夺汗位,窝阔台汗国实力大减,一度由其控制的察合台汗国脱离其控制,而元朝也借机发大军对其进行讨伐,几年后窝阔台汗国被灭亡,余部大部投降察合台汗国,少部投降元朝。短暂的名义统一在海都死后,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与元朝休兵并称臣,之后金帐汗国也与元朝实现和解。在公元1304年,剩余的三大汗国和元朝达成了一项和平协议,三大汗国承认元成宗铁穆耳的最高地位,但这种承认只是名义的承认了,其实从此以后,元朝皇帝反而几乎再没有对各个汗国进行干涉的能力了。烽烟再起与分道扬镳在三大汗国与元朝达成协议仅仅十年之后,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再次爆发战争。战争起因是察合台汗国希望元军在窝阔台汗国灭亡之后后撤,但元廷拒绝。而公元1313年前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向伊儿汗国派出的一个使臣在借道过境察合台汗国时,却向察合台一位将领透露元廷正在和伊儿汗国密谋联合入侵察合台汗国,结果消息走漏,察合台汗也先不花得报后大怒,抢先发兵攻击元军,双方再次爆发战争。(元仁宗在位时期,元朝再次与察合台和金帐两个汗国交恶)同时在金帐汗国,月即别汗在此时也宣布禁止在国内传播佛教和萨满教等有元廷支持的文化,也和元廷决裂。而也先不花见势曾经联系金帐汗国,试图与其结盟对抗元廷和伊儿汗国,说元仁宗不久后会支持金帐汗国的真正建立者术赤的另一个后裔篡位,但月即别却不为所动,虽然和元廷决裂,但却没有和察合台汗国结盟。结果这场战争又打了四年多,元朝和伊儿汗国两面夹击察合台汗国,元朝先后攻克了哈密和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湖周边地区,而也先不花也在公元1318年去世。之后察合台汗国求和,战争才告一段落。但在此之后,蒙古三大汗国也和元朝完全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各方的交集越来越少,唯一和元朝比较亲密的伊儿汗国却地理位置遥远,而且在公元1335年其大汗不赛因去世之后即宣告崩溃,等于比元朝更早就灭亡了。所以元朝末年发生各路起义时,其它几大汗国早就和它分道扬镳多时了,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千里迢迢派兵来拯救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