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源于哪位历史人物?有眼不识泰山是一句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形容不能认识真才实学的人。这个典故源于一个历史人物——展旦。展旦,字子真,南朝梁时期官员,因为不识得泰山而被贬官。据《南史》记载,展旦是扬州鄠县人,他曾担任过魏收的行台。有一次,他应邀参加了当地的文会,文会上的题目是:“识泰山者为俊杰,不识泰山者为愚夫。”展旦认为这个题目非常简单,于是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识泰山者为愚夫,不识泰山者为俊杰。”他的文章被评为最差,因为他完全没有识别出题目的反面意思。这次文会后,他因此而被贬官,从此名