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这是中国第二次在月球上着陆,并且是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为了实现这次任务,中国还先后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和探测器。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地点是月球南极区域的冯·卡门撞击坑,并且将执行着陆、巡视、探测等一系列科学实验任务。这次的探测任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表面和内部结构,进一步挖掘月球资源,探索人类潜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12月8日的发射成功后,成功登陆了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在经历了极端日冕和绝对零度的极端环境后,着陆器和巡视车都安全着陆了,并开启了探测器上的高清摄像头进行拍照。这些照片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月球背面的真实样子,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地形特征和可能存在的科学难题,如月壳厚度、月幔温度等等。
自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以来,不仅进行了高清摄像,还开始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索任务。通过他们的设备,嫦娥四号探测器探测到了一些月球表面上的特征,比如坑洞和物质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月球背面的磁场和尘埃环境。
此外,嫦娥四号还成功种植了一些小麦、玉米等植物,在月球环境下进行了生长实验,并且研究了动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变化。这些探索任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月球环境、评估人类在月球上的生存条件。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也在“中国造月工”项目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该项目的宗旨在于打造一个月球基地,以便未来人类在月球上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度探索。
该项目最新宣布的消息是,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在月球上制造水合物的方法,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在月球上使用水资源,同时也解决了人类在月球上使用氧气的问题。这是未来深度探索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嫦娥四号的探测任务是中国近年来的科技成就之一,不仅在卫星发射、着陆、科学实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也为未来人类火星探险、深度探索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2023-08-25 / v3.1
2023-08-25 / v1.0.3
2023-08-25 / v1.0.1
2023-08-25 / v2.19.1
2023-08-25 / v1.2.0
2023-08-25 / v2.0.1
2023-08-25 / v1.5.1
2023-08-25 / v4.4.0
2023-08-25 / v1.0.03
2023-08-25 / v5.6.6
2023-08-25 / v1.2.20230810
2023-08-25 / v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